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節不節儉


發布:清心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這句話給我們很大的啟示,這是老子的教誨。我們愛護大自然、愛護地球母親從哪裡做起呢?從省水、省電做起,這是地球的資源,不能浪費。而一個人有沒有福氣,看他節不節儉。一不節儉就亂花錢、就揮霍。自己很揮霍,青出於藍勝於藍,下一代更會花錢。有沒有道理?對。

  一個人只要節儉,他有後福。比方說他本來命中是活到六十歲,可是他特別節儉,六十歲的時候福報還很多,他可能就因為節儉延壽二十年,活到八十歲。可是我們現在看,很多人一生就在富貴家庭,可是短命,意外就走了。明明他這一生是在富貴家庭,可是因為他太揮霍了。

  又有一句成語是很有人生道理的,叫“祿盡人亡”。我們的福分、福祿花得太凶了,本來可以活八十歲,五十歲的時候就把福報花完,那就得離開這個世間,沒福了,折壽三十年。

  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什麼?

  這個放下對立重要。校長、領導者,「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你一發脾氣了,這個事情就很難很好的去發展。一個人有沒有德行看什麼?不是看他背了多少經典、聽了多少經典,那個都是相上的東西。實質呢?「觀德於忍」,他的肚量,他忍耐的功夫。「一切法得成於忍」,我們看,首先這個一切法,自己的修養要得於忍。人一忍不住脾氣,火燒功德林,沒有修養,沒有功夫了。「百萬障門開」,一生氣,一大堆不好的念頭都起來了,障礙自己。這個是從自身。

  再延伸,一個家庭沒有忍,每天有吵不完的架,這家庭怎麼和樂?所以古代的女子,甚至於不要說古代,就是三、五十年前,有受傳統文化教育的傳統的女性,就是我們母親那一輩,一輩子從沒看到發過脾氣,那個對整個家庭的安定力量非常的大。

  那延伸到一個學校、一個團體,領導者常常發脾氣,大家的積極性被打擊得很嚴重。你肚量很大,別人說錯了也接受,旁邊的人一看,這個領導,佩服。他又能廣納雅言,所有的意見都能夠集思廣益,所有人工作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這個事業哪有不發展好的,「事乃濟」嘛。「觀德於忍,觀福於量」,量大福大。所以佛家,你到傳統佛家的山門建築,一進去首先看到宋朝彌勒菩薩(布袋和尚),肚子很大,意思就是要有肚量。所以學傳統文化首先要學肚量;再來,要笑口常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