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後,福報和智慧都要增上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年輕人,我一般都不建議他們放下工作,然後一心去做義工。建議他們去社會上磨練,去經歷。如果社會上的苦,人生的苦都沒有經歷過,或者害怕經歷,然後躲進佛門,念念佛就覺得功德最大。這是對佛門修行的誤解。

進佛門修行,比世俗要累的多。第一,你要放棄那些享受,吃的住的,沒有娛樂,只有奉獻。第二,佛門修行更為艱苦。因為修行是什麼,不是念經就好,做早晚課就好,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開天闢地的度眾生。也就是,當我們進入修行的那個瞬間,就是告訴自己,此生不為自己活。

很多人不明白,以為佛門清幽,沒有壓力,享受清福。當然,要是混一混,一輩子過去了,那也是沒有什麼。但要成就,就必須要受苦。就像宣化上人去美國前,虛雲老和尚跟他說,你好好去,要努力,要給釋迦老子爭光。宣化上人隻身去美國,大家去看傳記,就知道他受了很多艱苦,真的是生命去換。

上人在圓寂前幾年,一直都在大病中度過。他為了度眾生,替眾生背業。很多人一心學佛,然後方法不對,發心也不對。結果佛也沒有學好,世俗的事業也沒有做好,出家也出不了。就變成什麼?雙重失敗。如果世俗事業的福報都沒有,你想要獲得出世間的福報,是很難的。大家去觀察那些出家人,他們的相,聲音,都很圓滿。這就是他們累世修來的福報。

一心要踏入修行,必須要做好雙倍的努力,甚至更多。那要學習的,就是更多。首先要培養福報,懺悔業障,每天要拜佛,誦經。也要學習度眾生的方法,就是菩薩有五明。學的那麼多,有了本事後,就要出去幹什麼?蓋茅棚,住持一方。

虛雲老和尚圓寂前,叮囑弟子,以後要出去住持一方,把茅棚蓋,就要守好戒律。老和尚圓寂前,還千叮萬囑,要弟子去住持一方。老和尚培養了許多接班人。百丈禪師在百丈山時,聽他的朋友相師說,溈山很好,是個大修行處,可以住僧五百人以上。百丈禪師說,我去住可以不?相師說,溈山是肉山,你是骨人,不行。

百丈禪師長得棱角分明。百丈問,誰去呢?首座行不?首座出來後,咳嗽一聲,走兩步。相師搖搖頭,說不行。後來,來了幾個人,都說不行,大家就推薦在廚房裡燒火的火頭出來,走幾步。相師說,可以了。這個火頭就是靈祐禪師。

靈祐禪師到溈山後,溈山是荒山,深林茂密,虎狼出沒。他就繞著山,念大悲咒結界,後來虎狼就遠離了。他在山上弘法度眾。佛法能流傳,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奮鬥,去發揚光大,不是躲起來,自己給自己了生死就好。

以前南普陀的妙湛老和尚,他門下也是培養大批弟子,這些弟子後來都去住持一方,弘範三界。要修行,就要做人天師表。福報和智慧,都要超過世俗人。如果越修行,越沒有福報,越躲起來,就是遇到相違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vgnh.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