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如果你還對今生所有的快樂或痛苦深深執著,一定是輕忽了這個問題
發布:學佛網編輯阿明
“棺材裡裝的不一定是老人”
如果我們輕視了生命和死亡的問題,就會對今生所有大大小小的快樂或痛苦深深執著,患得患失。
偉大的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生下來就已經擁有了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一切。因為是王子,他在王宮裡享受所有的榮華富貴,從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包括騎馬、射箭、格斗等。
但長大之後,王宮裡的榮華富貴不再能帶給他快樂。佛陀天天悶悶不樂,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他想出去散散心,從王宮裡分別朝東南西北四個門走出去,遇到了人一輩子的幾件大事:有人生孩子,有老人顫顫巍巍地走在路上,有人生病,有人死了。他出了四趟城門,看到了四種不同的景象。於是回來就問:有誰能解決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答案,因為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規律。那麼,生老病死的問題都解決不了,人怎麼能夠安心、快樂起來?
人從出生開始,就有著各種無可避免的事。而最切身的痛苦,一是發生在身體上,二是感受在心裡。發生在身體上最明顯的,就是生老病死。
胎兒在母親肚子裡就開始經歷危險,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其正常發育。而出生的過程更是生死攸關。這種懷胎、出生的痛苦,真是生命中的險難啊!當嬰兒漸漸長大,從兒童、少年、青年、壯年到老年,生命一天天在縮短,一步步走向死亡,中間會受到許多無常的折磨,像大海的波浪一樣沒有止息。
人沒有生而不老的,每分每秒人體的細胞都在成長、變化和衰老。人總想改變這一進程。古代秦始皇遍求長生不老的仙丹,科學進步的今天發明了許多抗老化的激素。尤其是女性,更難接受逐漸衰老的事實,所以市面上有許多關於美容的各種生物科技產品,用來維持人的青春美貌。實際上,不管這些技術產品能維持多久的青春效應,只要人繼續活下去,就一定會衰老。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年輕時的意氣風發,抵不過歲月的摧殘;精氣神越來越衰弱,皮膚失去光澤,臉上出現了皺紋;同年紀的朋友一個個離開人世,再傲慢自視的人也會對死亡產生恐懼。人一老,就容易生病,常常沒人耐心照顧,還會遭到親人的輕視和侮辱。老人既要忍受種種的痛苦,又要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心中是十分惶恐害怕的!當死亡來臨,除了肉體上不斷變化掙扎的痛苦外,最嚴重的是意識上的驚慌、恐懼和迷亂。
生病和死亡不是老人的專利,病魔對人沒有區別。從嬰兒、幼童、青少年、壯年到老年,無論是貧賤低卑還是富貴權威,只要一生病,就只能任憑醫生和病魔的擺布了。只要生了病,不管是多麼強壯的男人,或是多麼活潑的女孩,都像是被石頭打到的小鳥一樣,有氣無力、無精打采。
生病是痛苦的,痛在自己的肉體上,多麼親近的人都不能代受。世俗還有句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人生病久了,重病不起、無法醫治,不但自己受苦,連旁人都辛苦,種種煩惱和人性的丑陋面就會出現,是非常可憐的。
死亡是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及任何階段的。有人一出生就死了,有人在童年時夭折,有人在壯年時遭遇不測。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講,沒有什麼是真正永恆的。無常,不受時間的約束,沒有空間的限制,凡是屬於實體的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所以說,“棺材裡裝的不一定是老人。”
有人可以感覺到:一增一減,一消一漲,一存一亡,剎那就是無常。每個人從生下來到死亡,都受著無常的主宰,沒有一個生命是常存的。我們回過頭看看:從小到現在,我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有多少已經死亡了?這些人一個個被死神帶走,漸漸地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
如果我們輕忽了生命和死亡的問題,就會對今生所有大大小小的快樂或痛苦深深執著,患得患失。當死亡來臨,就算你有再大的威權、再雄厚的武力、再龐大的財富、再聰明的才華、再美麗的容貌等世間福報,都無濟於事!
所以,我們要趁死亡還沒來臨,時時累積福報,策勵精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