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真堪布:放生的心態(上)

發布:學佛娃娃

  近日我們將舉行秋季大放生活動,所以今天給大家簡單地講一下放生的功德。其實做任何善事,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利益,但若是不如理如法、盲目地放生或做善事,就沒有多大意義。

  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善,還是惡,完全在於心態,不在於形式。若是心態沒有調整好,心不善,行為就是不善。比如,吃飯可以變成惡,也可以變成善,也可以變成不善不惡。若你的心是善的, 吃飯是為了更好地修行, 是為了做一些善事,吃飯的行為就是善業。你也可以有菩提心的攝持,吃好、穿好是為了保護身體, 身體健康是為了修行, 修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度化眾生,這叫發菩提心。若有菩提心的攝持,吃飯的功德也是非常殊勝的。若是你有更高的境界,知道自身是一座圓滿的壇城,為了保護壇城而吃飯,功德就更不可思議,這是密宗裡講的。

  若是沒有菩提心的攝持,也沒有剛才密宗裡講的大光明的境界,而是在吃飯時貪著飲食的味道,這叫貪吃;若是吃飯以後是為了去造業,如去做殺生、偷盜等惡事,那吃飯的行為就是一種惡業。若是沒有任何發心,沒有想吃完飯以後是去做善事,還是去造惡業,只是糊裡糊塗地吃,這種心態就是無記的狀態。無記是指不善也不惡,這樣吃飯的行為也變成了不善不惡。

  這是拿吃飯來做比喻,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包括我們今天放生也是。從大乘的角度而言,若是你為了世間一些暫時的利益而放生,就變成惡業了;若是你不為自己,而是為眾生去放生,就是善;若是你隨著別人去放生,沒有任何發心,就是無記了。所以發心很重要。若是發心不好,放生就會變成惡業。

  “我在放生,我在解救眾生,還會變成惡業嗎?”會的!你念佛持咒也會變成惡業,也會變成墮入惡趣的因,但很多人都不明白:“我念佛怎麼還能墮落惡趣呢?”因為你發心不好。同樣,你若是發心不好,放生就會變成惡業。

  法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善業有世間的善業和出世間的善業。這次放生時我們都要調整心態,心態不能是惡,也不能是無記的狀態,要發善心,保持善念。

  佛講了三種善:

  第一種善是有漏的善,就是為了世間的福報,比如說為了得到人天的安樂去放生。我們經常講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的攝持,只是為了世間的健康、長壽等福報去放生,這是一般的善,有漏的善。如果是這種發心,即使你再精進、努力地做這些善事,積累福德,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與安樂,這個果報是投生到上三道,就是人、阿修羅、天人這三道,還是在六道裡,也不離痛苦的本性。雖然你有一些世間的福報,但是這個福報是有染污的,你仍然有煩惱、痛苦。因為你做的善根是有漏的——有漏是指有煩惱的染污。因有染污,果就有染污。即使你有錢有權,也很健康、長壽,但是依然解決不了煩惱、痛苦的問題。這種善是一般的善,在佛法裡叫人天道。

  第二種善是解脫道,是指有出離心的攝持。你做功德、做善事的時候,不求世間的福報,不求人天的安樂,只求自我解脫。能斷除對世間的貪著,對世間法沒有貪戀,叫出離心。有出離心的攝持,做任何善事,包括放生都是善業,而且是無漏的善業,其果報是獲得聲聞和緣覺的果位,可以擺脫輪回,擺脫痛苦。

  第三種善是菩提道,就是有菩提心的攝持。剛才講的解脫道不求世間福報,但是求自我解脫。菩提道是不求自己解脫,只求利益眾生,這叫菩提心。我們明天放生也要這樣發心, 我們積累的這些善根、 功德完全是為了能成佛度化眾生。這樣發心是為了斷除自私自利,這是有菩提心的攝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