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每個人都沐浴在佛光之中,為什麼沒有感覺到?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剛才跟諸位提過的五種不思議,經文上立刻就給我們說出來。這是講阿彌陀佛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一切諸佛贊歎阿彌陀佛,就是阿彌陀佛的佛光,一切諸佛講說《無量壽經》、《彌陀經》就是佛光,一切眾生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佛光遍照之處,這一定要知道。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

  有很多同修拿我們一般的常識,凡夫的見解來度量佛菩薩,那當然是不正確的,而且發生許多偏見,甚至於許多的誤會。你說佛的光明這麼大,我從來也沒有見到佛光。實際上你天天沐浴在佛光之中,只是你自己不能覺察,自己不曉得。我要問你,你有沒有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我有聽到。你聽到佛號就是佛光在照你,佛光不照你,你怎麼會聽得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你怎麼會見到《阿彌陀經》?我們這部經就是廣說的《阿彌陀經》,詳細的《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你能夠見到這部經,你能夠聽到這個名號,可見得你在佛光之中,因為經典、名號都在佛光裡面,沒有在佛光外面。

無量壽經  (第十三集)  1989/4  新加坡  檔名:02-003-0013

 在美國,我們也有時候遇到有一點神通的人,一般講的,現在大陸上叫特異功能,有這種人。他有的時候到我們這邊來,他也很歡喜來聽經,他聽得懂嗎?他聽不懂。聽不懂為什麼要來聽?他有特異功能,他見到這個場所有佛光,沐浴在佛光當中身心自在,他有這個感受。如果能力強的人,這個地方邀請一個法師來講經,還沒來,甚至於還是大概一個月之後才會來,能力強的人會看到這個建築物放光。還在籌備期間,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光明注照了;講的時候,那光就非常的盛,非常旺盛。這些決定不是他造謠言,絕對不是他亂說的,這是事實。所以,若不得三寶加持,沒有辦法理解經義。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二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2

 【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悉捨三途苦。滅諸煩惱暗。】

  先念到此地。上面一段是說無量壽,這一段是講無量光。無量壽是講體,無量光是講相、用,體相用流出無量無邊的德能,利益一切眾生。唐朝善導大師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願都是為眾生;我們從這個偈頌裡面,能夠體會得到大師這個話是有依據的,不是隨便說的。

  前面這兩句,叫「慧光普照」。這是阿彌陀佛成佛時候發的大願,這個願兌現,佛的光明確實是普照十方剎。而實際上,不僅是佛的光明,佛的色相、佛的音聲,一一都是周遍法界。我們凡夫沒有見到,沒有聽到,這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妄念太多,粗心大意,不能夠體會得。如果妄念少,心很細,確實有一些人見到佛光,聽到佛的音聲;只要靜下來,不難見到。而後我們才真正體會得,佛的智慧德能確確實實遍虛空法界,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個道理大乘經上講得很多。佛何以現前?何以在某些人現前,對某些人又不能現前?還是《華嚴經》上所說的,心現識變,「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眼前沒有離開色相;換句話說,我們的六根沒有離開六塵境界,根塵都是所現、所變。大乘經上我們常常讀到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沒有去想佛,所以佛就不現前。我們所想的什麼境界,這境界就現前。這些境界都是自性智慧光明德能,智慧光明變現出我們現在這個境界,我們要懂得。

  『普照』,意思很深。十方剎土,就是今天講的虛空法界。「普」,是平等的,是清淨的,這才稱之為普。古德說,佛光能破無明煩惱,所以稱之為『智慧光』。「智慧光」也是阿彌陀佛的別號,我們曾經讀過。智慧光就是無量光,也叫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常照光、清淨光,《無量壽經》裡面說了十二個名號,都是無量光的別名。為什麼用這麼多名號?從名號裡面我們就體會無量的含義。當然,這十二個也不過是舉例而說,實際上言語沒有法子表達,說之不盡。佛光確實能照。我們現在要問,佛光既然是遍照,現在我們為什麼見不到?其實一切眾生都沐浴在佛光之中,只是煩惱習氣太重,我們還沒有覺察到。佛菩薩慈悲到極處,對於這些業障深重的眾生,智慧光轉變成另一種方式,就是言語。世尊當年在世四十九年,為大眾講經說法,字字句句都是智慧光,都是普照十方剎。佛滅度三千年了,今天雖然佛不住世,佛的經卷還留在世間。我們展開經卷,就是佛光普照;我們讀誦,是智慧光現前;我們研討,也是智慧光現前;我們講解,亦是智慧光現前。智慧光顯現最顯著的,是依教奉行。諸位果然依教奉行,佛的無量光壽,你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都能夠體會到。然後你真的會相信,這個不是假的。

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三集)  2000/7/22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3

  我們要注意到,阿彌陀佛的常光不可思議,常光遍照十方剎土,這個不是普通佛有的。普通佛的常光不遠,無量壽佛的常光,就是這個願文裡講,「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這是常光,不是放光。一般諸佛放光有的時候能遍照十方,阿彌陀佛常光就遍照十方,難怪諸佛稱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有道理。因地當中就發這樣大願,果地上就變成事實真相。這一願,善導大師稱它為五願裡頭的一種,這五種願是四十八願最殊勝的五願。阿彌陀佛光明照注之處,那就是有緣的地方,沒有緣他怎麼照?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地球、我們這個地區,阿彌陀佛的光照不照?照,肯定照到,我們都沐浴在佛光之中。雖然我們迷惑,煩惱習氣重,業障深重,佛光依然遍照。我們展開經卷,就是佛光照我,聽經聞法是佛光照我,我們念佛禮佛,佛光照我,無時不照。我們要自己能夠感受到,這就好。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老是以為:我的罪業很重,我的煩惱很重,恐怕不能成就。這一生真的他不會成就,他不能往生,為什麼?他不相信他能往生,他不相信阿彌陀佛來接他,這個就沒法子。我們深信不疑,阿彌陀佛必定來接,不能有絲毫的疑惑。大乘教裡佛常講,疑惑是菩薩最大的障礙。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五七集)  2012/1/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57

 在講台上跟在講台之下不一樣,在講台上容光煥發,佛身業加持,所以現出這個相就莊嚴了,下台一看再比較,跟台上決定不一樣。假如諸位同修要是細心一點,你要留意的話,你看我在講台上面跟講台下不一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你才曉得,在講台上三寶加持的威力相當顯著。同時整個講堂氣氛不一樣,你們到這個講堂來,到這個地方來生歡喜心,心地清淨,這不是我講經講得好,不是!佛光加持,你們在此地,都沐浴在佛光之中,所以能生歡喜心,所以能信、能解,如果你能夠行,你得到加持的力量就更顯著。

華嚴經疏論節要研習報告  (第九集)  1997/10/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12-016-0009

得佛力加持,道場之中,佛光注照!大家入這個道場為什麼會生歡喜心?因為你有沐浴在佛光之中。這個不是講的人有什麼能力,你們在這裡生歡喜心是因佛光注照,得諸佛的加持;講的人得佛加持,聽的人也得佛加持。沒有佛的加持,我們說不出來;沒有佛的加持,你們也聽不懂意思。都是得佛的加持。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四集)  1996/1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11-0004

 【諸佛世尊之所憶念。】

  這一句是得諸佛護念,這是與佛菩薩自自然然感應道交。佛菩薩大慈大悲,哪有不念眾生的道理?九法界有情眾生都蒙佛護念。為什麼這個地方特別要說『諸佛世尊之所憶念』?諸佛護念,我們自己有障礙,我們不讓他護念,這就沒法子。正是所謂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沒有一個世界漏掉,我們為什麼見不到阿彌陀佛的佛光?我們偏偏要打個傘遮住它,不讓它照,那就沒法子了。傘蓋是什麼?污染,我們的心被七情五欲所染,嚴重的妨礙了佛光。所以佛光雖照,我們看不到。我們雖然看不到,但是你今天坐在這個地方,你能夠感受到,你感受什麼?很歡喜!這個歡喜從哪裡來的?不是我說話說得好聽,你們聽了歡喜,不是的。佛光照我們這個道場,得佛的加持,所以諸位到這個地方來能生歡喜心。不是講經講得好,是諸位都沐浴在佛光之下,這是感應道交,是這麼一回事情。

  如果你要真正明白、懂得了,縱然這個經聽不懂,我在美國講經,有些時候有些外國人來聽經,實在講他不會講中國話,他也不認識中國字,可是我每次講經他都來,從來不缺席,他盤腿坐在座位上,也聽得很歡喜。就有人問他,你有沒有聽懂?他說不懂!你為什麼每次來?「這個很有享受。」他享受什麼?享受佛光的沐浴,他到這個地方來聽兩個小時,他的心很清淨、很歡喜,法喜充滿,這是實在的事情。所以這個場合要用現在科學家來講,他們的說法,磁場不一樣,這個磁場很適合於一切大眾。他們說的磁場,我們講的佛光,名稱不同,意思是一樣的。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五集)  1996/10  新加坡居士林  檔名:15-012-0005

  第十,「光明莊嚴」。這個光明不是指別的,佛的智慧光明,「佛慧明淨之日除世之癡冥也」。這個日是比喻,佛的智慧光明清淨像太陽一樣,佛光普照。當然第一個普照極樂世界,然後再說遍照虛空法界。阿彌陀佛的佛光無量無邊無有窮盡,照不照我們這邊?當然照。佛光在哪裡?佛光在遍法界虛空界。我們似乎沒有感覺到,那是自己有業障,它不是不照你,照你,而你自己有業障,不讓它照,不願意接觸它,它就照不到你。你能把業障去掉,它就照你了。所以,一切眾生在佛光之下,能夠接受阿彌陀佛加持多少各人不一樣,為什麼?各個人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我們就曉得,真信切願求生淨土那個眾生,他接受得最多,接受得最多,他消業障就消得最多,他福慧增長的就最多,就是這麼個道理。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二七集)  2011/3/16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27

 光明遍照,「一切有礙」,有礙是有情,就是什麼?就是我們,光明遍照一切有情,「皆蒙光益」,都得到光的好處。佛光遍照加持我們,有人得的多,有人得的少,但是光是平等的,平等普照,各人所得不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各人用心不一樣。如何才能受益?印祖說得好,誠敬受益,你有幾分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的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的利益,百分誠敬你得百分利益,萬分誠敬你得萬分利益。一切眾生各個所得的不同,得利益最多的是誰?法身菩薩,實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佛只要放光照他,他就大徹大悟,就幫助他斷那個無始無明的習氣。第二等的是四聖法界的佛菩薩,第三等級的是緣覺、聲聞,第四個等級的是諸天,第五個等級的人間,就往下去。為什麼?煩惱重,誠敬少。所以我們要想多得利益,沒有別的,放下煩惱習氣,誠敬心生起來。你看這個字面,字字句句無量義,妙不可言。一字一句講一年講不完,這個法喜、法樂你真能享受到,這是天上人間第一等的享受,方老師所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相信他得到了,他要不得到,他這句話說不出來。他告訴我,從在峨嵋山養病之後,從來沒有離開一天佛經,讀經讀上瘾。一天不讀經不行,一天什麼事情不干可以,一天不能不讀經,法喜充滿,真的是常生歡喜心。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四八集)  2011/3/2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48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只要是物質的現象都會放光,這個光是什麼?這個光就是它的振動,它的波動現象。佛經上講的不得了,佛經上告訴我們,它這個波動現象周遍法界,我們在《還源觀》上看到的。賢首大師舉例子是舉一微塵,一塵周遍法界,一塵怎麼周遍法界?波動,為什麼?因為物質是波動現象組成的,這是現在量子力學都說出來了,他說是我們的心念累積連續的一種現象,根本沒有物質存在。所以物質如果仔細再分的話,就分成波動,它波動存在。物質現象有很多種,頻率不一樣,頻率慢的就變成固體,泥沙、石頭,變成固體;稍微再快一點,就變成樹木花草;再快一點的,就變成動物;最快的就像現在的電磁波,我們的電訊,這是最快的。所以統統是,所有的現象無非是意念波動頻率不一樣所產生的。你從這個地方來了解,我們就曉得只要是物質都會放光。那我們這個身是個物質的,它怎麼會不放光!光的大小、光的色彩確實是我們的念頭。所以真正有功夫的人,他一看就曉得,不需要再問你,你是善人、是惡人,用不著辨別,一看就知道。

  這段講的是放光,放光得有特別的因緣,這是傳遞信息,放光是傳遞信息。像我們現在用手機,一撥手機,這個電波馬上就出去,在地球那邊的人立刻就接通,信息就給他了。這都是放光。阿彌陀佛能放,我們也能放,沒他那麼大,沒他那麼自在,我們要是沒有這些機器就不能放光;但是還是能放,我們的念頭念到哪裡光就到哪裡。我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我們這個光他就收到了,我們自己不知道,他那裡收到。我們這個念力放出這個光,也是色彩不一樣,光的強弱不一樣,跟你的念頭成正比例。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接近的親人,古人所說的母子連心,那個感應特別的敏銳,兩個人在兩個地方,這一想念,那邊就會起感應。這個事情不是假的。佛放光,普照一切諸佛世界,時諸佛國皆悉明現,如處一尋。那我們要問,阿彌陀佛掌中放無量光,我們這個地球有沒有接到?有。我們是不是在佛光之中?是在佛光之中,一點都不錯。為什麼我們還迷惑顛倒?我們還造作罪業?這不是佛光沒照你,是你自己躲藏在一個地方讓佛光照不到你,躲藏在哪裡?躲藏在妄想分別執著裡面。這個東西把佛光障礙,三重障礙,如果你能夠把執著放下,你就能夠見到佛光,見到不多;再能把分別放下,那你就見得多;如果起心動念都放下,你就完全見到,你沒有障礙了。那我們生活在哪裡?生活在一切諸佛如來光明遍照之中,什麼樣的業障都消除。所以學佛不放下不行,不放下只能在文字裡學到東西,不得受用。如果我們真的能放下,真的就得到受用。讀經、聽經確實智慧增長,智慧管用。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十六集)  2010/6/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56

  再看下面第三尊,「無礙光佛。無礙者,憬興、義寂」,這兩位大師都說是「無障礙」。「淨影曰自在」,無礙就是自在的意思。我們再看昙鸾法師的贊,昙鸾法師對十二光都有贊,「昙師贊曰:光雲無礙如虛空,故佛又號無礙光。一切有礙蒙光澤,是故頂禮難思議。」這首偈子,下面念老有簡單的解釋,「其意為」,就是大意,說是「光如虛空,故無障礙」,虛空沒障礙,光像虛空一樣沒障礙。光像虛空一樣,諸位想想,任何現象裡面都有這個佛光,它無障礙,我們這個手指裡頭有沒有?如果沒有的話,它就有障礙了,它有。我們這一根眉毛裡頭有沒有?如果沒有,它就有障礙了,有,真的。像前面我們讀過,一毛一塵裡面的微點它都照到。這個光好,一切有礙蒙光澤,光的潤澤,這光能幫助我們開悟,我們全身、全心都沐浴在佛光之中。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沒有感覺?釋迦牟尼佛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自身這個物質有一種抗拒的力量,這抗拒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有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抗拒了。所以整個身心沐浴在佛光當中,不是佛光不照,佛光普照、佛光遍照,我們不在例外,世間沒有一法是例外的,全都照了。實實在在講過在自己,為什麼要執著?為什麼要分別?為什麼要起心動念?為什麼不肯放下?所以光如虛空,這個意思深,沒障礙。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四八集)  2011/3/28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48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

  這個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決定是真實的。所以我們在贊佛偈裡頭常常看到,「十方一切佛,阿彌陀第一」。這個贊佛偈是後人作的,後人不是隨便作的,有根據的。這就是根據,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他的光明:

  【遍照東方恆沙佛剎。】

  『恆沙』是比喻,多到沒有法子計算,像恆河裡面沙那麼多。實在講恆河沙還是有量的,佛的光明確確實實是無量的,無量壽,無量光!這舉一個東方。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法界,無處不照。我們再問,為什麼諸佛光明不能遍照法界?實在說,一切諸佛成了佛,他的智慧光明德能完全相同,哪有不遍照法界之理!雖遍照法界,他不照也可以。所以佛一定要放光才能遍照,不放光就不照了。阿彌陀佛不一樣,阿彌陀佛不放光也照。

  這個事情實在講也容易懂,從什麼地方說起?你關心不關心,你關心到哪裡,你的光明就照到哪裡。十方佛在因地修行,都沒有發一個大願,要關心法界無量無邊所有一切;沒有發這個念,沒有發這個心。實在講也沒有到盡虛空遍法界每一個佛國土去參訪、去參觀參觀,沒有去!換句話說,他沒有關心到那個地方,不是他沒有能力,也可以說是他沒有這個機緣,沒去過。因此,他必須要放光才能達到,不放光就達不到了。

  阿彌陀佛不一樣了。你看前面講過他的歷史,他跟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佛修學的時候,佛把虛空法界所有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概況,統統都說給他聽了,一個世界也沒有漏掉。不但他都聽到了,世間自在王佛以他的威神,把這些所有世界統統顯示在他的面前,讓他自己親自看到。你就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剎土,阿彌陀佛都見過、都聽說過,親身到過,所以他那個關心跟別人就不一樣。別人雖然關心,沒去過;他的關心,他是真正去過。所以他的光明是常照,不是放光才照,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這是很合情、很合理的,並不難懂這些意思。再看底下這一段經文:

  【若化頂上圓光。】

  『頂上圓光』是常光。我們常常看到佛像畫的「頂上圓光」,身上這個,這都是常光,這不是放光,通常一切時候都有。佛有,我們每個人都有。佛的光顏色很多,彩色缤紛;我們世間人的光明沒有那麼多色彩,也沒有佛光那麼樣的明顯,而且每個人的光不一樣。現在有很多練氣功的,氣功真正練得好,能看的出來。一個人心地善良,光色就很好;煩惱很重,那個光是灰色的,不是明顯的。最好的光是金色的,黃色的、白色的都好,其他顏色就次一點,統統有光明。阿彌陀佛這個光:

  【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

  這就是諸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他的心量關心哪些眾生,完全隨他心量大小;到成佛之後,他的光明自自然然就現出這個現象。

  【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

  這是自然的感應,剛才我說出這個道理了。所以同修們,你們明白這個事實真相,要想將來像阿彌陀佛一樣,不但要關心你周邊的一切人、一切眾生,你要關心到這一個世界,你要關心到盡虛空遍法界,你成佛的光明就跟阿彌陀佛一樣。如果沒有這個心量,我只關心我們這一個地球,或者關心我們這一個銀河系,你將來成佛,你的光明照一個世界、照兩個世界,光明就這麼大,不能遍法界。這是自己修的,不是別人給你的。心愈大,光就愈大;心量愈小,你光明就愈小。

  所以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一尊佛通常他的教化區就是一個世界,這是最普遍的、最多的。有的佛心量大,除了我這個大千世界,周圍的大千世界他也很關心,那他的教區就伸展了,可能有兩個大千世界、三個大千世界,到百千佛剎。唯獨阿彌陀佛他的願力、行業力不可思議,他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處不是他的教區。我們這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同時也是阿彌陀佛的教區。你看釋迦牟尼佛勸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怎麼不是阿彌陀佛的教區?所以把這些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我們的信心建立了,我們的願心增廣了。

  【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

  我們這個世間放光的物體,太陽、月亮,這是熱能的來源。彌陀的光明超過日月太多太多了。

  【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這兩句非常非常重要。剛才說過了,《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裡頭都有這個句子,可見得釋迦牟尼佛對於阿彌陀佛的贊歎不是偶然的,是真實的,是恆常而不間斷的。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的贊歎,也就代表一切諸佛如來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贊歎阿彌陀佛。換句話說,「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是所有一切諸佛如來大家都承認的、都同意的、都贊歎的。

  我們今天要學佛,要跟哪個佛學?這不就很清楚、很明顯了。我們要想學經,學哪一部經,你也就知道了。遇不到這個經典,一切大乘經很好;遇到這一部經典,才曉得把所有大乘經裡面的精華,大乘經裡面的第一經找到了,這一部經是第一經。

無量壽經  (第三十二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迪安那大學  檔名:02-012-0032

 【我作佛時。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

  我們要注意這一句。一切諸佛都有光明,阿彌陀佛的光明超過諸佛,為什麼會超過?我們暫時不說,為什麼?經文後面有講到,留在後面再給諸位介紹,他確實超過諸佛。

  【勝於日月之明。千萬億倍。】

  這一願是「光明無量願」,佛光攝受一切眾生,也就是普度一切眾生。

 【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是接著上面一願。佛光雖然是『普照十方』,普照十方什麼意思?十方眾生能夠見到彌陀的光明,決定能夠『慈心作善』,求生淨土。我們現在要問,彌陀光明既然是遍照十方,有沒有照到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我們見不到?其實是照到了,你也見到了,見到可惜不認識它,這個沒有法子,見到不認識。這就是我們俗話所說的業障,不是佛光不照你,是你自己有業障障礙了佛光。佛光不像太陽光,我們肉眼能夠見到太陽光,比陽光波度長的光我們見不到,比陽光波度短的光,我們也見不到。由此可知,光明有很多種,從波長來說有許多種。我們現在藉重科學的儀器,發現了一些,像紫外線、紅外線、X光,這是藉用科學儀器發現的,肉眼見不到的光發現了一些。哪一天我們眼睛的功能要完全恢復了,各種的光波我們統統都看得見,跟諸位說,這個世界就不是這個樣子,世界完全就變了,這個世界裡面的六道眾生你統統見到。餓鬼道、地獄道、諸天光波不一樣,所以雖然同在一起,我們見不到他,他也見不到我們,彼此不相妨礙。哪一天要各種光波都見到了,世界的真相才大白。

  佛光實在講是融合各種不同的光波,有緣的眾生無論在哪一道、無論在哪一界都見到。什麼叫有緣?就是業障輕的眾生,他見到了。有特別緣分的,佛力特別加持的,你見到了,這是一類;另外一類,佛的形像所在之處、佛的經典所在之處,也就是佛光普照之處。諸位在此地,讀到《無量壽經》、聽到《無量壽經》、明了無量壽義,這就是心地接受彌陀光明普照。我們接觸到之後真正覺悟了,你怎麼不「慈心作善」?一定的道理。你會依照這個經典的教訓來修學,展開這個經典檢點自己的心行,哪些地方我們做到了,哪些地方沒有做到。沒有做到的要努力學習,已經做到的要好好保持,不要失掉,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憑證,決定往生。這是佛光的第二個意思。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第七集)  1991/6  加拿大  檔名:02-009-0007

  後面這一句話重要了,『普遍饒益』,「普遍」,他的范圍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那才叫普遍。我們常講虛空法界國土眾生都得利益,得什麼樣的利益?得究竟圓滿的利益,這還得了!這才是真正莊嚴不可思議。我們今天有什麼能力,能令眾生得利益,那就很難得,得究竟圓滿的利益,我們沒法子做到。也許同修們要問:「諸佛如來人數多,法身大士更多,這麼多的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都發這種大心、大願、大行,我們為什麼沒沾到光?」你說「普遍饒益」,這裡頭有沒有我在裡頭?當然有。不但我們這個世間,這個地球上所有的動物,植物、礦物都包括在其中。經裡面講十法界,十法界就是現在科學家所說的,不同維次空間所有的生物都普遍饒益。我們今天沒有得到,我們沒有體會到、感觸到真善美慧。沒錯,你確實沒有感觸到。諸佛菩薩本行的威德是不是在普遍加持你?答案是肯定的,普遍在加持。我們為什麼沒有能夠感觸到?我們的業障深重,不是佛光沒照在我們身上,我們自己業障障礙住了,使我們無法感觸到。

  要知道,我們的根身沐浴在佛光之中,我們的意識心沒有法子感覺到,錯在哪裡?錯在我們用意識心,就錯在這裡。有一分修行,他就有一分感觸,有兩分修行,他就有兩分感觸。完全沒有感觸的人,我在初學佛的時候遇到過,台灣大學的教授嚴益平先生,在台大教考古學。以後他不當教授,他去經商,開了一個書店,藝文印書館,好像香港也有他的分店,書店經營得不錯,專門印古籍。我喜歡讀古書,常常逛他的書店,所以跟他就很熟了。也是相當有名氣的一個教授。他知道我學佛,告訴我:「他說佛經問題很多。」我說:「什麼問題?」他說:「《金剛經》像兩桶水倒過來倒過去,不知道說些什麼。」大學教授!「《華嚴經》講大話,吹牛講大話,這個世間釋迦牟尼佛第一,誰也講不過他。」大學教授世智辯聰,他體會不到。這樣的人他的身分地位很高,那個時候我們是初學,沒有法子跟他辯論,他說說我們聽聽,笑笑而已。這麼一個見解,像這樣見解的一些學者教授多得是,所以佛在經上講「世智辯聰」是八難之一,這樣的人沒有辦法學佛,他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批判佛經。

  我們依照佛菩薩教訓來修學,頭一個淘汰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是一定要做。煩惱習氣少一分,我們的智慧就長一分,換句話說,佛的境界能體會到一分。我干了五十年,所以經上講的我相信,我能體會得到,雖然距離究竟圓滿還差很大的距離,但是少分我體會到了,我受用到了。我很清楚、很明白,所有一切眾生,都沐浴在諸佛菩薩、法身大士本行智慧光中。就是因為煩惱習氣障礙了,你身接觸,你心裡頭體會不到,這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

  佛的本行威光,跟諸位說,我們今天科學家所發現的種種儀器,發現長波、短波這些光,沒有發現到佛光。佛光對我們這個身體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每一個細胞它都入進去,大而虛空法界,小而微塵,我們今天科學裡面講的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那個光都透進去,它沒有障礙。科學家發現的光,長波、短波它還是有障礙。唯有佛光是真性,真性裡面般若智慧光明沒有障礙,它也不刺激,非常柔和,真的是不可思議。

善財童子參學報告(二四)  (第三集)  2001/7/2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42-0003

  前面我們曾經說過,心清淨的人見到佛光,西方極樂世界的光明照無量無邊諸佛剎土,我們心清淨的時候見佛光。西方世界所有一切物質都放香氣,這個香氣普薰無量無邊大千世界,我們心清淨的時候聞到香氣。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香光莊嚴,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當我們心清淨的時候,確實你聞到有異香,這個香決定不是我們世間燒的這些香,也不是我們世間這種香水、香粉之香。我相信像這樣的境界有許多同修們都曾經有過。你那個心一剎那清淨的時候,那剎那就有;在聞的時候覺得有了,起了分別執著,「我聞到香」,香沒有了,為什麼?你的心又不清淨了,分別執著就不清淨。當你心一念清淨的時候,你見到光。所以確實無在而無不在。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二五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25

 這個地方佛教給我們用什麼來供養?要用「自性自嚴」,要用「自性自遍」,用這個來供養。十方諸佛,彌陀、釋迦,沒有一個不是無量壽、無量光,光壽加持遍法界一切眾生。我們沒有能感受到,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業障太重,自己的業把佛光障礙住,我們沒有見到佛光。可是我要告訴諸位,佛的教法就是光明,經典所在之處就是佛光注照的地方。這個經你每念一遍,佛光在你身心就照一次,你念兩遍就照兩次,照一次二次你還感覺不出來,為什麼?你業障太重。如果照個一千次、二千次、三千次,給諸位說,你就感覺到了,為什麼?你的業障消除了。藉佛這個光明把你自性的光明引發出來,那個時候你自性之光與諸佛的光明不一不異,就結合成一體,光光相照,光光互入互融。佛光在你的心光裡面,你的心光在佛光裡面,你自己的心光跟佛光交融成一體,這個光明就是智慧,你那個智慧怎麼不開?業障怎麼會不消除?為什麼要勸諸位同修讀經,道理就在此地。

  聽經明白這個道理之後,要去修!道理我懂得了,佛法我知道了,知道之後你要修,你要不修沒用處。用什麼方法修?三年當中把這部經念上三千遍,這就是修行。三年當中不要看任何其他的經典,把你的心收回來,三年你修什麼?修清淨心。在生活當中去修定,絕對不是叫你每天盤腿面壁,叫你去打坐幾個鐘點,那個沒用處的;要在生活裡面、要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心清淨,心地不染,六根接觸五欲六塵而不染,這是真正的入定。不是不接觸,接觸而不染,《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我接觸而不著相;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心裡不起貪瞋癡慢,心裡清淨不起煩惱,外面不著相,修這個功夫。

  下手不容易!所以我勸同修們不要看報紙、電視,這些都擾亂我們的心。甚至叫你不要去讀經,經念多了,分別執著多了,你的心還是不清淨。真正清淨心,念一本經,念一句阿彌陀佛,至少三年;三年以後,你再去看一切經。你先把心定三年,然後再說,心要定不下來,沒用!昨天有一個佛學院的學生來看我,他說他佛學院三年快畢業了。我就問他:學些什麼?學這個經、那個論,給我說了一大堆。他問我:怎麼樣?我說:學得太多了。中國俗話說:貪多嚼不爛。佛學院三年,三年要是學一部經,那個很了不起;三年學十部經,一部也沒學會。三年如果學一部經,他這一部經真得受用。佛法實在講沒有別的竅門,就是在專一,你只要專,心就清淨,心清淨就放光。

  諸佛菩薩光明遍照是心光,我們自己心清淨也就放光,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一五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158


 鈔【今謂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願力,大光明中,必無魔事。】

  這就說念佛人為什麼不會著魔。我們念佛無論是有心或者是無心,無論是一心或者是散心,只要念佛一定得到佛光注照。佛的光明照我們,我們自己不能夠覺察,特別是散心念,這種念法力量很薄弱,佛光注照這個力量也不強,這很不容易覺察得到。如果是一心念,用真誠、恭敬心念,佛光加持的力量很強,幾乎自己都能感覺得到,所以魔是決定不得其便,它不可能接近,這是不著魔事的原因。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四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48


 疏【須彌光者,佛光廣照,猶如須彌,映蔽眾生故。】

  佛的光明普照一切。『須彌』的體質是四寶所成,寶有光。佛身有光明,全身放光明,有身光、有放光,光明遍照一切眾生。佛的心平等,佛的心慈悲,沒有分別,行善的眾生,佛照,做惡的眾生,佛也照,天堂眾生佛照,地獄眾生佛也照,佛的光就像太陽一樣,遍照大地。有些眾生得到佛光加持,福慧增長,有些眾生得不到佛光加持,原因在哪裡?自己有障礙,陽光普照,他自己用傘遮住,不讓太陽照,這個沒有法子。這就比喻眾生這邊有障礙,佛那邊永遠沒有障礙。眾生什麼障礙?業障,那就沒有法子。業障重的,不相信佛法,排斥佛法,佛光沒有法子照他,他自作障礙;業障輕的,信佛,但是不肯依教奉行,佛教我這麼做,偏不肯做,這個佛也加不上。我們心地愈清淨,換句話說,業障愈薄,你感受佛光的加持就愈明顯,確實對福慧都有很大的加持力。這是把佛的光明比喻須彌的光明,實在佛光超越須彌光明太多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六0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60


 鈔【復於佛所,得聞佛名,轉更值遇無數諸佛,即聞此經,又聞諸佛名之意也。】

  我們現在是業障深重的凡夫,佛為我們推薦介紹,只能簡單提綱契領指示我們,不能詳細說,詳細說出我們受不了!十方恆沙世界無量無邊諸佛,佛要是說這些佛的名號,一句一句接著說,說一萬年也說不完,我們怎能受得了?我們也沒那麼長的壽命。所以每一方無量佛裡面只舉五、六尊佛,最多只介紹到十尊佛,我們可以接受,多了就受不了。我們要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下下品往生,這品位最低的,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諸位要曉得,我們的業障就消除了。業障為什麼會消除?我們心清淨,這是第一個因素。因為現前我們專信、專願,只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只願讀《彌陀經》,其他的經我都不放在心裡,都放下了,專!不專不行,一定要專。專信、專願,專念阿彌陀佛,這一專,心就清淨,清淨心能滅罪業。罪業是什麼?罪業就是妄念,就是胡思亂想、就是貪瞋癡慢,這個東西是罪業,這一專,這些東西都沒有了,縱然有也很輕,不像從前那麼嚴重。所以清淨心,這是淨念,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淨念相繼」,淨念就消業。現在我們做到淨念相繼,現在佛光就照我們,不是等往生的時候到西方極樂世界,現在佛光就照你,佛光注照。佛光這一照,幫助我們消業。諸位要曉得,我們自己必須要有能力消,佛光才加持得上,我們自己沒有能力,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佛雖然光照,沒用處!心思雜亂是障礙,把佛光障住,你得不到受用。心清淨就沒有障礙,佛光照我們,我們直接就感受到。佛的光明幫助我們消業障、開智慧,不等待往生,現在就得到!由此可知,淨念多重要!覺明妙行菩薩教我們念佛,他說「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不懷疑、不夾雜就是淨念,不間斷就是相繼,這三句九個字就是解釋大勢至菩薩所講的「淨念相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直接沐浴在佛光之中,智慧大開,於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的名號統統都現前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六八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268


 【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放無量光明。具有攝受加被之功,除障開智之德。】

  前面我們講到心要定、要清淨,也就是本經念佛最主要的目的,要達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寂的意思,就是寂靜。定是體,照是用,如果我們講智慧也可以,講戒定慧,慧是用,但是定與慧可以互為體用,尤其是在修學過程當中,也可以說慧是體,定是用,它是可以互為體用的,為什麼能互為體用?因為體用是一不是二,所以可以互為體用,這就是『寂而常照』。心在清淨的時候確實就是「常照」,不但在清醒的時候是常照,就是在睡眠的時候它也不迷、也不動,不動就是我們常講的不作夢。作夢就是睡眠的時候,我們的心還是不老實,還是在那裡起妄念,打妄想,它現夢境,所以修行人在睡眠當中也能夠勘驗自己的功夫境界,可以測驗。譬如沒學佛之前常常作夢,不但常作夢,還作惡夢,作希奇古怪的夢,會作這些惡夢,學佛學了幾年,當然夢還是有,會少一些,決定沒有惡夢,這就是你功夫得力,就是你有進步。如果到很少作夢,譬如一個月當中也不過有兩、三次作夢,那你的功夫相當好,你的心已經相當的清淨,這個能夠考驗我們自己的功夫。如果夢多,夢很雜很亂,這一定要好好的努力,要真正的用功。

  經上講的這個境界都是功夫成熟了,所以說『徹證心性無量之體』,因為這是講阿彌陀佛,他的功夫已經圓滿了,不但是講「證」,是「徹證」,徹底圓滿的證得,所以他就放無量的光明,這是講他的作用圓滿。圓滿的大用對於十方法界眾生來講,確實有攝受加被的功德,佛心平等、佛心清淨、佛心慈悲,如果眾生有障礙,他雖然很慈悲,想攝受我們、加持我們,我們自己有障礙,阻礙了他的攝受加持,不是他不慈悲。正如太陽的光明是普照的,我們自己要打個傘偏偏遮著不讓它照,它沒辦法,它照不到,障礙在自己不在它。如何才能與佛的光明相應?就是我們自己也要學「寂而常照」,就用念佛這個方法來學,使自己的心清淨,自己的心只要有一兩分清淨,就與阿彌陀佛光壽的氣氛相接,就有感應,他的力量就加持得上,也就能夠攝受。有『除障開智之德』,幫助我們破除障礙,開發我們本性本具的智慧,有這種德用。所以這個地方有功、有德,功德的意思,文字上很明顯。

阿彌陀經要解大意  (第七集)  1986  台灣華藏大專講座  檔名:01-006-0007


 下面再說,「心性寂而常照,故為光明,今徹證心性無量之體,故放無量光照,具有攝受加被之功,除障開智之德」。照與寂可以互為體用,寂是定,是心淨到了極處,就是本經所說的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體,它起作用的時候就叫做照,像《心經》裡面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起作用的時候叫照見,六根接觸六塵統統叫照見;眼照見色性,耳照見聲性,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就叫做明心見性,因為寂心是光明的,寂心的作用是光明的。現在本師阿彌陀佛,他是證得圓教究竟佛果,所以是徹證心性無量之體。他是圓滿證得,所以在起作用的時候就放無量光明。這種光明能夠攝受一切眾生,能夠加持一切眾生,這是講它的作用,光明的作用。攝受、加持就能令眾生斷煩惱、開智慧,所以說除障開智,這是它的德用。

  佛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從來沒有間斷過。我們要問了,我們為什麼沒見到?其實這個過失不在佛光,是在我們自己。佛光時時照我們,處處照我們,我們自己迷惑顛倒。好像太陽,太陽出來了普照大地,可是我們蓋了個房子,鑽到房子裡面,太陽照不到。這個過失不是太陽的過失,是我們自己要拒絕,不要讓它照到,這就是迷惑顛倒,這就是障礙,這叫愚癡。

阿彌陀經要解  (第七集)  1993/10  美國達拉斯  檔名:01-007-0007


  底下這句是更不可思議,「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部經、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所宣揚的,一切諸佛所演說的。善導大師講得好,中國佛教裡面傳說,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彌陀化身來,善導大師所說的話,就是阿彌陀佛直接為我們宣說的。他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兩句話的意思,如來是佛,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為什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就為了一樁事情,《法華經》上講「大事因緣」,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到底是什麼大事?沒說清楚,善導大師講清楚了。真的是一個大事因緣,就是把西方淨土介紹給我們,這的確是一大事因緣。既然如此,釋迦牟尼佛一生就講淨土三經就夠了,何必要講那麼多經典,說那麼多法門?這是佛的大慈大悲,因為這個法門他所接引的對象是成佛的人。蕅益大師在《要解》前面講得好,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佛為我們說這部經。這不是為菩薩說的,不是為阿羅漢、辟支佛說的,為什麼?跟他說沒有用,他不願意往生;換句話說,他成佛的機緣沒有到。所以,第一等的,這是成佛的機緣到了,教給他成佛的方法。如果他成佛的機緣沒到,說這部經他不相信,他不接受,佛也不能捨棄他,也不能不照顧他。看他要是菩薩根性,就跟他講大乘菩薩經,教他修行的方法。他要是二乘根性,聲聞、緣覺的根性,就跟他講小乘法門幫助他。他根本就沒有意思了生死出三界,就跟他講人天的經典,教他來生得人身,能夠更富貴、更幸福、更美滿。這才說無量的法門,應付無量無邊不同的根性,是這麼一回事情。

  所以你必須要認識清楚,這部經典是根熟眾生,菩薩以下都沒說。根熟就是說,他這一生成佛的機會到了,這一生當中他決定成佛,超過菩薩之上,這談何容易!所以諸佛護念,人只要相信這個法門,我們常講「求佛菩薩保佑」,你不要求,不是一尊佛、兩尊佛保佑你,所有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不保佑你的。為什麼?因為你這一生成佛。那些成菩薩、成阿羅漢的,暫且放在旁邊,不要緊!為什麼?慢慢來,這一個馬上成佛了,要特別照顧他,就這麼個道理。所以,這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我們念這部經就是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個道理很清楚、很明白。

  密宗裡面有灌頂,我們在美國、在台灣也見到了不少。有些密宗的上師仁波切來了,一窩蜂的都到那裡去灌頂。是不是真的接受了灌頂?不是真的,假的,什麼叫灌頂沒搞清楚。黃念祖老居士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晚年專修淨土,他在《無量壽經》注解裡面說得很清楚,為我們說明密宗灌頂的意義。「灌」是慈悲加佑的意思,「頂」是最高的法門,頂法,灌頂就是把佛至高無上的法門傳授給你,這叫做灌頂。諸佛如來至高無上的第一法門是什麼?就是《佛說阿彌陀經》,你不知道!你把《阿彌陀經》從頭到尾恭恭敬敬的念一遍,就是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給你灌頂一次,你念兩遍,就給你灌頂兩次,你不知道!一切諸佛如來給你灌頂,居然不曉得,沒有一點感激的心。來了個密宗上師,不得了,趕緊要去,這成什麼話!這真叫做顛倒錯亂。諸位一定要明了,諸佛如來慈悲加佑,將這個頂法為我們說出來。所以念佛的人,一天到晚都沐浴在佛光之中,都接受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灌頂,可惜自己迷惑顛倒,這種殊勝功德利益居然完全不知道。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四十三集)  1993/6  美國加州迪安薩大學  檔名:01-011-0043


  【光明從口出。遍照十方國。回光還繞佛。三匝從頂入。】

  這首偈是說明阿彌陀佛先放光加持這些菩薩,佛的加持的力量確實不可思議。我在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大家在此地聽經,我們是肉眼凡夫,業障深重,見不到佛光。我們這一盛會,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每天晚上都放光加持我們。佛光要不加持你,你聽這個經,你不會生歡喜心。你聽了這麼歡喜,句句都能夠聽得懂、聽得明白,這是大智慧、大福德、大因緣,沒有佛力加持,我們做不到。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不例外,也用光明加持他。

無量壽經  (第二十集)  1989/4  新加坡  檔名:02-003-0020


  由此可知,阿彌陀佛這一願是幫助我們破迷開悟,他說『光明無量,普照十方,絕勝諸佛』,這是超過其余諸佛。我們也常常聽說「佛佛道同」,阿彌陀佛怎麼能超過其余諸佛?實在講是真的超過。佛佛道同,理上是平等的,事上不平等。為什麼說事上不平等?每個人的願力不相同。阿彌陀佛在因地裡面所發的大願,就超過一切諸佛在因地當中所發的願心,因此他在果地上的成就也就特別的殊勝。釋迦牟尼佛在本經贊歎阿彌陀佛說,他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對於阿彌陀佛的贊歎,贊歎到了極處,無以復加。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普照十方,我們要問問,有沒有照到我們的講堂?有沒有照到我們本人?這是我們最關心的。實在說彌陀光明無所不在,無所不照,而我們自己跟阿彌陀佛的光連不上,線連不上。為什麼連不上?不是他的光明沒有照到我這裡,是我們自己有障礙,把這個光明障礙住。好像我們白天在空曠之處,太陽光明很大,我們要打一把傘不讓它照,這個沒有法子。不是日光不照,是你自己打個傘,不肯讓它照,這就沒有法子。阿彌陀佛的佛光亦復如是,我們自己有業障,業障障礙了佛的光明。

  業障,在佛門裡面,我想這個術語大家都常常掛在口裡,怎麼知道掛在口裡?因為每個學佛的人都希望消業障。你們到寺廟裡面去拜拜,干什麼?十之八九想去消業障。從前煮雲法師在的時候,他有一次碰到我,他說「奇怪,有很多信徒到我這兒來,跪在我面前,還給我紅包,要我打他」。我說為什麼?他說我打他,就消業障了。原來如此,業障一打就消掉了。其實我要問問諸位,什麼叫做業障?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做業障,你怎麼知道你的業障消除了?讓一個法師打幾棒,香板打幾下,業障就消除?如果這麼簡單的話,釋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講經說法,苦口婆心?拿個棒子對我們打打,我們業障不就消掉,不就都成佛了嗎?由此可知,這個香板,的確是有人從打香板裡面開悟的,消了業障。你們被煮雲法師打過的人,有沒有開悟?有沒有明心見性?如果沒有明心見性,那很冤枉,白打了。

  大家要知道,業就是活動,我們一切的活動正在造作的時候叫做「事」,事的結果叫做「業」。活動有身、語、意三大類,身是我們身體的動作,這個動作就是事;口裡面是言語,心裡面是念頭,起心動念,你正在造的時候叫事,造完了之後就叫做業。業有善業、有惡業,不管是善業、惡業統統是障礙,障礙什麼?障礙你清淨心,因為清淨心裡面沒有業。六祖大師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沒有。由此可知,業障的根本是什麼?就是佛所講的妄想執著。試問問,我們還有沒有妄想執著?有妄想執著就是業障。妄想執著愈重,你業障就重;妄想執著輕,你業障就輕。你去消業障,消了之後,是不是妄想執著就沒有了?是不是妄想執著就輕了?從這個地方就能夠很清楚、很明了的檢查出來,我們的業障有沒有消除?消除了多少?

  一個學佛的人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的業障習氣一年比一年少,一個月比一個月少,你的修學就有進步;我們俗話講進步,在佛門裡面的術語講,你有功德,積功累德,你真正在修行。如果雖然很勤奮的去修學,你每天拜佛,每天念經,每天念佛,可是煩惱習氣也一天比一天增長,一天比一天增加,你那些所有一切功課都叫白念,白作了。為什麼?業障不但沒有消除,天天在增加,這怎麼行?這樣的修行,就是古人諷刺人的話,諷刺念佛的人,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裡的貪瞋癡慢還一天比一天嚴重,叫「喊破喉嚨也枉然」,沒有用處。說得好聽一點,念一句阿彌陀佛比罵人好一點就是了,除此之外,沒有什麼多大效果,業障不能消除。

  由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真正講消除業障,也就是使我們的妄想執著、煩惱一天比一天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無量壽經》。在佛所有法門裡面,這個法門特別有效,特別殊勝,這就是彌陀光明遍照,彌陀光明超勝諸佛。他的方法比別的方法有效,他的方法比別的方法快速,是這個意思。底下一句是比喻,『日月』在我們這個世界是光明最大的,佛的光明超過日月『千萬億倍』,這一句是比喻。

  其次的一願就是「觸光安樂」。「觸光安樂」要用最淺顯的言語來說明,就是你接受這一部《無量壽經》,從今天起,依照《無量壽經》的理論、方法、境界來修行。修行,諸位要記住,修是修正,行是行為,身語意,剛才講,三業的行為,我們三業行為有過失、有錯誤,把這個錯誤修正過來,這個叫做修行。我再把話說明白一些,一個人每天反省,發現自己的過失,你能夠發現自己的過失,這叫開悟,你覺悟了,不迷了。迷人不會知道自己的毛病,不會知道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過失的人,這個人覺悟了,這個人就叫開悟,不迷了。進一步把這些毛病改過來,這叫做修行,修正行為。所以修行是在起心動念之處,絕對不是每天我敲著木魚念經,我拜多少佛,那叫修行;固然那也是修行方法之一,如果認定那個方法叫修行,那太狹義了。

  真正修行是要從根本修,什麼叫根本?根本是心地。心清淨,我們的言語就清淨,身體造作就清淨;心要是不清淨,言語再善也不清淨,行為完全合乎戒律也不清淨,裝模作樣,無濟於事,不能幫助你斷煩惱、出三界,這是做不到的。所以修行,一定要知道這二個字真正的含義,我們要怎麼樣的作法。彌陀光明觸其身,就是我們今天接受這部經典,我們今天在此地宣說,雖然不是全經,是這裡面的一章一段,甚至於一偈一句,諸位聽了,心中能夠有感受,這個就叫做「光明觸身」。

  真正明白,真正從今天起覺悟了,發大願心,依照本經的理論、方法來修學,這就是彌陀光明從今天起照觸我們的身體。果然能夠做到淨念相繼,那就跟阿彌陀佛連線了,跟阿彌陀佛就溝通了,自自然然有感應。但是感應決定有,感應不能求,不要求感應,只求心地清淨,心地清淨之後必然有感應。雖有感應也不必炫耀,也不必到處去告訴人,這個很重要,保持你心地的清淨。再提升自己的境界,一定是從功夫成片提升到事一心不亂,再提升到理一心不亂。如果稍稍有一點感應,自己覺得很了不起,「我修行有功夫,別的人都不如我」,這是妄想,這是煩惱。煩惱、妄念一起來,功夫馬上就失掉,就退轉了,那是非常非常的可惜。所以大家一定要記住,保持你的清淨心,保持你的平等心,非常重要。平等心很重要,這是這一願的意思。

  真正能這樣做,現在身心清淨,幸福自在!這個就是『慈心作善』,心地清淨。「慈心」從哪裡出來的?從清淨心流出來的,清淨心裡面流露出來的叫大慈大悲。為什麼?他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我們世間人不能說沒有慈悲,慈悲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我喜歡他,我對他慈悲;那個人我討厭他,我對他就沒有慈悲,所以這個慈悲是有條件的。清淨心、平等心裡面生出來的慈悲沒有條件,所以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跟佛與大菩薩用心沒有兩樣,這才真正叫慈心作善;不同於凡夫,不同於二乘,純粹是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的用心。

彌陀四十八願  (第二集)  1990/6  台灣高雄國軍英雄館  檔名:02-006-0002


 【三十二種。大丈夫相。】

  我們參考資料學到第十五面,最下面這個三十二相第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這是說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佛光有兩種,一種是身光,也叫常光,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能夠看到;另外一種是放光,特殊有緣的時候佛會放光。放光不定什麼地方,多半從白毫,面門也放光,身體也放光,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看到,放光都是表法的。常光,我們一般人有緣就能看到,沒有緣還是看不到。我們中國人叫氣,外國人叫磁場,名詞不一樣,是一個意思。確實存在,而且每個人都有,練氣功的氣功師真有功夫,他都能看到。每個人的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從這個氣能看到人身體健康狀況,也能看到人的心情。

  人心地善良,光就好,心行不善,這光不好看,而且光有凶,中國人叫殺氣,讓人感到身心不安。李老師以前講到這些地方,告訴我們,他一生曾經見到兩個人殺氣特別重,確實走進他那個磁場范圍,心就不能安靜,會心跳,有這麼嚴重。這兩個人都是將軍,都是打仗殺人,所以他氣場就很不好。如果見到修行人,氣場真的就不一樣,我這一生當中感觸最明顯、最深的章嘉大師,他的氣場、磁場柔和,你走近他范圍之內,他居住的范圍之內,你就感到很安全,有安全感,所以很不容易。即使大師一句話不說,我們也願意跟他,陪他坐在一起,坐一、二個小時,享受這個氣分。我有一年在邁阿密講經,有不少當地的美國人,他聽不懂我說話,可是我在那裡講了八天,每天他一定來,一定我講完之後再走。有人就問他,你聽得懂、聽不懂?聽不懂。你為什麼要來?他說這裡磁場很好,我在這裡坐兩個小時很有享受,他能感覺到。這些外國人全都是學佛的,好像是學密宗的,他喜歡這個磁場。所以光的性質是這樣的。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四四集)  2012/1/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