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台灣有個國寶級的果清法師專攻戒律

“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因,合起來叫十法界。 “見思”斷了,六道沒有了;“無明”破了,十法界沒有了,聲聞、緣覺、菩薩、佛沒有了,到哪裡去了? 你往生到實報莊嚴土。 夢醒過來,醒過來,實報莊嚴土。 實報土從哪來的? 無始無明習氣成就的。 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在實報土就是斷習氣。 習氣斷盡了,實報土不見了,實報土還是一場夢。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土除外的,包含了實報土。 那這個夢醒了,回到真實了,常寂光土。 這才真正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華嚴》稱“妙覺果位”,這大圓滿了。 圓滿之後,他在哪裡? 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他變成了光明遍照。

光明,我們很難理解,我們只知道太陽光、月亮光、星星的光、燈光,只懂得這些。 科學家比我們懂得多。 科學家知道,這種光波我們肉眼能接觸得到,但是比這個光波長的光波,我們不知道了,看不到;比這個光波短的,我們也看不到。 換句話說,比我們這個光波長的無量無邊;比這個光波短的也是無量無邊。 眼恢復了本有的能量,一切不同的光波,你通通看到,世界不是這個樣子的。 明心見性,耳根的能量,各種不同的音波,你也全都聽到,你跟整個虛空法界真的是一體。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怎麼共同法?融入“常寂光”裡頭,“共同一法身”,“光”就是身。我們這個教室裡頭十幾盞電燈,電燈都開了,這十幾盞燈變成一法身了,光就是它的法身。無論哪個地方的光,這十幾盞燈,光都在這裡,雖然融成一體,“體、相、作用”毫無差別,還是各個不一樣,為什麼?我們關掉一盞燈,這盞燈光沒有了,就滅掉了,所以證入“常寂光”,就是我們整個身心融入“常寂光”裡頭,一片光明,那叫“共同一法身”,那叫“法身佛”。

“法身佛”沒有現象,不是物質,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什麼都沒有,它遍一切處,靈敏極了;眾生有絲毫波動現象,他全知道。 你想求他幫助的時候,他馬上就來,為什麼? 他沒有離開我們。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一句話,我們以前很難有一個清楚的概念。 什麼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我們看到彌勒菩薩的報告,看到現在科學家的報告,概念比較清晰了,是在1600兆分之一秒這個狀況之下的一生一滅。 這個生滅的時間,一秒鐘有1600兆次的生滅,這是事實真相。 你要是完全通達明白了,你就知道了“萬法皆空”,沒有一法是實在的,沒有一法是你能想像的、是你能夠說出來的,通通做不到。 你要是見性,這一切法的真相,你完全通達明了,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現在不知道了。 該知道的全不知道了,“故曰無明”。

“此惑乃業識種子。”

“無明惑”是什麼? 就是阿賴耶識裡頭無明習氣種子。 這個種子不是物質,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現象,它永遠不消失。 阿賴耶就像一個倉庫一樣,全都含藏在這個里頭。 遇到緣,它就起現行、就起作用;沒有緣,不起現行。 真正不可思議, 煩惱之根本。 遇緣,你看,變現出虛空法界,變現出六道輪迴,變現我們眼前種種境界,全是阿賴耶變現的。 它像一個倉庫,像一個資料室,我們起心動念,它裡頭就有種子,所以我們要把佛的種子加強。 我們念一聲佛號,阿賴耶里頭落多少種子? 這一聲佛號,要念得緩慢一點,阿——彌——陀——佛——,一秒鐘能念幾句? 三句、四句。 這四句有多少種子了? 一秒鐘1600兆種子,這個種子是念佛的種子,我們無法計算的,所以真的不可思議! 你要怕我這個佛號种子不夠,我們就加緊念,你就這樣念法,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有多少? 計算機都算不出來。

可是,我們不念佛號,在打妄想,那就是善業、惡業、無計業,搞這個種子去了,這個道理要搞清楚、搞明白。 那我們覺得,最寶貴的是時間,我這個時間一定用在念佛,我決定不能夠浪費在別的地方,我這一生才有救。 別人有多少善根福德,我們不知道,自己曉得自己。 自己要善待自己,不能把自己的精力、時間、精神浪費掉了。 如果再浪費在造惡業上,那就不得了,惡業已經夠多了,天天還要加,你不到惡道,你到哪裡去? 不能再加了!

今天雖然講發大心,你要弘法利生、要救苦救難, 佛為什麼不來? 菩薩為什麼不來? 時節因緣沒成熟。 怎麼說沒成熟呢? 這眾生不喜歡聽、不願意接受,這就是緣沒成熟,沒有人護法。 誰護法呢? 要國王、大臣,佛把護法的工作是交給國王、大臣。 國王、大臣護法,這問題就解決了。 今天,舉世之人,都把佛法看作迷信,都認為學佛是絕頂的錯誤,“哪一行不好乾,為什麼搞這一行?”社會一般大眾都是這樣責備的。 你搞“佛學”,他贊成;你到大學裡面教佛學,這個人家歡迎;你說我出家當和尚,人家說你沒出息,怎麼迷成這個樣子。 這個里頭真有大學問,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你說多困難! 那我們自己道德、學問、福報、能力都不足,跟上一代比差遠了。

上一代學習的環境比我們這一代好。 從學佛來說,真叫一代不如一代。 你要想弘法利生,至少要有上一代那個能力、能量,我這一代都不行。 我這一代維繫佛教的命脈,只有這個小小的攝影棚,不能坐在講堂升座講經。 那換句話說,下一個時代,可能有這麼一個攝影棚的機會都沒有了,怎麼辦? 要真幹,要取得真正的結果,我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就對了。 到了極樂世界,哪個世界緣成熟了,你就到那個世界去。 世界無量無邊,成熟的眾生有的是。 你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有義務、有責任要幫助這些人。 這個世界上的人,什麼時候醒悟過來了、想學了,你再來。 佛法不是限制在一個地區,它的範圍太大了,沒有邊際。 不是說這裡不能學了,別的地方也不能學,不是的。 此地不能學,別的地方能學;此地不能教,別的地方也能教,問題是自己一定要成就。 連個須陀洹都做不到,你還談什麼? 還有什麼好說的? 更不值得驕傲。

我們要比,不能跟今人比,跟古人比,跟阿羅漢比,跟菩薩比,我們就小了,謙虛、恭敬的心就出來了。 我們跟現在人比,人家比我們低,瞧不起他,貢高我慢的心起來了;還有人比我做得好的,嫉妒心起來了,都叫你生煩惱、都叫你造業。 給你講真話,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無間地獄罪,這真的,不是假的。 古時候,不孝父母、不敬師長的就是死罪,如果有人告你的話,那就是死刑。 為什麼? 你破壞社會風氣。 你這個樣子教大家將來都不孝順父母、都不敬師長,那這還得了嗎? 社會就亂了。 所以一定要處死刑,端正社會風氣,道理在此地。 不是為你個人事情,是關係整個社會、關係整個天下安定和諧,你把安定和諧破壞了。 而且“孝”、“敬”是根,一切善法的大根大本,怎麼許可你破壞? 今天,世間法律不處分你,因果你逃不了 。 父母養育之恩,沒有父母,我身從哪裡來? 老師教誨之恩,沒有老師,我們怎麼知道世間有這麼一種學問。 我們做學生對老師,要像對父母一樣照顧。

老師走得早,七十九歲走了,師母在,他有三個小孩都在美國,從來沒回去過。 我們在台灣,我就有照顧師母的責任。 對她日常生活要照顧到,缺少什麼,有能力一定給她購置,常常去探望她,跟她聊聊天,她歡喜。 老人沒人做伴,家裡面有一個幫忙的佣人,跟她幾十年,跟我很熟。 我跟方先生學習的時候,就是那個時候她僱進家裡,以後照顧她一生,最後她也學佛了,現在年歲都大了,有六七十歲了,我偶爾回台北,她還在台北來看我。 人有人情,永遠不忘記,知恩報恩。 古人講“受人點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這是應該的。 人跟我有怨,一筆勾銷,不要放在心上;對我有恩,一生念念不忘。 所以經上給我們講的,句句都是真實話,一般人把它看作迷信,他看不懂。

……

佛門的倫理是紮根教育。 “淨業三福”,最高指導原則。 第一福就是儒釋道在三個根;第二福,“三皈”、“五戒”、“十善”包括“沙彌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真相。 台灣有一個年輕法師,比我年輕,曾經在台中參加李老師辦的研究所,八個學生,他是其中之一,叫果清。 出家之後專攻戒律,這是個冷門,現在很少人學這個東西,他學這個好。 我們很多年沒見面,最近他給我寫了封信,我歡迎他來, 因為傳統文化要復興、正法要復興,要從戒律開始,那這個人是國寶啊 ! 他的學是真幹,真正依教奉行;不是說理搞明白了、事搞清楚了,不是,那是屬於學術,他真正做到。 真正做到,就真正有體會,他契入了,他有真實受用。 這傳統文化的根、大乘佛法的根,根在戒律、根在願意吃苦。 不願意吃苦,不行! 這個法門沒份。 佛法是“以戒為師,以苦為師”。

那麼今天科學發達,物質生活大幅度的改善, 可是真正修行人,還是要守到簡約、簡單。 每天吃飽,可以了,一餐,行! 兩餐也可以,兩餐飯,一餐分作兩次吃。 吃飯只吃三分飽,對身體決定有好處,這是什麼? 叫自愛。 “自愛”什麼? 愛自己的五臟六腑讓它的工作能量減輕,它的壽命就長;不要暴飲暴食,讓它有沉重負擔,日夜的消化不了,這叫不自愛。 世間一般人,教我們吃飯吃七分飽,這是世間人;真正學佛的人,三分飽夠了。 常常想到這個世間多少可憐人沒吃的、沒穿的、沒有居住的處所,我們常常聽到。 我們只有每一天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講經,給他迴向。 我們幫不上忙,距離太遠了。

今天最重要的是學習,只有學好了,才能夠教人;自己修學沒有成就,那就是方東美先生常說的“誤人子弟”。 你在學校參加教學,你參加“誤人子弟”的行列。 那你為什麼不真教? 沒有辦法,學生沒有真學的,想真教,沒用,白講了。 所以他也學會“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知道你們上大學,“志”不是真學東西,是文憑。 很多學生到大學就不唸書了,就等著拿文憑。

……

學校雖然多,學生多,質量差太遠了,這值得人憂慮。 我們看到這個現象,加緊念佛,求生淨土。 成佛之後,倒駕慈航,再來,緣成熟了。 現在不能成就,又搞六道輪迴,那就完了,我們世世代代要吃苦頭,這個不能不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