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第84講 再說寡人好色的公案

南懷瑾講述

 

我從前讀《史記》讀到〈越世家〉的時候,有所感觸,曾寫下這樣的一首七言絕句:

玉顏不意自成名,當日那知事重輕。
存越亡吳論功罪,妾身恩怨未分明。

歷史上的美人不少,而被議論得最多的,乃至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出現最多的,恐怕是西施了。她之所以在幾千年後,還有這許多人研究她,討論她,批評她,歌頌她,扮演她,除了歸之於「命運」外,恐怕很難有更好的理由了。

其實她自己不過是諸暨鄉苧羅村裡,一個以賣柴為生的樵夫的女兒。可能是因為常常挨餓,罹患了胃病,就常常捫住胸口,皺起眉頭。那樣子也怪惹人憐愛的。鄉下人嘛,在村裡村外走動的,看到她那嬌弱的樣子,和一般粗野的村姑大不相同。男孩子都認為她很美,別的女孩子也跟她學起來,於是名聲就傳出去了。

這時越國被吳國打敗了,帶了僅僅五千人。困在會稽這個小地方。為了找美女獻到吳國去求和,地方小,人口少,西施就被負責選美的范蠡選上了,把她送到吳國去。在她當時,只知道去侍奉一個外國人,可以多得一些賞錢,孝養她的父親,哪裡知道這許多國家大事的重要性。後來越王勾踐滅了吳王夫差,報了仇。站在勾踐一邊的,說她好;而為吳國說話的,則罵她是罪人。直到現在,她在歷史上的恩怨是非,還沒有定論。

其實不論是功是過,都是後世的人,借用了她這一個出身山村美人的遭遇,來發揮自己對歷史的政治哲學觀點,或者抒發自己的一些感觸而已。對於西施沒有多大的關係。當我寫出上面這首詩時,我的兒子說,好像曾經看過古人有同樣的句子,但是出自哪裡,一時找不出來。所以在此特別聲明,「書有未曾經我讀」,有些與古偶合,事非得已。不然,被別人發現了,還以為我犯了偷詩的盜竊罪呢。

像上面這類的詩文很多,雖然大家會喜歡這一類文學作品,但這裡到底是研究《孟子》這本書,如果反賓為主,再繼續引出這類詩詞來討論,那就有太過好色之嫌了(一笑)。就此打住。

 

▶▶▶返回《孟子旁通》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