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無所求的奉獻和精神力量,會讓你一生都過得非常快樂


發布:不空絹索

  許多大家庭,為了爭奪父母的遺產,親戚、兄弟、姐妹各不相讓,爭得臉紅脖子粗,這時如果家庭裡有一些學佛、善良的人,便能維持整個家庭的運作。

  如果社會上多一些這樣善良的人,遇事能先反省自己,不去責怪國家社會,這樣社會就會祥和許多。但是如果自我反省的教育沒有扎根,沒有確實做好,就需要付出許多社會資源來關懷出問題的家庭。

  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每個家庭、每個成員之間都息息相關的概念,先從家庭開始關懷,一直發展到社會上,關懷需要被關懷的人。當付出愛心、行善的人愈來愈多,一個地方的生命層次就會愈來愈高、心靈境界也會愈來愈提升。

  如果心靈上有所提升,能以無所求、奉獻的心態來對待周遭的一切,不管對象是你的兒女、家人,甚至是其它與你不相干的眾生,你所付出的都是無所求的奉獻、為他人著想的話,那麼今生當你需要幫助時,就會有很多人來幫助你;當你需要安慰時,也會有人給你安慰。

  這種無所求的精神力量,會讓你一生都過得非常快樂,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安定、滿足。

  現代功利社會的名利傾向,讓很多人養成不負責任的心態,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不願負責,做錯事時不檢討自己,只會將自己的過錯怪罪到別人身上。這也許是工商社會的競爭或物質太過發達的文明病吧!

  父母親如此,小朋友當然也是如此。小朋友功課不好時,他可能會怪父母、老師,因為父母親就是這樣教導他。而有些人在公司不順心時,則會怪老板、同事;老板不如意時,就怪下屬。也有人賭博輸了,就怪別人贏走了自己的錢,但是如果自己不貪,別人怎麼能把你口袋的錢贏走呢?

  又像有些公司損失龐大錢財、倒閉時,只要你問原因,大部分的人都會說是被別人陷害的,是別人跳了他的票、虧了他的錢、倒了他的公司。

  如果找不到別人可以怪罪,便開始看祖先的牌位、家裡的風水、祖墳有沒有問題,很少有人會認為是自己的錯。祖先往生已經那麼久了,家中的牌位也只是為了紀念他們而立的一個象征而已,和你的遭遇有什麼關系?其實關系最密切的是自己心中永無止境的貪婪。

  可是人往往不想承擔自己的過錯,總想找一個人來代罪,如果找不到活人就找已經往生的。這是非常不好、不禮貌的一件事情,也對下一代的教育產生極負面的影響;就佛法上來講,也是一種非常壞的造業方式。

  人必須透過自己來反觀自心,看看是否貪念太多,過於貪戀別人的錢財或是意外之財。你們不是也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嗎?想要不勞而獲,除非你的福報非常大,否則是不太可能的事。

  另:吃虧是福——嘎瑪仁波切

  佛跟眾生的差別在哪裡呢?佛永遠都是為眾生而服務,到最後成就了自己;眾生則是往往只為自己而服務,到最後卻使自己墮落、痛苦終生。不用擔心付出後得不到回報,就像諸佛菩薩一樣,付出了那麼多的慈悲,到最後他們成為佛或菩薩;而眾生沒有跟隨著佛陀的慈悲、智能來修行,所以至今還在輪回當中,繼續被煩惱、業障捆綁。因此,我們必須要學佛法。

  想就是願力,要多發這樣的願力;但光有願力仍然不行,還要付諸行動,叫行菩薩道。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要常常反觀自己的身語意(即言行舉止和心念想法),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去做了,是否真的捨棄了利益自己的心態,所作所為都是為他人著想。

  想想看,你今天有一百元,如果能夠將五十元無私地奉獻出去,與別人一起分享,卻不希求回饋,那種無負擔的快樂是無法言語的。但是,如果你認為自己只有這麼一點錢,給了別人十元就是一種付出,因而產生希望別人有所回饋的心態,這樣就會倍感壓力,只會有辛苦的感覺,而不容易有快樂。

  如果能將這一切的努力與付出當成一種快樂的奉獻,認為這是眾生的福報所應得到的,而自己能夠做到這些事情,非常快樂呀!很多人問我會不會煩惱,會不會有壓力。我覺得沒有壓力,能做多久就做多久。有一天我不能做了,雙腳一伸,後面還是有人會接續起這個責任。就像我,永遠沒窮過,原因是我本來就沒有任何財物,一生所得的財富,都是從左手進來,很快又從右手出去,卻覺得一直都富有、滿足,因為我有種“隨時可以擁有很多物資,也可能隨時變成一無所有”的心理准備。這並非告訴大家我有多偉大,而是期許大家以一種無所求的方式去實踐自己的善念,那麼大家的福報會愈來愈增長。如果你有這種不執著的心理准備,那就沒有任何值得煩惱的事,因為你不預設未來將會擁有多少財產。當然,你們的財產是自己辛苦得來,跟我這種來自大眾的供養不一樣。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了“利益眾生,到最後被利益的是自己”,我們付出的時候會得到很多快樂。

  不要暫時吃一點小虧,就認為自己被別人占了便宜。佛陀當時說要利益眾生,但到最後也利益了他自己並且成佛了,而我們現在還需要靠他來度化。同樣的道理,只要將自己的心胸開放,吃點小虧,也不見得是壞事,因為到最後過得平安快樂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因為你胸襟開闊,心情舒暢,沒有嗔恨、嫉妒和貪念,心能“知足”便能“常樂”,不會造業。今生沒有做壞事造惡業,我們就會很快樂,以後會延續今世的福報而更快樂。

  ——來源《了凡脫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