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感恩先人的付出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佛弟子都應該全身心來護持三寶。有去過九華山的,那山上的修道人,很不容易。九華山山高,山上的廟,全部要走路,爬上去。吃的米,蔬菜,鹽巴,油都是肩膀挑上去的。山上除了水不是挑的,其他都是挑的。

九華山有一百多座大小的廟宇,不僅日用品是挑上去。要是蓋個廟宇,木頭,瓦片都是工人挑上去。九華山修道人,實在不容易。我們到九華山,那個路舖的石頭,也是工人挑的。人走路都覺得累,更何況挑著石頭上山。修行不容易。

大家到九華山,拜佛要很感動。每個廟宇,雖然很小,但它的存在,都是不容易的。去天台的路上,要是少了這些廟,那風景不知缺了多少。九華山的靈氣,就在於有這些廟。而且我發現,許多廟宇都在翻建。許多修行人,為了建廟,很辛苦,一輩子落下許多病:風濕病,關節炎等。

那大家去九華山,都是衝著地藏菩薩去的。你說地藏菩薩靈不靈,這麼多山,就九華山聚集了一百多個廟宇。修道人一輩子就在山上,做早晚課,管好這個小廟。不容易的。一到冬天,山上就下雪,香客更少了。那春天,山上濕氣又重,幾乎沒有不得風濕病。上次去供養艾條,師父們很歡喜。

九華山修道,實在不容易,不是為了生死,要常住下來不容易。不僅是到九華山,其他地方也是一樣的。只要有廟宇的地方,都是祖師,護法,辛辛苦苦的建設起來。那後人都是享受前人的成果,以前義淨法師說的“後人焉知前者難。”每個廟宇的存在,你去了解他的歷史,都知道他有許多不容易的。沒有祖師一代代的努力,哪有今天這麼繁榮的佛法存在。

許多人對祖先的概念,好像覺得祖先就在惡道中,所以念經才迴向給他們。其實不一定啦。要知道,後人都是蒙著先人的恩澤。你想看,人剛來世界上,什麼都沒有帶來,用的吃的,包括經驗,文字等文明,都是先人努力創造的結果。那好比你要遇到佛法,能拜到佛,要祖師大德一代代的努力,翻譯經典,流傳經典,建設廟宇,弘法度生,一代代的傳承,再傳給我們。我們念經時,功德迴向時,都要感恩先人。

每次帶隊到九華山,我都會跟大家講,要感恩。你看,來一趟九華山,你才花幾百元吃住門票。但先人能創造了九華的佛國氛圍,讓我們能念佛拜佛,這個都是一代代人的努力,裡面都有許多不容易,要感恩菩薩,感恩祖師,感恩護法,大家來成就才有九華山這麼好的氛圍。人要懂得感恩先祖,不能忘本嘛。好比世人要感恩父母一樣,沒有父母的緣分,做不了人。這個色身,是父母給的。要報父母恩。那法身慧命是佛陀,祖師給的,要感恩三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1ros3.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