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和精力要用在學佛上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現在市場上的養生,都走偏門了,要麼就補,補腎,補腦,補鈣。要麼就按摩,針灸。如果真的談養生,這些都不究竟。最大的養生,是要少欲知足。

   少欲是少於自私的慾望。人所有疲於奔命,妄念紛飛,都因為私慾過重。人的能量百分之九十都消耗在妄想上,是什麼妄想?就是私慾。這妄想就包括三個,第一貪錢財金銀,第二貪吃的,第三貪男女之慾。人在追求物質豐富的同時,應該要看到自私慾望的危害。他消耗更多的,是人的腎精。

    慾望重的人,飲食習慣上口味也偏重,甚至穿的衣服也是濃妝淡抹,或者喜歡抹香水,或者聽的音樂也是俗氣很重的。這些都是相連的。這就是慾望重的原因。要修行,一定要慢慢的少欲。楞嚴經中把六道劃分,天道是慾望很小,而地獄道則慾望很重。重到看到燃燒的鐵柱都以為是漂亮的男女異性,然後去擁抱,一抱上去,就被火燒死,死後業風一吹,又活過來,又去擁抱,又死去。如此生死不息。

    人每天吃很多,吸收許多能量,其實都供應給了自私慾望的馬達了。吃多了,腦袋又會昏沉。昏沉的人,智慧就無法開發。私慾過重的人,往往沒有智慧,而只有小聰明。

   學佛要學佛的境界,佛的心量。修行是個擴大心量的過程。凡夫的我執很重,這個是我的,一有我的概念以後,私心就產生了。我的越重,私心就越大,就越痛苦。私心重,先天的心光就被矇蔽了,一矇蔽,死後一定落入惡道。進入人道,也是帶著惡道的習氣。

   要修行,人的私慾就要小一些,更接近於道。而私慾其實和識性發達有關。就是太動用大腦思維來學佛。人有兩套系統,一套是先天的,就是整個生命體,一套是後天的學習思維。如果拋棄了先天,只用後天學習思維來學,那其實是增長私心的方式。在傳統中醫看來,大腦產生的種種境界,都是私心在運作的方式。而人先天中有一靈光,則是光明無私的,那才是本來面目。但我們因為私心重,往往矇蔽了本來面目。

   個人的私慾小一些,他能量就光明一些。所以天人他就以光和音的形式作為存在。他能量是光明的。人的色身也有分粗重和微細。沒有修行的人,他色身是污濁的,每天看許多無關緊要的新聞,而這些新聞又充滿著負面的情緒。或者看電影電視,也充滿著貪嗔痴。乃至吃的都是肉類,帶著嗔恨磁場的。所以整個人就好比充滿著重金屬垃圾的色身。這些東西,都會讓人增長無明的私慾。這對養生來講,其實是大損害。

    《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這句話就把養生的精髓概括了,人應該保持虛無,要讓自己少一些東西,尤其是私人的慾望。個人的造作慾望少了,就能和天地的頻率一致,就能長壽養生。

    這時又產生一個問題。其實慾望是一種能量,沒有好壞之分。就看你要怎麼運用。所以你看到有些人不爭,然後也垂頭喪氣的,沒有生命力。這就是他先天能量不足,這個是病態。不是說他少欲知足。生命力很旺盛的人,他能把自私的慾望,轉化奉獻的力量。這就是歷代的修行者。

   像許多老和尚,一般活到八九十歲,乃至一百多歲的,很多。他們一輩子,也做了非常多事情。比如虛雲和尚。他活到一百二十歲。一輩子建寺度眾生,可以說是豐功偉績。他就是把自私慾望轉化了,化成了他度眾生的生命力。

   也有的人,能活到一百多歲,但一輩子都是平平庸庸,那也沒有什麼意思。不聞佛法,空過百千劫,活到幾百歲,也是白活。

   但作為修行人,少欲知足是很必要的。因為你精力有限,花費太多時間去滿足享受,又有多少時間來學佛修行。很多人折騰了大半輩子了,年紀大了,才想到來學佛。這時已經晚了,身體老了,記憶力也不行。看經廢眼力,作福畏奔波。把年輕時最寶貴的精力和時光,都用在了個人享受上,是很可惜的。應該早學佛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w6nb.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