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 一定要把脾氣大的根源找到,才能對症下藥

發布:果梵

比方我們常說脾氣大,有沒有把心偏頗的地方找到?我為什麼會有發脾氣行為?我的心偏在哪裡?人家不順我的意思,不高興,這就是貪。罪惡的根源就是從這個貪起的,罪惡的淵薮,貪了就控制、要求,不順我的意思就不高興,壞脾氣的根源跟貪心有關,跟控制的念頭有關,不順己意就生氣,這個氣量就太小太小,不能容人。

發脾氣還有什麼原因?好面子,好面子的人很容易發脾氣。為什麼?惱羞成怒。好面子禁不起批評,人家提醒個二、三句就不耐煩:好了、好了,別說了!還是貪,好面子也是貪,貪面子、貪名聞。還有沒有?常常心量太小,把人家的不是都放在心上,對人有成見,一找到機會借題發揮,馬上好今天終於讓我找到個機會了,劈哩啪啦罵人家一頓,這都是心量狹小,要容人。

一定要把自己脾氣大的根源找到,才能對症下藥,發脾氣的根,原因有很多種。比方女孩子在某幾天比較容易發脾氣,為什麼?身體不舒服。諸位學長,要從這裡嚴以律己,要寬以待人,所有的道理第一是嚴以律己,第二要寬以待人。我們不要面子叫嚴以律己,要給別人留面子那叫寬以待人,這善學;不能學顛倒,變成嚴以律人,寬以待己,那就叫顛倒。XY軸要准不能歪掉,我們復習一下,X軸是什麼?無限的延伸叫寬以待人是吧!Y軸?其深無底,深到什麼?深到心地深處,對習氣趕盡殺絕這叫Y軸。X軸叫寬以待人,Y軸叫嚴以律己,好,我們人生的准繩XY軸擺好了。

還有你們自己想,尤其在自己有情緒的時候,那個時候是最容易觀照到自己的問題的。包含急躁也容易發脾氣,因為你在動中,突然有一些事情發生,就很容易上火。所以人要學著穩重,一切言動都要安詳,不要急躁。慢慢人一穩重下來、一和緩下來,這個眉間上的痕跡慢慢就寬了,心量也跟著就寬了。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四集)  2011/7/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