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昨天跟大家有提到“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我們不能有太多自己的猜測、推斷,還是要就實際情況去了解,不然誤會人甚至在背後議論人,當當事人聽到的時候可能這種埋怨、誤解可能都很難解開,所以“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這一段話前面還有一句叫“面谀之詞”,你當面這些阿谀奉承的話,“有識者未必悅心”有見識的人他未必會高興,甚至你講這些谄媚的話,他還看出你還是很膚淺,盡講這些巴結的話。所以真正君子之交,不需要這些東西的,言語正直、真誠重要。
假如對有影響力的人講話特別柔軟、特別恭敬,跟其它人講話就有一點高傲,這個都是很嚴重的“谄富驕貧”的態度。我們在世間容易染上,其實在傳統文化的單位也很容易不知不覺有這個態度,都要有高度的觀照能力。
比方蔡老師講課的時候眼睛都瞪得很大、很認真聽,其它老師的時候就愛理不理的了,有沒有這個現象?我在台上看就有。其它老師在講,我在背後看,那個聽我講話身體挺得最直,眼睛睜的最大的,聽其它人講話不一樣,那個就是谄媚。一切皆恭敬,怎麼會差這麼多?不好意思,自家人都講實話,比較不好聽,大家多包涵,講錯的地方多多包涵、多多指教。
“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你在背後議論人的短長,可能當事人一了解到這個情況,他會非常難受,你讓他在人前抬不起頭來,人家都對他有成見。其實人是非常容易落印象的,大家有沒有經驗,你都還沒見過這個人就聽到有人批評他,結果剛好過兩天你真見到他了,怎麼看他都覺得怪怪的,是吧?有警覺性的話,放下放下,才第一次見面不要對人家有什麼看法。
- Aug 22 Fri 2014 07:39
蔡禮旭:背後之議,受憾者常若刻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