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要解演義-第10集-淨空法師-1995-台灣高雄元亨寺
古來大德自己在生死沒有把握,就不敢遊山玩水。到處參學是為什麼?為了生死,為斷疑生信,去參訪善知識。何況我們生在現在這個濁惡的時代,還有空閒時間去搞這些事情,那真正可惜!所以要認真修學。於是我們體會到這個執持名號真正的意思。執持名號,也就是我們要執持經中對我們的教訓。哪些佛叫我們做的,我們一定要做,努力去做;哪些佛叫我們不要去做的,我們決定不做,這叫執持。名號裡實實在在含著這個意思在,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經上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是包括在家出家四眾弟子。善的標準,我們也應該能體會了,能夠真正如教修行。剛才說了,我們是佛的好弟子、好學生,佛的教誨,我們都認真去做,這就是善的標準,這才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佛對我們的教誨,我們記不住,我們做不到,那就不善了。因此,無論在家出家,老少貴賤,乃至於四生九有,只要能夠體會到佛的意思、佛的心願,遵照佛的教誨,依教奉行,這就是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五逆十惡,這是講我們現前這個相上,縱然是五逆十惡都叫善;五逆十惡他回頭了,他聽話,依佛的教誨他去做了,惡逆都叫真正的懺悔。他回頭了,依照佛的教訓去做了。
蕅益大師又特別提示我們,淨土這個法門要求的是三個條件,叫「信、願、行」三資糧,這是往生的三個條件。實實在在講,這三個條件統統具足,就是菩薩的三慧。大勢至菩薩所說的「淨念相繼,無有間斷」,這個就是思慧。思,我們是凡夫,凡夫都是用思惟想像,我們沒有辦法不用它。縱然講修觀,實際上還是用的第六識。交光大師講的「捨識用根」,那是什麼人,那是法身大士用的,我們凡夫沒有法子,用不上,我們的識捨不掉。識是什麼?識是情識,就是妄想,貪瞋痴慢這些雜念,你能捨得掉嗎?捨不掉!所以那是法身大士才能夠捨識用根,這是我們一定要清楚,那個不是凡夫。
用思惟,思惟的力量也很大,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了。佛跟我們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想,就是我們現在第六識的思惟。因此,我們要下定決心,立定志向,專想西方淨土,這就對了。專憶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教訓,憶是憶念不忘,依教奉行,這個樣子念佛,這叫執持名號。這就是「事持」,從事上持是我們一般人,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第二種方法,那是智慧比較高一層的人,所謂是上根人、利根人,他明瞭「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他對於這個非常的明白。因此,在他日常生活當中,他能夠達到「心境一如,能所不二」,這樣的念佛,叫做「理持」。這是執持名號兩種不同的境界,也就是兩種不同的形式。
無論是哪一種形式,一定要破我執,才叫做「事一心」;一定要破法執,才叫做「理一心」。諸位要知道,這個境界不是每一個凡夫在一生當中能得到的。得不到,得不到也能往生。所以「事一心」前面所說的「功夫成片」,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講到「一心不亂」,那的確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因為事一心,見思煩惱斷了,等於小乘的阿羅漢,等於圓教七信位的菩薩,決定是聖人,不是凡夫。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們曉得小乘阿羅漢具足六種神通。所以你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亂,問問有沒有這六種神通?有的。我們今天天眼沒有現前,天耳沒有現前,就證明我們念佛功夫沒有到事一心不亂。
能念到功夫成片就好,功夫成片是你有能力把你的妄想分別煩惱伏住。一天到晚念念當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雜念。雜念有沒有?有。因為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它蓋住了,石頭壓草;草並沒有除根,石頭把它壓住了。這叫伏煩惱,沒斷。一心是斷了,那個草連根都拔掉了。這個功夫,淺深在這個地方。伏,容易!斷,難!伏就能往生,所以你能伏煩惱,伏住了。特別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之處用功夫。我們遇到順境了,順境會起貪心,會生歡喜心,這個心是煩惱,這個心是輪迴。這個念頭才一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壓下去,這叫用功!功是在這個地方用的。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起煩惱了,瞋恨心起來了,趕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它又壓平了,這叫功夫。
你能常常用這個功夫,使你的七情五欲都化在這一句「阿彌陀佛」之中,你的功夫得力了,這叫做功夫成片,這樣的功夫就能往生凡聖同居土。如果念到事一心,那是生方便有餘土。念到理一心是生實報莊嚴土。這些我在前面都詳細為諸位說過,這是我們自分的,自己的功夫,不論佛的加持。因為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力一加持,全都是阿鞞跋致菩薩了,那是佛力加持的。這是不論加持,是論我們自己的功夫。因此,往生極樂世界自己功夫高下,實在講沒有什麼關係,最低限度是我要能往生,要有這個起碼的條件。因為你往生之後得佛力加持,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跟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差不多。所以我們自己功夫淺深,實在講那是無所謂的,倒不必在這個地方去操心、去憂慮。我們的心真的放下了,真正自在了,老老實實一心去念佛就對了,就不會有錯誤了。
至於「事持」,這個裡頭特別說明與我們念佛求生有密切的關係。當我們聽到這個法門,可以在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在一生當中圓證三不退,圓滿成佛,帶業往生。我們對這個能信,決定沒有疑惑,真的依照經典的教訓去做。一心繫念,一天到晚行住坐臥,心裡有佛。這個地方要特別注意,「心裡有佛」,不是指心裡有這個佛號,心裡要有佛心、要有佛願、要有佛的行持,那才叫真的有佛了。光有這句名號,沒有佛的願、沒有佛的心、沒有佛的行,那這個力量還是很薄弱,往生未必可靠。心裡確確實實有佛的願、佛的心、佛的行持,你就決定得生!而且心上真的有佛了,那個妄想、分別、執著、煩惱,你不想去伏,自自然然伏住了,自然伏住了,所以這個法門好!法門妙!
至於「理持」,他了解念佛法門,「一念相應一念佛」。什麼叫相應?你一定要記住我剛才所講的,就是我們的「心願解行」跟阿彌陀佛是一樣的,這叫相應。「念念相應念念佛」,當然是深信不疑,自自然然的他能夠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功夫向上提升,就能夠達到「能所雙忘,心佛一體」,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這是念佛的上乘功夫。實在說,跟禪門裡面講的功夫沒有兩樣,但是在方法上來講,比禪宗容易太多了。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是易行道,難信而易行。
至於「一心不亂」,就是《觀經》裡面講的三心,三心就是通常講的大菩提心。心只有一個,哪裡會有三個?說三個是佛方便說。第一個說心之本體,第二個說心的作用,是這麼說的。在作用裡面,有自受用,有他受用。換句話說,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對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對一切眾生,這是心的作用。從體上講是至誠心,這是《觀經》上講的;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直心就是至誠心,誠是真誠,真誠到了極處,就叫作至誠。諸佛菩薩是用這個心,我們凡夫用妄心。妄心跟至誠心相對的就是不誠,是妄心,是虛情假意!
我們凡夫用的心是虛情假意。這個要知道,絕對不是真心。說老實話,夫妻、父子都不是真心。夫妻會鬧離婚,那哪是真心?那不是真心,假的!父子也會吵架,也會鬧彆扭。現在好多脫離父子關係的,這是虛情假意。所以要曉得,凡夫用的心都不是真心。因此,我們學佛的人知道,你說你對我真心,我點點頭,我曉得假的,不能當真,當真我們就吃虧上當了。我對你也是假的,你對我也是假的,都不是真誠的。
佛菩薩的用心是真誠的。我們學了佛,我們就要學佛菩薩,我們要用真誠心對人對事對物。他假心假意對我,我還要真心真意對他。他搞六道輪迴,我要作佛作菩薩,那怎麼會一樣?如果你不甘心不情願,他對我假的,我也對他假的,他墮地獄,我也去吧!那不就是這個意思嗎?那叫迷惑顛倒。我們要用真誠心,無論人家用什麼心對我,我們一定用真誠心對人。我跟佛是用同一個心,這個非常非常重要,絕對不欺誑一個眾生。
深心是對自己,這個深心就是清淨心、平等心,這是自受用。這真是至高無上的享受,自己清淨平等。對別人、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慈悲是從清淨平等裡面生的,這叫大慈大悲。因為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就平等,慈悲是平等的;沒有執著,這個慈悲是清淨的,是沒有污染的。在《觀經》裡面講「迴向發願心」,這個發願回向就是大慈大悲,這是我們要學習的。我們平常處事待人接物要認真去學,這是佛心。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起心動念違背了,對人有虛假,對人欺騙,那我們已經是墮落在輪迴了,與佛不相應。雖然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相應!
如果我們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那我這個句句佛號都跟佛相應,我的心跟佛心相應。佛以四十八願幫助一切眾生,我也同樣以這個願幫助一切眾生,我的願跟佛願相應。表現在日常生活之中,盡心盡力去做到,我們行持跟佛相應,這才叫「一念相應一念佛」,相應是這個意思。
這是講我們平常用功,平常用功為的是什麼?臨終決定得生。所以諸位要曉得,世出世間最大的福報是什麼?是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一切諸佛如來來迎接你。一切諸佛都來迎接你,上品上生!上品上生才能見到。上品中生是阿彌陀佛與五百尊佛來接引你,上品中生。這是我們最大的福報,諸佛來親自接引你,歡迎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做得到嗎?做得到!要肯做。你今天為什麼做不到?你怕吃虧上當,怕別人佔你便宜,結果你就吃了大虧,西方極樂世界沒分!殊不知我這個地方肯吃虧,不怕吃虧,不怕人騙我,我們就佔了大便宜,我們得到的是真實的福報,諸佛來迎接!
這個時候心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跟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要曉得到達極樂世界,就到達一切諸佛剎土,包括我們這個世界,你可以隨心隨願隨時都可以來。那個時候再來是菩薩身分,不是凡夫,是乘願再來,多自在!不像我們現在出不了輪迴。那個時候,出入邊境沒有障礙,自由出入。我們現在出不去。所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要到娑婆世界來去自由,隨時隨地來去自由,這叫得大自在。所以,佛在經上講:「我見是利」,「利」是利益,「我」是釋迦牟尼自稱。釋迦牟尼佛親眼見到這個利益,所以勸我們應當發願,這哪裡還會有錯誤!
我們明白這個法門,實在是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它是最簡單的、最容易的、最直捷的、最快速,而且是最圓滿的。因為「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當下圓明!所謂「無餘無欠」,欠是欠缺,一絲毫欠缺都沒有。古大德所謂「上上根不能踰其閫」,上上根就是指的《華嚴經》上文殊、普賢,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還要發願求生淨土。下下根也能夠往生成佛,下下根是指五逆十惡地獄眾生,他們所感接引的佛,所生的淨土實實在在超過十方諸佛剎土。
所以蓮池大師讚歎這個經,真正是「橫該八教,豎徹五時」。這二句話的意思,就是《阿彌陀經》的內容,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論統統都包括了,就是這個意思。「八教」是天台家講的教下,「五時」是講這個包括禪宗都在裡面。釋迦牟尼佛講經是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五個時期。這個意思就是全部四十九年所說的,都出不了《阿彌陀經》的範圍。說這個話不容易,他要不是真正透徹的明瞭,這句話說不出來。
所以世尊才以徹底的悲心,沒有人啟請,主動為我們說出來。蕅益大師非常感慨的說,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倘若還不肯死心塌地的修學,不能完全接受過來,這就是對於諸佛菩薩的不順從,就是違背了諸佛菩薩對我們的一番好意!真正是五逆十惡的人,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當然這前面都跟諸位報告過了,這不是偶然的,不是僥悻的,而是他過去生中緣成熟,臨終遇到善友勸導他念佛往生。他聽了就能相信,聽了就能接受。由此可知,這個法門功德不可思議,確確實實能普度一切眾生。
我們過去初學佛的時候,常常有個妄想。因為在讚佛裡面,我們常常讚佛的智慧德能,都是究竟圓滿的,所謂「萬德萬能」。這句話到底是恭惟的話?還是讚歎的話?還是事實?我想有很多人都有這個疑惑。你要去請教法師大德,有些法師大德直截了當的告訴你,這是讚歎的話,佛也有所不能的。我們聽了,覺得這個話也滿合理。假如要不是事實,我們這種讚歎就過分。過分就不是恭敬,過分就是吹、捧,那是假的。佛還要我們去吹去捧他嗎?那說實在話,我們對佛就是大不敬。如果是事實,那這個讚歎才是叫真正恭敬。
於是我們提了一個問題,地獄眾生、造五逆十惡極重的眾生,佛有沒有能力叫他立刻就成佛?如果有這個能力,那佛真的是萬德萬能;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那這個就是一個虛假的恭惟讚歎的話。世間人喜歡聽假話,你看從前帝王我們都稱他為「萬歲萬歲萬萬歲」,實際上他自己也清楚,他哪活得了那麼久?這明明是當面說假話,他還喜歡。所以糊塗,真正是糊塗!當面說假話。我相信佛是聰明人,絕對不像世間帝王一樣,讓人當面用假話來捧他,我想佛是不會喜歡這些事情的。
所以從這個地方看,從這部經上看,從四十八願來看,我們才真正體會到佛的德能是圓滿的,確確實實是萬德萬能的,這個讚歎是真實而不是虛假的。我們知道這一部經在一切經裡面的地位,在一切法門裡面它的價值,都是第一。這個時候我們自己才真正感到榮幸之至!我學佛怎麼就遇到佛法裡面至高無上圓滿第一的法門,我們才遇到!在這個歡喜心裡面,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決定不能放鬆。
蕅益大師慈悲到了極處,他在註解裡有一段話,「伏願緇素智愚」,這是對我們恭敬到極處了。那是個祖師大德,他對我們簡直可以說是恭恭敬敬跪在地下禮拜祝願,希望無論是出家或在家,無論你是有智慧還是愚痴,這就包括所有的這些眾生,對於這個簡易直捷無上圓頓的法門,不能把它看作太難。因為你看太難,你就不敢接觸了,不敢修學了,不要把它看作太難。也不能把它看作太容易,看作太容易,你就漫不經心,你就不認真,那也不能成就。不能把它看得太淺,看得太淺你瞧不起它,那也變成為障礙。也不能看作太深,看得太深自己不敢接受。這幾句話很好!所以,我們一定要用恭敬心、清淨心、平常心來發願,認真努力修學。
我們要特別記住佛講的「我見是利」,這句話不可以含糊籠統的看過。為什麼?這是釋迦牟尼佛親眼所見。佛是五眼圓明,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什麼利益?簡單的說,這一生當中,你就能夠超越六道輪迴,這是利益!你修行其他的法門,超越輪迴非常非常不容易,見思煩惱不斷盡,就沒有能力超越六道。這個法門橫超娑婆,這是第一個利益。第二個利益,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證三不退,一生成佛,這是第二個利益。第三個利益,我們前面跟大家報告過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只要三、四劫的時間就成功了。
昨天晚上跟諸位講阿僧衹劫,我還講漏掉了一個。這是名相,好久不講了,所以都忘掉了。我昨天跟大家講一個阿僧衹劫是一千底下八個萬字,八個萬字底下還有一個單位,那個單位叫兆。我們中國的算法是萬萬為億,萬億為兆。用那個兆做單位,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是一個阿僧衹劫。我想起來,把它補充起來了。你才想到西方世界只要三劫四劫就成功了,這個利益太大太大了,世尊講「我見是利」,所以這個真是難得。
從前圓瑛法師有個弟子叫明暘法師,曾經到臺灣來過。圓瑛法師幾乎所有一切著作,都是明暘法師給他記錄、整理、出版的,在臺灣流通很多。因為臺灣白聖法師是圓瑛法師的學生,跟明暘法師是同學。圓瑛法師一生「教宗楞嚴,行歸淨土」,他一生是弘揚《楞嚴經》,是有名的楞嚴專家。你看他《楞嚴經講義》前面的序文,他是二十五歲發心學《楞嚴》,那個《講義》是他大概七十四歲的時候完成,一生功力都用在《楞嚴》上。他自號「三求堂主人」,他住的那個地方,那個講堂叫「三求堂」。三求,求什麼?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圓瑛法師是往生淨土的,值得我們效法。因此我們仔細觀察,古今出家在家的這些大德,他們修行艱苦成就,唯有念佛法門是最穩當的。所以多少法師到晚年覺悟了,晚年回頭了。
早些年佛光山剛剛開山的時候,我在佛光山住過一段時期,那個時候有唐一玄居士、方倫居士、鍾景德居士。唐老跟方老都已經往生了,好像鍾居士還在,住在屏東。我有一年在屏東講經,他老人家來看我,已經八十多歲了,現在如果要在,可能有九十歲了。鍾老居士一生參禪、學密。
他遇到我的時候,他說:「法師現在禪跟密都不得力了,我現在念佛了。」
我說:「恭禧你!好,你念佛好。」
他告訴我他統統放下,所以晚年回頭,八十多歲回頭了,一心念佛。他告訴我,他一天念三萬聲佛號。那個時候跟我見面,八十多歲,滿面紅光,身體非常好。他告訴我一天念三萬聲佛,走三萬步。他在屏東鄉下住,經行。在鄉下就是運動走路,走一步念一句佛號,三萬聲佛號他走三萬步。我說你這運動量也夠了,心地很清淨了,所以身心健康。
許許多多的大德,無論是學宗門教下,到晚年回過頭來念佛的人多太多太多了!著名的永明延壽大師,是從禪宗裡回過頭來的,他是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回過頭來專修淨土,是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淨宗的六祖是永明延壽。徹悟禪師,你們在《淨土十要》附本裡面看到的《徹悟禪師語錄》,全都是勸人念佛修淨土,從禪宗裡回過來的。教下裡面就更多了,天台智者大師念佛往生淨土的。智者以後的天台家的祖師大德們,往生淨土的很多很多。
這就說明這個法門真的是最穩當,只要我們具足「信願行」,行就是一心持名。持名,要記住我剛才所講的,名號是提醒自己,「心願解行」如佛一樣,這是你心裡真有佛了。有佛不是有佛的名號,不是有佛的相貌,而是有佛的心、有佛的願、有佛的行,那是你真的有佛了。心裡有佛了叫念佛。不是光口上念,有口無心,那個不行,那個沒有用處。我們自己具足這些條件,就能夠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力的加持。這個加持不僅僅是往生以後的加持,現在就加持。你現在發願,現在佛就加持。什麼時候願退了,加持就沒有了;幾時願又起來了,又加持了。妙不可言!佛力加持,你身心自在。信願具足,法喜充滿。
沒有往生之前,我們現在這個生活確確實實是幸福快樂。這種幸福快樂別的人體會不到,真正幸福、真實快樂你就得到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那個極樂現在就得到了。雖然得不到圓滿,得到少分,那個極樂可以得到少分,這個就是相應了。相應的成績,相應的果實,我們現在就能感受得到。現在要是不能享受,說將來果報怎麼好,我們還會懷疑。現在那個極樂少分我們就享受到了,你的信心當然是堅定的,所以這個法門非常的深妙。
大師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破盡一切戲論」,戲論是什麼?指一切經典,三藏十二分教裡所講的。又說:「斬斷一切意見」,那個意見是什麼?禪宗裡的疑情。這二句話的意思,就是念佛這個法門,超越教下,超越禪宗,是這個意思。所以大家看註解,看到這二句話要曉得它的意義,含義之所在。唯有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
什麼人相信?誰能相信?這個念佛法門,這部《阿彌陀經》是超越一切經之上,超越禪宗之上,什麼人相信?馬鳴菩薩相信、龍樹菩薩相信,這是指印度古代的兩位高僧大德。在中國智者大師相信,智者大師是天台宗的、是法華宗的,他老人家是念佛求生淨土的,他相信。如果這個法門不超越《法華》,智者大師怎麼會念佛求生淨土?一生弘揚《法華經》,從大師晚年念佛求生淨土,我們就曉得超過《法華》。超過《華嚴》,那更不必說了,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華嚴經》的總結,結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永明大師,永明是中國禪宗的祖師,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回過頭來專修淨土,專弘淨土。這四個是印度、中土了不起的大德,他們相信,他們能接受,可見得這個話不是假的。
其他的「世智辯聰,通儒禪客」。「通儒」是儒家的學者,「禪客」是參禪的禪和子。這些人「盡思量度」,他們去思索、去研究、去探討,愈想愈遠,愈探愈找不到門路。所以若不是第一等的智慧,他的的確確見不到。必須要像馬鳴、龍樹這些大德,他們才見到事實真相。因此,一般修學宗門教下的這一些人,反而不如那些鄉下的老阿公、老太婆,還不如他們。他們聽到這個法門,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臨命終時,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真是瀟灑!不如他們。
這些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成就?他老實,他不懷疑。聽說西方極樂這世界這麼好,他就老實念。他這一個老實念裡面,你要問他:「你發菩提心了沒有?」他不曉得什麼叫菩提心。你問他:「有沒有信願行?」「我也不曉得什麼叫信願行」。他真的就往生了。其實他這一句佛號裡統統具足,他心地真誠、清淨、慈悲,他自自然然就跟佛心相應了。他看到一切眾生,他會盡心盡力的幫助,他那個行持也自自然然的、不知不覺的都跟佛講的相應。你問他:「經懂不懂?」不懂,沒念過。可是他做的跟佛經上講的完全都一樣,他都做到了。「暗合道妙,潛通佛智」,沒有學自然就會了。為什麼會了?心地真誠老實,這個了不起!
釋迦牟尼佛見到這麼多利益,這麼多好處,所以才說「我見是利」。這句話清清楚楚,佛眼所見,佛親口為我們說出來,給我們證明這個事實真相。如果我們是個聰明人,是個正常的人,應當要接受。還不相信,還不能接受,這就是說那個人頭腦不正常,有問題,不是正常人。所以李老師講「非愚即狂」,要不是愚痴,就是狂妄,不正常。正常人聽到沒有不接受的,沒有不依教奉行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介紹到此地。正宗分跟諸位報告圓滿了,底下經文是流通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