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斷惡修善從起心動念處修

 斷惡修善從哪里做起?從心地,從起心動念之處。不能有行為。到了口裏頭說,變成行為;身體去造,那個業可重了。所以我們從早到晚,從年初一到臘月三十,造多少業,自己知道嗎?世間人總以為自己是好人,總以為自己沒有過失,只看到別人的過失。我常講,看到別人過失,就是自己過失。為什麼?你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全落在你阿賴耶識裏面了。這在佛法講是愚癡,你沒有智慧,你把別人所有一切過惡變成自己的過惡,這不是愚癡是什麼?不學佛的人天天幹,永遠沒有止境的在幹;學佛的人也不例外,也天天幹。怎麼知道?你看看,閒談的時候都談些是非,我們就曉得,他把所有一切人的惡業、惡習氣、惡行全都藏在自己阿賴耶識裏頭,這個人愚癡到極處!古大德常常教我們,教我們是好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這是《西方確指》裏面覺明妙行菩薩說的。何必把別人那些惡念、惡行放在自己心上,放在自己口裏頭?沒有必要。


 我們修行修的是什麼,自己曉不曉得?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那就很難講了,不知道自己修什麼。「修行」,行是行為,修是修正,把我們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我們把別人的不善收藏在自己心裏,這個錯誤。你有沒有把它修正過來?果然修正過來,那就是六祖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人有沒有過失?沒有,不見世間過。「不見」不是眼不見,是阿賴耶識裏頭不收藏這些垃圾,不收藏這些不善,這樣自己的心才能變成純善,才能變成純淨。

《無量壽經》上佛教給我們「洗心易行」。我們怎麼落實?從哪里做起?從不收集一切不善,從這裏做起。眼見色、耳聞聲,我們要懂得過濾,不善的,不放在阿賴耶識裏。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相當功夫。真的不落在阿賴耶識裏面,阿賴耶識我們今天講習氣,現在人講印象;沒有放在阿賴耶識就是不落印象。我們見色聞聲,能不能做到不落印象?你能夠做到不落印象,你就成功了,你就轉八識成四智,恭喜你,你功夫得力,功夫成就了。這叫真修行,真用功。功夫要在生活當中做,在工作裏面做,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工作,在應酬裏面做。無論你在家、出家,你不能脫離人群,你要跟人群在一起生活。人是個社會動物,決定不能夠單獨生活的。

 如何能夠做到不落印象?「十二因緣」裏面,講現前的造業:「愛、取、有」。祖師大德常常教誨我們,這三條斷一條,證辟支佛果,比阿羅漢高。愛、取、有,「愛」是什麼?分別,「取」是執著,「有」是妄想,就是大經裏面講的妄想、分別、執著。這三個東西斷掉了,證辟支佛果。再告訴你,那個「有」就是落印象,你阿賴耶識裏頭已經落印象了。印象愈深愈麻煩,我們常講印象深刻。佛教導我們,我們落什麼印象?善的印象我們要,我們阿賴耶識裏頭完全收集善的印象,不收不善的印象。《十善業道經》上佛說得好,佛給龍王講的那一段話,那是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從初發心一直到如來地,這個原則不能變更,你要是懂得這個原則,你就會修行,你這一生當中肯定成就。


 《十善業道經》是世尊對龍王說的,龍王是我們的代表。為什麼用龍王來代表?龍是善變的,把牠來比喻我們這個社會人心善變,真的從早到晚千變萬化,自己都做不了主宰,用意很深。龍王是誰?就是我們大眾。他老人家說得好,「菩薩有一法」,諸位記住,唯一的一法,沒有第二法,一法;「能離一切世間苦」,這我們要重視,「一切世間」是三途六道還包括十法界,一切世間各有各的苦處。這一法能離一切世間苦,這一法是寶,無上的法寶,這一法是什麼法?佛說出來了,「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沒有教你念惡法。常念善法,心善;思惟善法,思想善;觀察善法,言行善。後頭又說一句,「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一句話重要!絲毫不善不能夾雜在八識心田裏面。這就是一切不善決定不可以落印象,讓我們的心修成純善、全善,那你就成佛了。為什麼?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他還有毫分不善夾雜。


 我們今天修行,說老實話,我們修一分善,夾雜九分不善。我這個說法可能還是估計得太高,可能我們只修一分善,九十九分不善夾雜在裏頭,所以不管用,不能成就。成就不成就不要問別人,自己比什麼都清楚,別人哪里會曉得?功夫真正有進步,天天煩惱輕、智慧長,法喜充滿,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如果我們一天到晚還有煩惱,現在社會一般人講「還有壓力」,有煩惱、有壓力、有憂慮、有牽掛,這個煩惱習氣相當嚴重,這種情形不能往生。不但不能往生,來生人天兩道都有問題。為什麼?從這裏你仔細去觀察,這種氣氛跟三途非常接近,修行人要有警覺心。


 修行沒有別的,改過而已。把自己這些毛病、習氣努力徹底做一個改變,我們才能成功。務必讓自己的心清淨,心要空虛,沒有牽掛、沒有憂慮。六祖在《壇經》裏面講得好,「本來無一物」,這是真心,本來無一物,心跟虛空法界融合成一體。虛空裏面沒有東西,虛空廣大沒有邊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心裏頭才有一點點東西,就成為障礙,心就變小,就小得很可憐,小得連一個人都容納不下。說實在話,小到什麼程度?小到連自己都容納不下,沒有別人,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裏都生煩惱。真的,不是假的,確有這種人,這是小得不能再小了。這樣的心量,果報肯定在三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