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孝道對整個社會、家庭影響太深遠

發布:果林果梅

  我們看到『小孝用力』,就是用體力,盡心盡力去工作,其實孝道對整個社會、家庭影響太深遠。我們的上一代,我父母那一代,我們都可以理解到,他們的人生動力就是孝心。讀書為什麼那麼認真?讀好書以後有出息,找個好工作奉養父母,讓父母早一點不要再辛勞了。他整個人生學業、事業,家業的動力都來自於孝道,感覺上一輩的人,能賺錢他們很高興,他可以回報父母,「小孝用力」。很多讀書人他還沒有考上功名以前,他也是盡心盡力用他的體力去奉養他的父母,決定只要自己有力量,不忍心讓父母再辛勞,這一念心非常的可貴。我們看「江革負母」,也是二十四孝之一,當時候天下動亂,他逃難背著母親。後來遇到盜賊,盜賊命令他跟著他們走,一起去做盜賊,可是老母親已經年邁了,他苦苦哀求,感動了那個盜賊不為難他。而且還不是一次,有幾次都是這樣的情境。

  其實我們從這裡也體會到,盜賊能感動,他也有本善是吧?所以有靈知的生命都能感通。你說老虎那麼凶,為什麼孝子能感通?除了孝子的至誠,老虎本身它的靈知裡面也有善,才能交感。只是它墮落到變老虎,那個凶猛比較厲害而已,但是假如真正遇到至誠的人、至孝的人,還是能夠把它的善良給喚醒。你說老虎再怎麼凶猛,它照顧它的兒子,那不也是天性在流露嗎?我那天看到一個資料,一只小獅子,掉到懸崖下面的一個地方,我看那只母獅子在那裡嘗試各種方法,最後終於把它的小獅子給咬起來,它有生命危險它也是奮不顧身。萬物皆有靈知,這是真的。後來盜賊沒有為難江革,他用自己的雙手勞力去幫人家做傭人,一定讓他母親衣食無缺,生活當中不忍心讓父母受一點苦。當傭人也賺不到什麼錢,他自己赤腳,你看以前的孝子就沒有自己,他就沒有苦。我們一有自己:人家穿得比我好,人家吃得比我好,就難過了。你看他有一頓沒一頓的,赤著腳,看他媽吃飽他就高興了。

  現在的孝子亦如是,我們看大連的孝子王希海先生,他那些言語,你能用心去感受,那都是至孝的言語。記者到他們家去:剛好你今天洗床單、洗被子。王希海說我天天都洗床單,不是剛好今天洗。他說為什麼你每天洗?我父親病已經很難過了,我不想再增加他一點不舒服。因為人畢竟他是有體溫、他有熱氣的,所以一天下來,這個床單難免受我們體溫影響,它還是會有點潮濕。他連這一點潮濕都不願意他父親去遭這個罪,去傷害他的皮膚。照顧他生病的父親中風在床上,照顧了一、二十年,父親的肌肉都很有彈性,他每天不知道多少次都幫他父親翻身、按摩。

  所以醫生看到他父親的情況,問他你父親中風多少年了?他一講,那個醫生覺得你騙我,哪有可能中風這麼久的老人,身體的機能還是這麼好的狀態?不可能。後來把病歷調出來,真是如此,那個主治大夫非常感動,他說我醫院的護士統統要當你學生,你的護理做到家了。你說人那種創造能力、潛力從哪裡激發出來?完全是從愛心、孝心。一個大男人那些工作他以前怎麼會?人只要願意盡孝、願意承擔,什麼能力學不會!你假如二十多年前跟王希海先生說,你假如拿到個諾貝爾獎,你爸爸的病就好了。我看他能拿個諾貝爾獎,他真下功夫,至誠感通!

  歷代很多對民族貢獻很大的人,他的根本動力都在孝道。你說范公他這麼苦讀,為了什麼?早一點認祖歸宗,孝!早一點把母親接來奉養。太史公司馬遷千古文章,所有的歷史全部是跟他老人家學習的,效法他寫歷史、寫《史記》的精神,跟他的文學造詣,不就是因為父親生前對他的一個期許。他父親也是史官,這麼期許他!他當時候受到這麼大的侮辱,被受宮刑,讀書人說士可殺,不可辱,可是他為什麼忍住這麼大的侮辱、羞辱?不就是要盡父親臨終前所交代的事情,他要把它做圓滿,盡孝。

  江革非常盡心竭力照顧了母親,後來天下安定下來了,他最後當到了谏議大夫,那是很大的官,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沒有機會服務社會,他還是用力的奉養父母;有機會為國了,他整個為民謀福祉。谏議大夫都是哪些政策不好,為民伸冤的一個重要工作,這是江革。再來,子路他還沒有當大官以前,他家裡也很貧窮,他到百裡遠的地方,把米給背回來奉養他的父母。後來父母去世了,他自己在楚國當官,當大官,吃飯鐘鳴鼎食,很多菜肴,可是他卻吃不下,因為他父母不在,他父母沒法吃了。

  你看我們說到這裡,宋朝歐陽修的父親那種心情,我們讀「泷岡阡表」,他的父親今天吃的好東西,他父親就感歎,「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祭祀的時候菜肴比較豐富,還是比不上父母還在世,能夠這些粗茶淡飯,但是是親手奉養自己的父母。所以這些富貴的享受,反而不能讓他覺得快樂。這種外在的樂都是短暫的,不是內在從內心湧出來的喜悅。跟性德相應的喜悅,是從內心出來,而且是一輩子都會快樂的事情。而子路覺得當百裡負米回來,看著父母在那裡吃得很感動、很欣慰的時候,那種喜悅他終身不能忘。古人忠孝做得非常的徹底,絕不忍心讓父母受累,你看這一分心,真的我們看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生大慚愧。

  你看我們讀書也要父母操心,還要讓父母去學校;做事業,還要讓父母去張羅這個、張羅那個。甚至還讓父母去幫找工作,父母年齡那麼大了,你還讓他們那麼辛勞。甚至於生了孩子,自己不好好養還給父母,老人家腰酸背痛,我們還覺得應該的。你說真是墮落到什麼程度?父母身體比較弱了,說不能帶這個孫子,還被媳婦怨一、二十年,你說這媳婦跟兒子是顛倒了。自己正當年輕不承擔起這責任,孩子你生的,你要負這個天職,不負天職還讓老人這麼辛苦,還視為應該的。你說人不學,真是錯誤到所以然的程度了。可是你看古人,只要自己有能力了,絕不忍心讓父母再有一絲一毫的辛苦。

  摘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四十三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