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謙虛和自信

南懷瑾講述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面我們批駁了古人對《學而》篇中「無友不如己者」的錯誤解釋,到這裡看得更清楚了。孔子說,三個人走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其實孔子這句話,還是打了折扣,應該說各個都是自己的老師。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師,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師。因為看到他笨、他壞,自己就會反省:不要這樣笨,不要這樣壞。所以他們都是我的老師,足以藉鏡反省。

孔子這句話同時說明了研究學問,不光是在死的書本上下功夫,還要在社會上觀察:別人對的要學習,不對的要反省。這句話聽起來很平常,都懂得這個道理很對,應該這樣做。可是照我們的經驗,人都不肯這樣做,包括我在內,人們多半有一種傲慢的心理。

照孔子的態度,對比自己好的人要尊敬,向他看齊。可是發現一個比自己好的人時,由於這種傲慢心的作用,自己心裡很難受。再過兩秒鐘,覺得自己還是比他好,於是越想自己越好,有如當年在大陸時鄉下人說的:「天大,地大,我大。月亮下面看影子,越看自己越偉大。」

人類就天生有這種劣根性。所以孔子這幾句話看起來很平淡,沒有什麼難處,仔細研究起來,若說在人群社會中,真發現了別人的長處,而自己能從內心、從根性裡發出改善、學習的意念,是很不容易作到的。

人就永遠如此其實嗎?有時帶點像傲慢的自信,也是應該的。下文來了: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是宋國的大夫,曾經想要謀殺孔子。學生們得到消息,告訴孔子怎樣逃避,可是孔子滿不在乎。事實上在那種政治社會環境中,也無法逃避。孔子就有一種自信,像宗教家一樣堅定。他對學生們說,上天生下了我,把歷史、文化的責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傷害於我?結果當然證明了桓魋無法把孔子怎樣。這是不是傲慢?不是的,是自信。

我們要由這裡了解,有時候對某些事要有絕對的信心。假如沒有這種自信心就不行。學過中國武功的人就知道,學軍事的更知道,如果喪失了自信,功夫再好,也會被打垮的。看《荊軻列傳》,他的劍術並不高,有一次他去看一位劍術高手。荊軻舉起劍來,那個人不動,只兩眼盯著荊軻,結果荊軻還劍入鞘,回頭就走。如果以現在的武俠小說來說,那個人的眼睛已經煉就了一種特有的剛毅之氣。事實上是寧靜、自信的精神把對方克服了,這是以武術來說明自信心的重要,尤其個子矮小的人與體格魁梧的人打鬥,如先自失去了信心,一定失敗。自信在很多地方,對很多事情,都是很重要的。

剛才講了這一大段孔子作人、處世、作學問的修養,下面便再轉到他在教學方面的教育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這等於說:諸位,你們以為我講學問,還會保留秘密,不傳給你們?我絕對沒有絲毫隱瞞,所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你們作學問,為什麼都不懂呢?作學問容易犯一個毛病,都怕老師會留一手。尤其中國古代學武功的人,老師很可能會留一手。留一手,以防徒弟打老師。可是這一留,留到最後就都沒了。

孔子說,我並沒有保留,我的學問很簡單,本身就是教材,表現在平時作人、處世、言行間。學問就在這裡面,告訴了你們,千萬不要只在書本上死唸書。換句話說,這一節書,顯示了孔子的教育法是在日常生活行為上,處處表達無遺,不要有神秘感,不要有好奇心,他隨時隨地都在教學,學問就從生活經驗得來。

書本上是求知識,求前人的經驗,和前人的見解與心得。但是要把這些知識、見解與心得用到自己身上,就要加以體驗了。所以他說「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沒有哪一次、哪一個地方不表現學問的道理。你們要在這方面去了解、去學習。

跟著下面又提出來孔子的教育宗旨: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現在有些研究孔孟學說的人,跟著新時代走,他們說孔子是非常科學的,在當時孔子就有分科教育了。他對學生們分有文、行、忠、信四門類別,好像現在分科分系的教育法。這是說笑話了。

孔子教育的宗旨是這四項。

第一「文」:包括了知識、文章——廣義的文章。文章的文采、字句和條理,章是連起來的一大篇文理。狹義的是指文字作品叫文章,這是後世觀念。在春秋戰國時候,文應該是廣義的文章,包括了一切知識及文學。

第二「行」:文章好,知識好,充其量變成文人。學者們要注意,古人早就有「文人多無行」的說法。所謂文人多半無行,就是說,知識多了,正理、歪理,條條有理,因此凡事滿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風流大不拘」。還有,往往文章寫得好的人,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功業。

看中國三千年來文學史,文學造詣高、詩辭歌賦都行的人,在事業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之處。以詩人來說,杜甫、李白等在其他方面,沒什麼大成就。在功業上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文學是好的。不過像唐代幾個皇帝,文章詩詞都非常好,尤其唐太宗詩作得非常好,不過他不肯作,書法也好。所以唐代文學好,是帝王們提倡的。

宋朝的儒家,理學講得好,推其原因,也是受宋太祖的影響。趙匡胤本身就內行,所以說轉移社會風氣在於一二人者,但不是你我一二人。這從歷史上可以得到很多證明。但有功業的人,他的豐功偉業又往往蓋住了文學上的才氣。所以孔子四教中的「行」,也不是單指普通的操行,而是指一生事業的成果。

然後講到第三的「忠」:不是唐宋以後所講的忠於某一個人的意思。孔子講的「忠」,是對國家、社會、父母、朋友,任何一人、一事,答應了的話,就貫徹到底,永遠不渝的誠心;對一事一物無不盡心者謂之「忠」。

第四「信」:就是有信義。這是孔子教育的四個重點,不能夠分開的。如果說他是分科了,那就是笑話。

談到這裡,我們對於中國現代教育,感慨很多。尤其每年聯考之前,常談起這個問題,照過去的猜題方式,今年(一九七四年)的作文題,一定是向十項建設這個方面猜。而今年的作文題爆出冷門,出對了,是來自《荀子》上的:「荀子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不料有一家大報的社論批評說,現在已經到了科學時代,還出這樣古老的題目,不合時宜。我看了這樣的社論,連嘆一口氣都覺得浪費。報章是領導文化的先鋒,居然有這樣的觀點,天下事可知矣!

今日的教育,實在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對於我們國家民族文化的前途,更是個大問題。我經常覺得,中國這幾十年來的問題,根本發生在教育上,而且很嚴重。甚至三千年來的歷代興衰,都與教育問題有關。

古時候,我們沒有明文規定教育的目標,而現在規定了實施三民主義的教育。但是,我們關起門來檢討,三民主義的教育,在學校裡並不算成功。什麼道理,很值得研究。過去我們雖沒有明文規定的教育宗旨,但讀書人根本上要把品德修好,這是公認的目的。可是近幾年來,跟著西方文化轉,尤其是現在美國標榜「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方針,大家體會到的生活就是現實,不外物質。教育的目標也因而移轉,完全忽略了心性的修養。

搞到現在怎麼樣呢?有一個學生,是前幾年師大畢業的,已得到碩士學位。一天來看我,我問他認為我們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他說:「老師!我們的教育目的是考試啊!」這句話講得很沉痛,我們只好相對苦笑。是嘛!小學畢業以後考中學,考進了中學,小學所學的沒用了,丟了;中學畢業考高中,考進了高中,初中學的沒用了,又丟了;高中畢業考大學;高中所學的又沒有用了,當然也丟了;等考取留學又丟了大學的;留學回來,參加公務員考試;當了公務員,還有升等考試。三年一大考,兩年一小考。

是嘛!我們的教育就成了考試。其實,考過了又不算數。清代有人對考試的評語是:「銷磨一代英雄氣,官樣文章殿體書。」現代科學八股的考試方法更可怕,將來很可能要變成「銷磨一代精神氣,電腦規程機械書。」 (我們一邊聽,一邊搖頭嘆息。)

前天,一位有名的建中資深的國文老師來看我,也嘆說今年換了電腦教育、電腦考試,越來越不對了。現在高中三年級的教育,談不到教學問。只是告訴學生,用什麼方法應付這種電腦考試。像國文方面,一個名詞除了教他們正確的解釋之外,還要告訴他們四五種不正確的答法。再加上一些課本在編的時候本身就有問題,中學老師接到這種課本,發現有問題,早已向教育部提出來,但沒有人理會。現在臨陣了,報上才登出來說有問題。而這些地方在上課時,只有告訴學生,這是有問題的,只要注意將來如何應付考試就好了。這就是教育!怎麼辦呢?

現在我們講到孔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文、行、忠、信。過去向德行的路上走,對於學生知識、學問的成就,還是第二步的要求。既然受過教育,至少第一步要打好品德的基礎。幾千年來,我們中國人的道德為什麼如此敦厚呢?就是德行教育的結果。所以文、行、忠、信並不是四科,以現代觀念勉強來解釋,應該是他的教育中心。文包括了文學,乃至一切學問的完成。行,狹義的是行為、品德;廣義的是事業的成果。忠、信,是內心的修養,是人格的造就。

 

▶▶▶返回《論語別裁》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