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仁者之言

南懷瑾講述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這是講到用仁之重要。孔子說古代的人不肯亂講話,更不說空話,為什麼不隨便說話呢?因為怕自己的行為做不到。所以行仁的人,有信義的人,往往不輕易答應,不輕易發言。我們歷史上有句話——「重然諾」,這就是說不肯輕易的答應一句話,答應了一定要做得到。我們又在歷史上看到「輕諾則寡信」的相反詞,這是說隨便答應一件事的人,往往不能兌現守信,所以孔子指出了這個道理。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因此個人的修養也好,處理大事也好,小事也好,最好注意「以約失之者,鮮矣!」

約就是約束、檢束、小心、謹慎,意思是要常常約束自己。謹慎的人,過失比較少;放蕩的人,容易犯錯;講話隨便的人就容易失信。所以個人行為道德能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失敗的事情就少了。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最後又講到仁的言行之重要。「訥」,是嘴巴好像笨笨的;利嘴除了教書、吹牛、唱歌以外,沒什麼用。真正的仁者,不大會說空話,做起事情,行為上卻很敏捷。換句話說,先做後說,不要光吹而不做。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依我對《論語》的研究,認為每篇裡面的章句是連貫而不能拆開的,二十篇前後次序也是連貫不能拆開的,現在這裡又可以證明。這篇《里仁》,並不是教你去找一個仁愛路去住。古人的解釋,即是選一個住處要找一個仁里,世界上哪來這許多仁里?到哪裡去找?孔子自己的家鄉,當年也不一定是仁里。哪裡是仁里?

假如我們的故鄉是不仁統治的世界,我們就不管他了嗎?我們正要把他恢復回來,把罪惡打垮。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實那個「里」字,就是「自處其中」的意思,腳跟站得穩的地方就叫「里」。「里仁」,是我們作人的立足點處於仁道。所以「德不孤,必有鄰。」自己有道德的涵養,能體用兼備,自然會影響近身的人。

《大學》裡的修、齊、治、平也是這個道理。一般人往往以現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為無用之修養。講到這裡,我最近讀了一本清人的筆記,提到有一個人很清廉,告老回鄉,一天在門前看到鄉下人賣一條新鮮的魚,問價以後,摸摸口袋中沒有錢,沒有買成。回家和太太提起,太太說你何不寫一張條子給他呢!他問寫什麼條子可以買到魚?太太說你寫上「清官」兩字,他就把魚給你了。太太幽他一默,這個老頭子被逗得笑了。

這說明什麼?就是說明為道德而活著,有時候你會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認為如果寂寞能當成一種享受,那就可以講道德了。如果你視寂寞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難講真學問真道德了。但是在此,孔子告訴我們,如果真為道德而活,絕對不會孤苦伶仃,一定有與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講到這裡是一個結論了,上面全篇幾乎都是孔子的話,最後這兩句則用子遊的話:

子遊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我們看《論語》,好像《莊子》一樣,最後往往吊兩句,好像毫不相干的話。這裡最妙的不用孔子的,而用他學生子遊的話。子遊這話的意思是說,要講仁愛之「行」,也要懂得方法,不能亂幹。對君子盡忠,也不容易。君王有了不對,每次見了勸他,次數多了,硬要做忠臣,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有時命都丟了。對朋友也是一樣,朋友不對,你勸他勸多了以後,他不聽你的,就會變成冤家了。

子遊的話為什麼放在這裡?這是人性的另一面。雖然行仁之道,義所當然,但是要講究方法。譬如大家喜歡看《貞觀政要》這本書。魏徵的忠貞和他的道德學問,使唐太宗很敬畏,而且信任他。唐太宗喜歡一隻小鷂子,一天正在玩鳥,魏徵來了,唐太宗怕他講話,趕快把小鳥藏到懷裡,魏徵假裝沒看到,故意留下來和他談國家大事,唐太宗心裡雖為鳥著急,也拿他沒辦法。

等魏徵走了,唐太宗拿出懷裡心愛的小鳥一看,早已魂歸奈何天了。於是傷心得回到后宮,大發雷霆說:「我非殺掉這個田舍翁(鄉巴佬,指魏徵)不可!」長孫皇后問明了原委,立刻穿了大禮服向唐太宗行禮道賀,唐太宗說有什麼可賀的?皇后說,唐朝有魏徵這樣的好臣子,又有你這樣的好皇帝,這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好現象,國家的興盛是可期的,這還不可賀嗎?於是唐太宗息怒不談了。

以唐太宗這樣氣量寬宏的人,對魏徵的意見,樣樣接受,到最後唐太宗還氣得要殺他,若不是唐太宗的皇后暗中救魏徵一把,這個老頭兒的頭也是要保不住的啊!後來魏徵死了,唐太宗終於信了讒言,還是把他的墓碑給推倒了。一直到唐太宗徵高麗失敗後,才又想起魏徵若在,必不會有此失。因此又樹立起他的墓碑。

這裡把子遊這幾句話,放在講仁道這一篇的最後,是含有深意的感慨。但是如果隨時隨地把這兩句話記牢,做人家的部下也好、朋友也好,就變成滑頭,不負責任了,那又不是仁道。所以我們研究了孔孟學說,懂得了人生,才知道作人真不容易,的確須要多體會歷史、多體會人生。然後才能做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隨時隨地里居於仁道之境了。

 

▶▶▶返回《論語別裁》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