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方式易傷陽氣,應該怎麼對治?


發布:芬陀利華
 

  冬季正是養藏陽氣的好時節,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氣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所化。但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的很多生活習慣在日復一日的耗損著自身陽氣,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纏身。你了解什麼行為會損耗陽氣嗎?怎樣補充陽氣?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黃帝內經》

  在幾千年的中醫文化中,陰是指人的身體,陽是指人體具有的能量。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陽氣衰減的過程。

  古人把陽氣比作天空與太陽的關系,如果天空沒有太陽,那麼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萬物也不能生長。所以天地的運行,必須要有太陽。而人身的陽氣要調和才能鞏固它的防護功能,不然就會招致病邪的侵入。

  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所以,陽氣決定生長。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

  這些讓你年紀輕輕就陽氣受損

  作息非時,陽不歸根

  中醫認為最佳的睡眠時間為“亥子丑”三個時辰(晚上9:00—凌晨3:00),這六個小時相當於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收藏對生命來說就是歸根,對常人來說歸根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睡眠。

  現在別說晚上9點睡覺了,就是10點、11點的都很少,12點、1點睡覺反而是現代很多人的正常睡眠時間。陽氣當入不入,就不叫“因時之序”,而是“非時”。作息非時就不能讓陽氣歸根來復,人為地耗損陽氣。

  工作煩勞,陽氣外張

  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很多人不僅夜以繼日地工作,而且心情很煩、心理壓力很大。“陽氣者,煩勞則張”,所謂張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陽氣應該內收,應該回歸本位。一煩勞陽氣就不能歸位,就會慢慢耗散。

  同時,《黃帝內經》講:“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現代人競爭壓力大,但心性修養普遍較差,負面的心理及情緒很容易在內心產生、纏繞,極損人身陽氣。

  空調普及,寒氣內壓

  幾千年來,人們在沒有空調的狀態下生活的非常好。空調普及後,人為的陰寒之氣就頻頻進入體內耗損、遏制人體陽氣。特別在夏天,外邊是一團火,回到家裡或單位就像進了冰窟窿,這麼一冷一熱,每天經過多次,就會反復把寒氣一層層壓在體內。寒氣傷人是最厲害的,會造成很多病。

  嗜食寒涼和肉類、 兼好甜辣

  現代人嗜食生冷水果,喝冷飲之風流行,這些都會嚴重損害脾胃陽氣,尤其在夏季人體陽氣外散,胃腸反而呈虛寒狀態,以生冷食物冷飲來解暑,則是犯了“虛虛實實”之誤,脾陽受損則運化不利。

  肉吃多了,如果化不掉,會損傷脾胃,阻塞經絡血脈,遏制陽氣在人體中的正常運行。《黃帝內經》講:“氣勝形者壽,形勝氣者夭。”延伸到飲食上:吃進去的食物能運化開就是營養,就能養生;運化不開就是毒。

  喜食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致痰濕內生,濕為陰邪,且重著粘滯,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陽郁陽虛證;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奮,陽氣過分的耗散,也會導致陽氣虧虛。

  運動不當,反傷陽氣

  現代人崇尚“生命在於運動”的理念,但很多人並未因運動得益,這是不明運動原理及不合理運動導致的。

  盧崇漢先生在《扶陽講記》中提到“動能生陽,也能耗陽”,其實運動的本質是加強氣血的流通,適合於陽氣尚足但氣血不暢之人,或為飲食厚膩,或為久坐不動,或為思慮過度,但絕不適合於氣血大虧之人,因為虛人陽氣固攝的功能不足,運動後陽氣耗散致陽氣更虛。

  另外運動屬生發,應該是春夏白晝之事,而現在很多人都是晚上運動健身,看似彌補了白日的運動不足,其實是違反了“生長收藏”之序,《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指出冬三月要“無擾乎陽”、“無洩皮膚”,冬季大量運動出汗影響了陽氣的收藏,尤其使腎陽受損。

  濫用抗生素,苦寒攻伐陽氣

  濫用抗生素問題中國現在很嚴重,不僅西醫濫用,中醫也濫用,老百姓自己也濫用。抗生素從中醫性味去分析,大多是苦寒的,苦寒就容易攻伐陽氣。

  濫用抗生素對體質傷害太大。尤其是小孩,只要感冒發燒,一律都上抗生素。應該按照中醫的思路和方法去調養,鼓勵陽氣,鼓勵免疫力,它自己會去做事。

  對現代人來說,這些耗損陽氣的習慣可能難以完全避免。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更需正確保護和補充陽氣。

  日常生活中,陽氣怎麼補?

  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補充陽氣,艾灸是其中一種很好的選擇。在飲食生活、心性修養等方面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注意!

  艾灸可扶陽固本

  宋代的著名醫學家窦材把自己喻為扁鵲再生,他的醫書《扁鵲心書》中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他認為自古扶陽有三法:第一為灼艾,第二為丹藥,第三為附子。灼艾就是艾灸。

  ▼艾灸原理

  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是一種純陽性植物,經過燃燒後,通過煙熏火灼把艾草的藥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能祛除病邪。是補充陽氣,延年益壽的最佳捷徑。

  艾灸也是中醫五大主流療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藥理綜合療效的學科。

  ▼艾灸治療陽氣不足的亞健康

  對於陽氣虧損比較嚴重的,應該經常艾灸關元、歸來、命門及腎俞。在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中醫治未病項目中,艾灸扶陽對亞健康人群的預防與治療,取得了明顯效果。特別是對於陽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亞健康狀態,實驗證明,艾灸對於陽氣的虧損是有療效的。

  艾灸是補充人體陽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生活習慣需重視

  要保持精力旺盛,首要條件就是生活要有規律。最好在晚上11點之前入睡,晚上23點到午夜1點,也就是子時,是人體陰陽交接的時候。這個時候是一天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

  在生活中,我們要改變我們一些傷陽氣的生活習慣,在夏天經常喝冰鎮飲料,吹空調,露宿雨淋,很容易患傷陽之病,比如感冒、拉肚子、風濕等。同樣的道理,如果在冬天衣著太厚,久居溫室,大汗淋漓或過用辛熱,多患傷陰之病,如咽喉腫痛、食欲不振、腹脹等,可按推對應原始點並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

  運動要注意適量,不要超過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青壯年運動量可大一些,老年人適合散步、慢跑、太極拳、自我按摩等慢運動。

  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

  "三陽開泰"出自《易經》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開泰"則表示吉祥亨通,有好運即將降臨之意。人體的陽氣升發也有類似的漸變過程,將其稱為人體健康的"三陽開泰",即動則升陽、善能升陽、喜能升陽。

  1.動則升陽

  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裡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動搖則谷氣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動一動,搖一搖,那麼就氣血流通,百病不生了。

  現代社會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人們大多動搖的是精神,不動的是身體。動搖精神損耗的是我們的陽氣,動搖身體則能升發陽氣,所以要想身體健康,就一定得先讓身體動起來。

  中醫有一句話:"陽光普照,陰霾自散。"如果你體內陽氣嚴重的不足,陰氣過盛,可以選擇一些柔和舒緩的傳統功法,如養生樁、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有一個標准,就是以心髒不劇烈跳動,身體微微出汗發熱為宜,運動過度反而會傷害身體。

  2.善能升陽

  道家名著《太上感應篇》中對"善"作了三個定義:

  第一是語善

  第二是視善

  第三是行善

  語善:

  就是要求我們說一些鼓勵人、激勵人、柔和的話,比如說這個孩子今年考試成績不理想,沒考好孩子也不高興,如果是會教育孩子的家長,他一定不會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勵、鼓勵的方式,讓孩子的信心建立起來,聰明的小孩都是誇大的,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聰明。

  事實上,現實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親朋好友的誇獎中長大的,在這種肯定的陽性語言激勵下,人的陽氣就會持續得到升發,身心都會得到平衡的發展。古人講,"良言一句三冬暖",講的就是語善升陽的道理。

  視善:

  就是要讓眼睛經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間的大美,所以久居塵世的人要經常出去看看,以此養目調心。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也是與天地交換能量,升發陽氣的過程。

  說到視善,德國有一位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結果證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鐘,可以延長10年的壽命,女人看帥哥也可以延長壽命。所以,逛街時看看過往的美女、帥哥,養養眼,我想,這也是一種視善吧。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眼睛所見之物反過來也會影響心靈,生活中不要總看到社會、人生的陰暗面,凡事要多看陽光的、積極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隨處視善了。

  行善:

  什麼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能看到很多這方面的例子。比如一個人用車拉著一車煤或者其他貨物,爬高坡時上不去了,這時你幫他推一把,過了這個坡以後,拉車的人會回頭道一聲謝謝。這個時候你心裡是什麼感覺呢?一定會感覺到暖暖的,這種暖就是陽氣升發的表現。日常生活中幫助他人的行為其實都是行善。

  《禮記 禮運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不管是語善、視善還是行善,都是在講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內心光明磊落,多為他人著想,那種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3.喜則升陽

  古人說,喜則陽氣生。生活當中應該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興的事情,看一些歡快的娛樂節目,聽自己喜歡的歌曲,讀自己喜歡的書,業余時間多做自己喜歡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陽氣升發。

  只生歡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稱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種大境界,能夠保持一顆歡喜心,對身體的滋養是比吃什麼靈丹妙藥都管用的。

  命運是每個人窮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變的事。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命運賦予了每個人更加切實可把握的意義。陽氣旺盛不僅不會受到病邪侵害,還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悅,心想事成。所以,升發陽氣還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