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知人之明

南懷瑾講述

 

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子遊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歲,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這個地方為「宰」——首長。回來看老師,孔子問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沒有?講到這句話要注意,從歷史可以看出,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對後輩的培養。尤其在漢唐,對地方的人才,都經過慎重的選拔,並且視選才為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子遊這個學生來看他,孔子的第一句話,就問他在地方上發掘到人才沒有。因為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代都要人才。所以孔子第一句話就問這個問題。

子遊說:「有個澹臺滅明。」號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歲,相貌很難看。中國人常用孔子一句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是指此公的故事。在這以前他曾見過孔子,我們這位老夫子,這天不知道什麼事情心情不好,看見這個年輕人怪難看的樣子,並不太注意他,這位年輕人沒有好久就走了。不過他還是願意做孔子的學生,學問非常好,後來成為不得了的人物。

歷史上記載: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們名動諸侯。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歡迎他。而且他還帶有點英豪俠氣。子遊在武城發現了,又介紹給孔子。所以孔子後來感嘆「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個人才,往往會有失誤。孔子自己承認錯了。錯了就錯了,孔子非常勇於認錯。

子遊嚮孔子報告,找到了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才。此人「行不由徑」——這句話照古人的解釋,是說走路絕不走小路。如比之現在的情況,不走小路,難道走大馬路?不被汽車壓死才怪——子遊又說他從來沒有到我房子講過私話。對於漢代以來「行不由徑」解釋為「不走小路」的說法,(朱注:徑,路之小而捷者。)我不同意。

古時候「徑者道也」,並沒有說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徑是笨蛋。難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麼什麼叫「行不由徑」呢?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澹臺滅明後來帶了弟子,在南方一帶,遊說諸侯,名動公卿。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對他重視。這個人有江湖豪氣,「行不由徑」是說他行事從表面看來,有時不依常規,不循常道,有點滿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貢那個「達」字的道理一樣。

因為他「行不由徑」,所以孔子對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這裡講他「行不由徑」,表面看來有違常規,但是他又發現澹臺滅明還有一個很大的長處——很講義氣,絕對無私,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到子遊的房裡來。因此,我認為「行不由徑」四字,當作此解。但我這個說法,也是「行不由徑」的。此舉實在並非故意,因為發現這裡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話:「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返回《論語別裁》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