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和佛心!修行人的情感是什麼?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學佛念普門品和地藏經,這兩部念多了比較有感情。觀音菩薩也是有感情的菩薩,人也是有感情的人。如果沒有感情,人好像枯木一樣,那不是修行人。

有個故事,說有個老婆子供養一個禪師,每天送飯給他。三年後,老婆子要考驗禪師,就叫他女兒去送飯。送飯時,順便抱住禪師,看他怎麼說。她女兒就去了,抱住禪師,問禪師什麼感覺,禪師說:枯木倚寒岩,三冬無暖氣。老婆子聽了,說,三年供養一個俗漢,就把茅棚燒了。

枯木寒岩,大家去看這個場景,就是枯死的場景,沒有任何生機。所以老婆子覺得錯了,修行人不能沒有生機。但是你說太有感情,被年輕的女抱住,起心動邪念,那也不行。那也是世俗人,看女人動了邪念。到底要如何?這就是公案。

所以佛法就是把握心理的很準確。像菩薩的感情,又不是世俗,又不離開世俗。這就是需要普門品了。

其他經講道理講的多,般若經。普門品地藏經就不一樣,有個有感情的觀音和地藏。還有民間妙善公主的傳說,西遊記的觀音,白蛇傳的觀音。都讓人覺得佛法不是生硬的。

世俗人的禮儀,就是客套。但是還是差一點智慧。好像過壽,大家請客,你請我我請你。請客就有殺業。變成不乾淨的業夾雜在裡頭。但菩薩的感情,就沒有不乾淨的業。

比如有人對你有恩,唸唸經,保佑他平安,也是報恩方式。有怨氣,念普門品化解也是相處的方式。很多人感情不長久,就是夾雜了一些私人的貪嗔痴裡頭。這時就需要觀音菩薩。

比如做生意,多念觀音給客戶,就有回頭客。這也是交流感情的方式。

所以大家勤念經,多念經給現生者。念地藏經也可以回向給往生者,這也是溝通感情方式。一個人死了,去另一個世界,你想他想到生病也沒有用,那就念地藏經。你愛他,也幫不上忙,那不如念普門品回向給他。這就是修行人的情感。才是多情乃佛心。

不同俗情,不離俗情,
慈悲憫人,多情佛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zyx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