清揚法師:我該誦那部經,持什麼咒?如何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法門?

 

影片字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家吉祥如意
今天來跟大家,講解的主題是
如何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法門
我們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
每個法門,都能夠通往涅槃的彼岸
由於,我們初學佛者
對於自己呢該修什麼法門
仍然,找不到這個方向、目標
今天呢,
來跟大家做個講解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去選擇,
與自己相應、契機的法門
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
就是我們為何要修行
這修行的目標、動機
我們要先理清楚來
如果我們只是求、人天福報的話
那麼我們只要好好的
依五戒,行十善就可以
如果我們修行的目標
是為了,了生脫死
那我們就要好好的
靜下心來,開始去規劃、去想
我一天,除了我的工作、家庭之外
我還剩餘多少時間
我肯願意在修行道路上呢
我肯花多少時間
在這個用功上面
一定要先想清楚
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
我們呢一定要多
多去學習、嘗試不同
各式各樣的法門
舉例說
有些人喜歡孔雀明王
或者是喜歡準提菩薩,準提法門
不同的法門
我們選定好之後
就要立一個目標
就是我修學準提法門
假設以一期,3個月、
半年、一年為期
就是在這一年當中
我就認真的
如法的去修學準提法門
從這當中,不斷的去修學
從這當中,不斷的去跟
準提菩薩,本尊相應
從這當中去建立
我們對菩薩的信心
對法的信心
這樣子我們才能夠從這法
從這法當中得到法義
能不能相應,就在於我們,
選定之後能不能
認真的去做
所以,第二個觀念
就是一定要多嘗試,多去學習
如果我們是,年紀大的人
那我們就簡單一點
就是專修,念佛法門
那麼第三個觀點呢?
我們可以以教理的方式
來作為修行的依準
就是說,
佛陀也開示,末法時期眾生
唯有念佛能得度生死
所以我們可以從事、去研究
淨土相關的法門、經典、書籍…等等
可以從這方面研究
或者以楞嚴經,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來作為我們修行的,下手處
以經教的,這個教理方面
來下手也可以
那我個人呢
還有一個小小的看法,就是
你也可以選擇
我們跟那一尊佛、菩薩,比較有緣
有些人喜歡地藏菩薩
那我們就以持地藏菩薩聖號、地藏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地藏菩薩滅定業真言
以這幾個方式來修學
有些人喜歡這個綠度母菩薩
我們就持綠度母菩薩心咒
跟持綠度母菩薩聖號
所以想要選擇,與自己相應的法門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
看我們跟哪一尊佛菩薩有緣
我們就認真的去修持
他的聖號、心咒以及經典
就可以
從這當中,去慢慢的…深入
從這當中,去跟本尊相應
建立對佛法的信心
看能不能在這當中
建立起對佛法的信
以及能夠做到,信不退
如果能夠做到信不退
那就表示我們修的法
已經有入的法位
這個法位融入我們的心
才有可能達到,信不退
或者我們可以選擇
自己覺得哪一部經,跟我們有緣
或者我們誦起來的時候,比較順口
不會拗口,念起來很順的
越念越歡喜的
就選擇好之後
一佛聖號
一佛的心咒
這個一部經
我們就認認真真的
老老實實的,去穩紮穩打
認真的一門深入,去修行
一法通,萬法通
所以修行,我們不要貪多
那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我們還可以呢
多去瞭解佛法的基本教理
那佛陀
我們佛法的基本教理,就是四聖諦
苦、集、滅、道三轉十二行相
示轉、勸轉、證轉
然後呢去研究37道品
佛法若離開了37道品
就沒有佛法可言
所以修學佛法
無論任何一個狀態
37道品是我們學佛,最重要的基礎
所以我們在選擇法門的同時
也要把一些佛理的基礎,要打穩來
這樣子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時時刻刻調整自己的觀念、想法
以及我們的心態
以及在修學的過程當中
慢慢的跟本尊的慈悲願力
慢慢的去相應
久而久之我們就能夠
與法相應
自然而然
我們在修學佛道的路上
就能夠有所進步
有所成就
所以修學佛法並不難
所以很多初學者,都一直在糾結
那我到底,初學者該修哪個法門?
該誦哪一部經
我個人,剛前面講過的
就選擇你跟哪一尊菩薩
你覺得哪一尊佛菩薩,跟你有緣的
我們就認真的來修學就可以
從這當中呢
去建立我們對佛菩薩、本尊的信心
然後有空呢就多去研究佛理
慢慢的呢,一門深入
契入法的這個實相
所以選擇自己的法門不難
難在於我們肯不肯
花時間讓自己靜下心來
然後呢為自己的人生
做好一個規劃
因為,我看過很多人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一下子持這個準提咒
一下子持這個摩力支天心咒
一下子持這個大悲咒、楞嚴咒
每天都要做很多的功課
那麼很多人,搞不清楚是
我做這麼多的功課的目的、
用意為何?
像我最常聽到的就是有人說
做這麼多的功課
就是怕我們臨命終時
無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他們認為
要多做功課,往生的品位才會高
甚至呢,對於往生
才有十足的把握
這是第一種說法
那還有人講說啊
因為呢,誦的越多
那表示我修的福報、功德就越大
消業自然就會快
我想多數人,都有這兩種的這種想法
這種想法也不能說錯
但是,只能講我們並沒有
真正的去瞭解
修行的真實義
所以我在後面,跟各位做一個補充
我們修行的目的
就是要去除貪、瞋、癡
將我們內在的無明煩惱
轉化成為戒、定、慧
學佛的目的,就是去除貪、瞋、癡
每天,我們在認真用功的時候
要時時刻刻,去反省一下自己
我修學佛法這一段時間以來
我的煩惱,是否有變得比較少?
我的欲望,是否有變得比較少?
我的身心,是否有變得比較輕安?
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
是不是有得到法的喜悅?
法帶給我的一種快樂、充實
這才是我們真正修行
的目標跟方向
所以修行
不用去做很多功課
越簡單越好
簡單的事重複做,重複事簡單做
跟我們生活亦是如此
所以不要再去糾結
我們要修學什麼樣的法門
每個人的福德因緣、根器不同
我在這裡無法
完整的去回答各位
我只能講
用自己內在,最主觀的意識去選擇
你覺得,我們覺得,
我們跟觀世音菩薩有緣
那我們就持觀音菩薩聖號
持這個普門品、大悲咒
那如果我們跟
這個大白傘蓋佛母有緣
或者是咕嚕咕咧佛母有緣
那我們就認真的去修他的法
一法通萬法通,
法法平等,法無高下
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的
這個觀念,一定要先搞清楚來
就是要斷煩惱,淨化自己
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
也要斷惡修善
七佛偈云: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所以修行,就是要斷惡修善、
自淨其意
這樣子我們才能夠
與佛法本質相合
修行就是要覺悟
了知世間,一切皆是
緣起緣滅、緣起性空
世間一切
都是緣起假像,因緣合和的
沒有一件人事物是永恆不變
也沒有一件人事物
是值得我們可以去執著的
進而從這當中,慢慢的去除
我們內在的貪、瞋、癡
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我們對於修行的觀念
一定要搞清楚來
那麼今天,跟大家分享
如何選擇與自己相應
的這個方法呢
就跟大家呢分享到這裡
希望能夠對大家呢
有所幫助
最後,祝福大家
身心健康
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