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心香一瓣誠則靈

南懷瑾講述

 

我們知道中國字的部首是從「一」字開始。「一」就畫分了上下,所謂一畫分天地;再在上面加一畫「二」(上),就是上,下面加一畫就成「/tmp/phpzt4zt4  」(下),是為下。宇宙本來是圓的,無法分別,現在分了以後,「人」在「/tmp/phpzt4zt4」的下面,即成為「/tmp/phpfLkeSC 」,這個字就代表了天。

我們看到了「示」這個字,就是表示上天垂下來許多象徵,顯示給人們看,太陽、月亮、風雲、雷雨都是上天的垂示,所以這個字,就代表了與上天的關係。圓圈中間加個十字,就代表了土地的「田」字,這土地上面出了一點苗芽便是「由」,再向下伸展成為上下通的便為「申」,在申旁再加上「示」;表示由天上來的,而上下左右都能通達,便謂之神。只能下行旁通而上面長了一根象徵性的毛毛「/tmp/phpiHdG2j 」就是鬼。

那帝的篆文「/tmp/phpsjzigj 」也是表示上天垂示下來的徵象,代表形而上的,不可知,不可說,也無法形容他,有這樣一個力量,這樣一個東西在,就叫作帝,再加上示,就成了一個宗教性的哲學觀念。中國古禮稱祭天地的禮為「禘」。至於形而上,到底有沒有?又是怎麼樣一個東西?暫時不談,到此為止,如再向上討論,就牽涉到哲學與科學的問題了。

禘,古代國家舉辦禘禮,皇帝代表全民祭祀大典,儀式非常隆重。皇帝在此期內,不回內官,必須清心寡欲,反省自己。在中國古文中所謂的齋戒沐浴,便是如此。「齋」是內心的反省。(後來中國人對佛教的吃素也叫吃齋,那是有不同的意義,由於佛教戒律中一種「八關齋戒」而來。)齋是中國文化中心理的淨化,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清理思想、排除人欲,真正的作到肅莊叫作齋戒。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經·繫辭》上所講「洗心退藏於密」的意義。

所以古代禘禮,是國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領導者皇帝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後,才代表全民出來主祭,要全副精神,誠心誠意,很鄭重的,等於是一個宗教家的大祈禱,絕對不可馬虎。在這裡,孔子指出當時文化的衰敗,大家參加禘禮,都只是在真戲假做而已。這等於現代有許多人吊親友乃至長輩的喪事匆匆忙忙,叫一輛計程車,趕到市立殯儀館,簽一個名,行三鞠躬禮,好像去繳一百元什麼稅似的,繳完了,趕緊就跑,沒有一點肅莊悲戚之感。今日社會這種風氣,也是文化精神一個重大的問題。

孔子對春秋時代的情形怎樣說的呢?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就是說禘禮開始以後,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獻神禘的酒以後,心裡就想趕快走了,接著祈禱等等隆重的祭禮,都在那裡應付了事。孔子看到這種情形感嘆的說:「吾不欲觀之矣!」我實在不想看下去了,為什麼不想看?就是認為何必勉強做假,而喪失了這件事的實際精神呢!

孔子這幾句話,有很多意義。譬如現在社會上舉辦許多事情,內心沒有真正的誠意。無論是宗教儀式或任何社會的宣誓,只要舉起手來表示一下,心裡完全沒有肅莊恭敬的誠意。冷眼旁觀者看來,不得不油然而興「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的感慨。這就是中國文化告訴我們,事事要發自內心的誠懇,而不完全在於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須配合內心的誠懇,才有意義。

由此再進一層,便引出下面一段話。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譬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有人問孔子,關於「禘」這個禮儀的說法,和這一套學術思想的理論,它的基本精神又在哪裡?孔子怎麼答復呢?他說:「不知也」——我不知道。孔子真的不知道嗎?當然,這是他幽默的話,換句話說,是一種「反教育」,用現代術語來說,是「反激式的教育」。他的意思是說,這一種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應該知道的。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麼我也不知道了。且看他說了不知道以後又怎麼說下去,就可明白他真的知道不知道了,「……『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譬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孔子指自己的手掌說,真正懂得禘這個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國家事事物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現在這掌心上,這麼清楚明白了。他指著他的掌心,用動作來表示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顧之間,如在目前那樣的容易。由此你說他懂不懂禘之禮?當然懂。

為什麼要拜天地呢?這就代表了中國文化基本精神所在之處。我們以前過年,正月初一早上起來,家長帶領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雖然儀式簡單,但卻很嚴肅,而慎重。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實行「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的尊敬傳統的精神。現代一般家庭,就從來不祭祖,連跪拜的禮都不會行,這就是教育的問題,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保持這一點傳統,這一點習慣,使後代知道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剛才講到禘禮與中國文化精神的關係,跟著便提到孔子幾句有名的話,後世一般人們都流行而變為成語的: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這是孔子所說祭祀祖宗和祈禱時心儀的原則,當我們祭祖宗的時候要以「如在」目前相對的誠心,猶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樣的誠敬。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要表裡如一,才是肅齋莊敬的道理。所以他又說:「吾不與祭,如不祭。」假使說我因為沒有時間,沒有親自參與這個祭典,只是像徵式由別人去代表一番,這樣就等於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場呢?這種精神,不但告訴我們對於任何祭典要如此,同時也間接地告訴我們作人的道理,無論對生者或死者,由明里到暗裡,都要由衷一貫。

我們現在講民族精神。熱愛國家民族的人,為什麼到了國外,看到自己的國旗便肅然起敬?我們在國外看到國旗的那種心情,與在國內看到國旗的心情絕對不同。在某一個時候甚至會為之掉下眼淚。其中道理,就是這種精神的流露。所以一個人的修養,對人對事,都要有這種「祭神如神在」的心理。否則,表面上非常恭敬,內心裡又是另一回事,那是沒有用的。所以由於孔子的這番話,了解了祭禮,依此來講作人的道理,也就可以觸類旁通了。

 

▶▶▶返回《論語別裁》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