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清法師:佛倡導無欲而不是禁慾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一章

前兩個週,我們分別講了情跟愛的問題,情跟欲的問題,這一周,我們要講的是性跟欲的問題。

心如功曹

這段經文涉及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古代有人在修道的時候,因為還處於凡夫期,所以,有很多的煩惱習性,生理的種種狀況也都存在著,像這種淫欲之心,也存在著。因為存在這麼個問題,過去有些人,比如一些男性,就直接把自己的男根拿刀給剁掉了。

人在還沒有斷煩惱之前,這個凡夫身呢,因為存在著染污心,以及無始劫帶來的習氣,所以,在自然的狀態下,他就會有這種生理的反應。有許多修道人,正禪坐著,這個男根直接就會勃起。有些人覺得這很討厭,卻不懂得如何對待這個問題,結果,就拿刀直接把它給剁掉了,以為這樣就能解決問題了。

對這個問題,佛是怎麼說的呢?佛說,這樣直接剁掉,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個問題,它不是這麼來解決的。那怎樣來解決呢?就是要斷你的心,而不是你的根,這是很關鍵的——這就是佛的正確的思想。

在性的問題上,我國寺廟後來在傳承上,也出現了一些偏差。這種偏差一出現,就帶來了很多惡果。

現在,我們先大概把這段經文的意思說一下:“有人患淫不止。”就是有人產生了這個淫欲的問題,總是停止不下來,很懊惱,就“欲自斷陰。”就是想把自己的陰處給去掉。“佛謂之曰。”佛就對他說。“若斷其陰,不如斷心。”把你的這個陰處斷掉,還不如把你的心斷掉。為什麼呢?因為“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

功曹這兩個字,是漢代的一種官,是一種官品,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就是一個當官的,當頭的。佛是說,人的這個心呢,就像當官的一樣,這個當官的如果歇下來,那它的隨從也就能歇下來了;但這個當官的如果老動著,沒有歇下來,那麼,那些隨從也就會動著,無法歇下來。這就是說,我們所有的慾望,都是來源於我們的心。心就是這個主,這個當官的,這個功曹。這個“功曹”如果沒有歇下來,你光是讓隨從歇下來,它怎麼歇?歇不下來。所以,佛接下來說:“邪心不止,斷陰何益?”如果我們存在不好的想法,邪心不止,沒有一個正確的心,淫欲心不斷,那麼,就算把你的陰處斷掉,又有何意義呢?沒有任何意義。

“佛為說偈”,最後,佛為這個人說了四句話:“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就是說這個慾望啊,是你的意識把它生起來的;你的意識呢,是由你的思想生起來的。如果思想和意識這兩種心都不存在了,“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那麼,也就沒有這些不好的行為了。

最後,佛又說,這四句話,不是我釋迦佛說的,而是迦葉佛傳下來的。這段經文,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這段經文裡邊,佛告訴了我們一個根本的大問題,就是“斷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不光在過去的修行路上有,在我們中國的社會裡面,它也曾經非常糟糕地存在著。
烈女背後的吃人文化

在明清兩代的時候,產生了許多所謂的“烈女傳”,其中有一個故事就說:有一個婦人,一個寡婦,晚上出門了,回家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了一個男人——按今天的說法,就是遇到了一個流氓。這個流氓過去拉了一下她的手,結果,這個寡婦就拿刀把那隻手給剁了。她認為,這隻手已經被那個男人染污了,所以,不能留了,要把它剁掉。這個婦人隨後就被歌頌為烈女、貞女,加以傳頌,說她守住了自己的貞節,遵守了所謂的“一女不事二夫”。

按照那個時候的思想,一個女的,是不能被兩個男的碰的。像這隻手,因為被另一個男人碰到了,摸到了,所以,就不貞了,就必須拿刀把它砍掉;把這個手一剁,問題就解決了。所以說,類似於“斷陰”這種愚蠢的行為,不光是在古代的修道人中存在,在我們中國的社會中,一度也有很多這種不好的文化存在著。

我們中國的文化,有許多很優秀的,但也有很多糟粕。糟粕的東西,都是後代衍化過來的,所以,我們今天在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時,一定要三思,要認清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我記得魯迅當年說過一句話:“中國的文化是吃人的文化。”你們有看到過這句話吧?因為有這種認識,所以,魯迅他們那批人,就把中國文化全部否定。當然,這是很片面的。

對我們的傳統文化,我們首先是要肯定。你們看毛澤東在這方面,頭腦就很清楚。建國初年,毛澤東和一幫學者探討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的問題,當時,毛澤東就有個指示: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能全部丟,也不能全部繼承,必須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說明,毛澤東的頭腦是很清楚的。

那我們要去除的糟粕是什麼?什麼才算是糟粕呢?像前面說的烈女的這個事情,手被人家摸了一下,就直接拿刀給剁掉了,這種愚蠢的行為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存在著非常扭曲的文化,所以,當時的人們認為她是對的,還歌頌她,到處傳播她,給她樹立貞節牌坊,讓後人加以模仿。像這種文化,就是屬於糟粕,它不是由聖人產生出來的,而是從愚蠢、變態的人那兒產生起來的。我們要去除的,就是屬於這一類的東西。

作為忠跟貞,它是指內心世界,是心靈的純潔。像前面說到的這個“烈女”,她本身並沒有去跟人家苟且偷生,只是被流氓拉了一下手,這個事情的發生,不是她的行為,她是無心的,罪不在她,所以,不應該砍她的手。但因為有扭曲的文化存在,按魯迅的說法,有這種吃人的文化,所以,就發生了她會拿起刀、把自己的手砍了這種事。像這種行為,是一種愚蠢,是很不好的。

過去的廟裡邊,也有很多這類型的問題。之所以存在這種問題,就是因為有明清兩代這種思想的束縛。大家對這些思想沒有正確的判斷,結果,給中國人的生活製造了許多陰影,產生了一系列不健康的行為。所以,明清這兩個時代的東西,大家一定不要學。

我一般倡導的中國文化,是漢代的。漢朝的文化,它是很純正的,那個時期的人,心胸非常豁達。但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多數都是明跟清的東西。這兩代的東西,多數都是垃圾,都不是我們中國人真正應該繼承的。

愚蠢的典型

你們再看看明代的人編出的“二十四孝”,其中的許多故事,都很可笑。一些文人,沒事在那兒編故事,但那個水平差得很,按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哄人都不能把他哄得睡著。比如說“王祥臥冰”,就說這個王祥啊,是個孝子。一年冬天,河道都被冰封上了,可他母親要吃活魚,這個王祥為了表示孝心,就把身上的衣服脫光光,然後,爬到冰上去,用自己的體溫,把冰給融化開。在北方來說,河道裡面被冰覆蓋完以後,魚就不能喘氣,所以,只要是哪兒開了個洞,魚就會跑過來透氣。所以,王祥用體溫將冰融化開後,果然就抓到了兩條魚,拿回去給他母親吃了。這麼個事,被文人們說成是孝的典範。

但你們說這故事編的蠢不?王祥他為什麼就不能拿塊石頭把那個冰給砸開呢?而是非要用體溫來融化?這麼愚蠢的人,還把他列為榜樣,讓後人去模仿,去歌頌,認為他是天下大孝!你看看,厲害不!把自己的身體直接鋪在冰上,對母親多麼孝順啊!殊不知,這是多麼蠢啊!

中國人在樹立典型的時候,有時候看起來真的是很愚蠢,但是,人們都相信這些,相信這種愚蠢的東西。包括毛澤東時代樹立的雷鋒,你們知道雷鋒是怎麼死的不?他和徒弟出車回來後,想去駐地的水龍頭那兒洗車,雷鋒讓徒弟開車,自己站在地面上指揮他開。可當徒弟按雷鋒指引的路線開過去時,卻掛到了一根晾衣服的鐵絲,鐵絲帶起了一根木頭樁子。木頭樁子飛起來時,一端正好砸到了雷鋒的太陽穴上,結果,雷鋒就被砸死了。

他在地面上指揮開車,結果既毀壞了公物,還把自己給砸死了,最後,就成為了榜樣。如果把這些事情聯繫起來,那我們向雷鋒同志學習學什麼呢?就是瞎指揮,然後把自己砸死!

所以,我們中國人樹立的典型,有時候真的是很可笑!像二十四孝這一類的,就是屬於吃人的文化,也就是魯迅要批的吃人的文化。還有裹腳這一類的,也是屬於吃人的文化。這些吃人的文化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思想被歪曲,被禁錮了,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這是很可悲的。

我們的文化,本來是很優秀的,但沒有人去把這些真正優秀的部分給挖掘出來,結果,大家能看到的,多數都是這些垃圾。

吃人文化影響寺廟

因為歷史上有這種吃人的文化存在,直接影響到我們這一代人,影響到許多的中國人,心態都不正常、不健康。比如我們學校原來有一個比丘尼,來自東北。她們家有姊妹三個,都出家了。這個比丘尼是老二,長得很好看。可她到廟去出家時,人家就說:你長得這麼好看,來出家,不行!最後,為了達成出家的心願,這個女孩就只好把自己的臉給毀了。

長得好看,就不能出家——像這種思想,在廟裡面有好多。而不知道說,菩薩都是要長得端莊的,哪個菩薩長得很醜?但是,有些人就不這麼想,反而認為說,你長得太好了,所以,就不能在這兒呆著;如果要在廟里呆著,那就要去把臉毀掉。以為臉一毀掉了,就安心了。這種思想,和這段經文裡所說的“欲自斷陰”如出一轍,這麼做,其實是愚蠢,但這種事情,在廟裡面卻很多。

為什麼廟裡面也會有這種思想?那是因為廟裡面的這些人,也是我們中國社會中的人,也會受到“吃人”文化的影響,所以,也會存在這些問題,被愚蠢的思想左右到。
中國人的心態和行為,都容易走極端,比如明清時期的這種思想,就很極端。現在,西方文化進來了,我們都接受了,把自己的東西也扔掉了,結果,現在的開放程度,又是很極端。所以,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修道的人很多,成道的人很少。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們這個腦袋都不太安分,所以,才經常會走極端。像明清這一段,是過於封閉,走向一個極端;現在,是過於開放,走向另一個極端,這都是由我們自己的毛病造成的。所以,佛教我們走中道,不能偏於兩邊。偏於兩邊,它都是不對的,最後都會出問題的。

佛講的是無欲

直到現在,我們還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貞節牌坊。過去,那些守婦道的人,守到最後,就能贏得這麼一塊貞節牌。

我看過一篇報導,說有一個貞女,她守寡守了六十多年,最後,臨死的時候,她把後代們叫到一起,然後告訴他們,這六十多年她是怎麼過來的,當時,她警告後代的女性們,如果丈夫死了,該嫁人的,就趕緊嫁人去,沒有必要守著。像她這樣守,是沒有意義的。那她是怎麼守的呢?她家有一罐子銅錢,每天晚上,到睡覺的時候,燈一熄,她就把那些銅錢往屋裡面一撒,然後,再開始撿銅錢。等把這些銅錢一個一個全部撿完以後,精疲力盡,天也快亮了。每天夜晚,她都是這麼來度過的。就因為她這麼做了一輩子,最後,她就贏得了一個雕刻的牌,叫貞節牌。當然,這是世俗人的做法。

那作為修道者——上面這段經文,佛是給修道的人講的——作為修道的人,對性的問題,該怎麼來對待呢?佛講的是無欲!佛倡導,教我們的,是無欲,而不是禁慾。也就是說,是要心裡不存在慾望;根除的,是心裡的慾望,而不在外在的東西,這是很關鍵的。

我們學佛的人,最終要認清,我們要修的,是內心無欲——內心清淨無欲,而不是去控制、去扼制自己的慾望。如果是控制和扼制,那就是錯的。我們要從內心裡邊修慈悲,修清淨,從內心,從我們的這個“功曹”開始,讓它不存在這些慾望。當還存在這些慾望的時候,我們要去懺除。懺除到最後,內心不存在這些了,心裡面沒有這些了,才能解決問題。心裡面如果還有,你就是把根給斷了,也沒有任何意義。

我們那兒過去有個賭徒,愛賭博。每次出去賭回來以後,他都要發毒誓說,下次再也不賭了,再賭就剁手指頭。可是,沒多久,他又出去賭了,賭完後,就只好把手指頭剁了一截。剁完以後,這一疼,維持了一兩個月,但傷口好了以後,又接著去賭了。賭完以後,再回來,再剁手指。就這樣,一邊發著誓,一邊賭著,一邊剁著,等到十個指頭都快剁完了,他還是要去賭,並沒有改掉他賭的習慣。這是為什麼?就是這段經文中所說的,他斷的只是他的指頭,而不是他的心。他屢次三番去賭,是因為他的賭心一直存在著。賭的這個毛病,是在他的心裡面,而不是在他的手上,所以,即使把十個指頭都剁完了,該賭還是賭。因為去賭的,不是他的這個手,而是他的那個心。

所以,我們修行人,要對治的最根本的東西,就是內在的這顆心。心如果對治好了,其他的問題,它都沒有問題。學佛,就是學調心,內心要清淨,內心要無欲,要做到無欲,在修行的過程當中,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但因為我們今天的聽眾都是俗家的,所以,只因為剛好講到這段經文,才隨便提一提這些問題。

當然,雖然是俗家的,但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如果還是覺得存在這些問題,那麼,跟我前幾次在說的一樣,就要去分清楚它是屬於什麼類型。作為俗家弟子來說,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是合理的,是應該去維持的。要去除的,是不安分的心。因為你的周圍,隨時存在很多異性的誘惑,這種誘惑,是沒有休止的。而人都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在你沒有註意的時候,它就產生了。不安分的心所產生的這些,就是不正當的,是應該要去除掉的。學佛的俗家弟子,一定要分清什麼是正當,什麼是不正當的。

關於淫欲這個戒,對在家的來講,只是不邪淫,出家戒才是不淫。不邪淫是說,不是正當的,就不可以。而正當的,就是合法的,合理合法的,大家把這個問題要搞清楚。比如,在修行過程當中,會有持戒,比如持五戒,那在家庭裡邊,經常有個夫妻的關係,這是正當的,不屬於犯戒。像這些問題,都應該很好地去履行,而不應該去逃避。如果逃避,那破壞了家庭的和諧,也是一個不對。

把這些問題搞清楚,那你在修道的過程當中,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才不會自己給自己招來一身的煩惱,或者是修的不安寧。但如果是說,遇到了家庭之外的誘惑,那就是屬於心的不安分。這種不安分一旦出現,就要治理自己的心,而不是採取剁指頭那種方式,那樣做,是不正確的。

佛門缺少一個性教育

像性這一類的問題,過去在廟裡邊(到今天也還是一樣的),都沒有人敢去正面的說,這很糟糕。修行的路上,包括做人,如果沒把這個問題搞懂,沒把這個問題弄清楚,那將是一個最大的障礙。對生理結構不明白,對生理和心理的這種反應不清楚,那就會出很多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我記得我在《懷念妙老》那本書裡寫過一小段,有看過這個書的人,可能能了解一點。

過去老一代的這些師父們,因為都受明清這些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對於性慾的問題,跟所有的中國人一樣,都是不敢啟齒,不敢說。如果有人來說了,就認為這人不正經,這人有問題。於是,大家都迴避它。但迴避它,它不是就不在了。反而越迴避,它越是存在。存在的越多,它這種危險就是越大,問題也就是越多。但每一代的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所以,大家也很習慣。碰到這個問題,就避開,不去說它。

而不知道說,無論修道還是做人,性這個問題,都是大問題。如果你沒有弄清楚這個大問題,就像這段經裡說的一樣,“心如功曹”——像這個性慾,它就是“功曹”,如果你沒有搞懂,沒有弄清楚,沒有正面地去對待它,看清楚它,那你是割捨不下,也明白不了。所以,性這個大問題,困惑了中國寺廟上千年,沒有人敢去說。我原來還打算專門做這方面的工作,但也只是想一想。年輕的時候,我比較有想法,現在也老了,沒想法了,所以,就只是隨便在這兒說一說。

在佛教裡面,一直缺少一個性教育。許多修道的人很可憐,從小出家,接受一些老和尚們的教育。老和尚們就用傳統的那一套來說一說,就是像民間所傳說的,女人是老虎這一套說法,但他不知道,小和尚卻發現這種“老虎”很可愛。性這個問題,是人性的根本中存在的毛病。它不是這一生才開始的,而是在還沒有生下來以前,在無數世以前,就已經都開始了,所以,不是讓他現在不要去見女人,他就可以不去想這些問題的。

這些問題,它是因果的問題,是從前輩子接下來的。但是,大家所受的教育,卻都是這樣的,所以,修行到中間的時候,就會出很多問題。問題出了,就不知道怎麼辦了。所以,很多人修修修,就會障礙在那,就不知道怎麼修,有人甚至就毀了,非常可惜!

但如果說,他很早就能明白這些道理,很正確地明白生理跟心理的狀況,那麼,碰到這些問題了,就知道該怎麼來應對了,這樣,修行的路上就不會走很多彎路了。但很可惜,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去做這方面的工作。

所以,我後來一想,這麼偉大的事情,就留給後代吧,我也不想做了。希望後代的人,能夠有這麼些想法,來研究這些問題,來進行這種教育,這樣,能夠有利於有意修道的人,讓他們可以更好地破除色相。當然,這個話跟你們說多了也不合適,對出家人才可以說的。當然,也保不齊你們當中的誰哪一天突然就出家了。如果你們有誰出家了,可以發這個宏願,專門來研究這些問題,解決這個教育的問題。

找自己的毛病

佛教我們,心如“功曹”,一切的行為,都是從心開始的,心是根本。所以,遇到任何問題,首先要找根本。根本找出來了,什麼問題就都好解決了。

比如說,你跟別人發生矛盾了,這個時候,你如果要知道矛盾產生在哪兒,哪兒出了問題,就要學會從自己的心裡找。你要找自己的毛病,問自己,不要問別人。但一般人,都是習慣於問別人,找別人的毛病,而不是找自己的毛病。找別人的毛病,這個問題永遠也解決不了,只有找自己的毛病,問題才能解決。

我們連續三個星期六,都談的是這些相關的問題。這部經的前後,還有好多處,都是在說這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是修行的大問題,也是人生的大問題,如果我們沒有很好地去面對,那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會做不好。但如果正確地看待了,面對了,明白了,沒有障礙了,那我們就會真正地自在了。

但對中國人而言,不管是哪個角落,只要說到這個問題,一般都是比較沉重的,不是一個那麼輕鬆的話題,這都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因為我們曾有過的吃人的文化。所以,對這些吃人的文化,我們一定要把它給看清楚,尤其是年輕一輩的人,一定要理清楚,一定要知道:不是所有傳統的,都是好的;一定要張開你們的慧眼,把它理順,撥清精華跟糟粕。今天,我已舉了好幾個屬於糟粕的例子了,還有一個“抱柱信”,再給大家說一說。

這個“抱柱信”的故事,講的是信用的問題。說有一個男的,帶著他的老婆出門,走到一座橋下時,他想要去會友,就讓他老婆在橋下等他,臨別時,他叮囑他老婆:在我沒有回來以前,你不能離開這裡半步。他去了以後,和朋友又是喝酒又是聊天,把時間給忘了。而他老婆,就一直在橋底下等著。不料,天上下起了大雨,不久,河水也漲上來了,眼看著就要淹到她了,可她一步也不敢動,因為她老公叮囑過她,不能離開半步。結果,她就兩個手抱在那個柱子上,活活給淹死了。後人就歌頌她說:她一諾千金,真是信守諾言的典範!之後,這個故事變得非常有名,就叫“抱柱信”。
像這種,就是屬於糟粕!

你們說說,她站在橋底下,跟走到岸上,有什麼關係?他丈夫讓她不要離開那兒,目的是不要走岔,回來時還能找見她,這是根本點。但是,她因為愚蠢,就認為說,如果從橋下面走到河岸上,就違背了不離開半步的諾言,因為走到岸上,至少也得走上十幾步吧。結果,她就在那兒死守著,直至被淹死。這是多麼僵化、愚蠢,可是,後人還歌頌她,把她列為信守諾言的典範,說她寧可自己死,也不離開半步,是多麼誠信!這,就是吃人的文化。像這種,根本就沒有搞明白信守諾言的目的是乾什麼!我們要繼承的,絕不是這種吃人的文化。

今天結合這一段佛經,雜七雜八講了這麼一堆,時間到了,下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