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我們為什麼笑不出來


一個家庭、一個國家、團體,興衰的關鍵在勤儉就興,『奢侈』一定衰敗。所以要『修身治國』,把身修好,把國家治理好,最重要的『莫大於』,莫重要於『節欲』,節制欲望。

我們看到「欲」這個字,就要想到「欲是深淵,欲壑難填」,就像個無底洞一樣填不起來。人沒錢的時候,都想能讓我三餐吃飽,我就滿足了。結果有一天三餐吃得飽了,接著他就想,能讓我有個好房子住,我這一生什麼都不求了,後來房子也住上了。又跟老天爺講,你只要給我一台好車,我再也不跟你談條件,最後車子又有了。就想你只要給我個小官做就好了,最後你只要給我皇帝做。你看,在歷史當中有些叛國的,本來是個農民而已,後來權力欲望愈來愈大,居然還叛國都有,所以人這個欲望實在太恐怖。所以節欲要節制,人不下功夫在格物、節欲上,他的欲望就愈來愈大。

大家開始下功夫了沒有?慢慢的錢也誘惑不了,食物也動不了,女色也動不了,誘惑如如不動,有沒有提升這個功夫?你說節制欲望不簡單。大家想一想,我們七、八歲的時候欲望如何?現在我們是在進步、還是退步?不節欲只有退步的分,只有心靈墮落的分。

我們不要覺得說我長大,懂點事了,那個判斷不夠全面。科學家有一個實驗值得大家省思,一個人一、二歲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成年以後平均一天笑七次,問題出在哪?愈努力愈活愈笑不出來。為什麼?我們人生努力的目的是什麼?幸福快樂。怎麼愈努力之後連笑都快笑不出來,這個方向有點怪,有沒有走錯路了?得要調整一下,根源還是心態錯了。心態都是要滿足欲望,欲望又愈來愈多又滿足不了,求不得的痛苦就愈來愈多。想通了節欲、無求,笑容馬上止跌回升,等大家一天笑一百八十次的時候,一定要來通報一下。反璞歸真這才是真快樂,你看那個小孩,什麼時候都哈哈哈的很快樂。

人真的能時時愛敬存心,心懷感恩,您一天馬上可以笑一百多次,連睡覺的時候都會笑一下,所以這個節欲是很重要的。而且能夠把我貪放下,處處為家人、為有緣的人著想,為他們服務,施比受更有福,助人為快樂之本。所有的苦,都來自於我們把自我看得太重,要不到了就怨、就恨、就煩。人要把煩惱去掉,如斬毒樹直斷其根,從這個毒樹的根,不要一個葉子一個葉子摘太麻煩了。直接把根砍斷,就是自我、自私,斷了之後馬上身心輕安很多。好,回去試看看,把它砍斷,看能不能感覺身心輕安的境界。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十集)  2011/6/25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57-0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