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眾生跟佛的差別,就是著不著相
發布:慧芝
《大乘起信論》上教導我們,我們讀經、聽經“不執著言說相”,言說不要執著,聽懂就好了。“不要執著名字相”,名詞術語,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方便,你要執著它是真的,錯了。譬如說“佛”、“菩薩”、“羅漢”這都是名詞術語,你執著它真有,錯了,這是佛的方便語,佛是恆順眾生,隨機施教,現相不一樣,說法不一樣,教你開悟、教你得定是一樣的。那最重要就是要得定、要開悟。
所以,經,有沒有意思?告訴你沒意思,你只要去念,別想裡面的意思,想裡面的意思是你自己的妄想;沒有意思,通了之後怎麼樣?有無量義,不是一個意思。無量義,你就能應付無量眾生,菩薩來向你請教,你為菩薩說法,為菩薩說的法,跟為阿羅漢決定不一樣;為阿羅漢說的法,跟六道凡夫又不一樣,所以“無量義”。這個道理要懂,所以不能執著、不能著相。最怕著相。
我們就曉得,“眾生”跟“佛”的差別,就是“著不著相”。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佛也好、誦經也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佛”。用什麼方法到這個境界?就用誦經的方法。誦到什麼程度?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成佛了,這個境界就是禅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淨土宗稱為“理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有起心動念,還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境界;第三種,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的境界;如果說,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有,你是六道凡夫。
你看看八萬四千法門,統一的一個目標都是教你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八萬四千法門平等,無量法門平等,都能叫你達到這個境界。學佛,這是真學佛,這是求無上菩提。
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他的師父,了不起的人,不是普通人,有慧眼、認識人,一見面就看到這個人將來一定有成就。什麼成就?成佛。他會成佛,他怎麼看出來的?這個年輕人誠實,這很難得。誠實是用真心,不用妄心;聽話;真干。這個學生有這三個條件,這是什麼?這是成佛的材料。師父得幫助他成佛,他要不成佛,那師父對不起他。師父遇到了,教給他一個法門,“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還附帶說了一句話,“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這話重要!明白了是什麼?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海賢老和尚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了“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然後怎麼樣?師父說了“不能說”,那就不說了。他要是說法,跟釋迦牟尼佛、跟唐朝六祖惠能大師沒有兩樣,他們是同一個境界。一句佛號,這是什麼?上上善根所修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