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尋源記第一部》可怕的邪淫果報!快速戒淫三方法!
【案例一】
一個男青年31歲,患腿疾多年,醫院診斷為痛風,久治不愈,痛苦不堪,來道場請教秦老師。秦老師問當事人,大學生時期做傷風敗德的事情了嗎?當事人的媽媽追問秦老師究竟到底是什麼事,秦老師回復道:同居,一夜情……男女關係混亂。男子分辨道,當下大家不都是這樣的嘛!
秦老師說,自作自受,誰作誰受,只是誰先受誰後受!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結果,這在傳統文化裡叫「報應」,報應只爭來早與來遲。比如你,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邪淫縱慾,傷害了自己骨髓,腿才變成這樣。醫院裡查不出來,也治療不愈,因為醫院沒有良心藥啊!說的對方無地自容,漲紅了臉。
【案例二】
一個律師的孩子,還在上大學,記憶力很差,學習很費勁。來問秦老師如何可以提高學習成績,秦老師問他是不是同居且墮胎了?!這孩子點頭承認了。老師告訴他,他現在這些現象都是邪淫的果報,一切非法的兩性關係都是邪淫,包括看色情圖片、視頻、文字等等,要是不知悔改,身體會越來越差,疾病纏身,甚至夭折。
另外,邪淫的人一定沒有好姻緣,更不會有好的後代,一生貧賤。你現在拿著父母的錢養女朋友,還虧了孝道良心。你要想將來過好日子,必須從現在起,改正錯誤,斷除邪淫及其他一切惡行,對父母好好盡孝,多吃素少吃肉食,因為現在的肉食都含有大量的激素,使人慾念妄動,虛火上炎,對身體傷害很大。如果有閒錢,多去做諸如放生之類的公益活動,對解決身體問題會有幫助。
【案例三】
河北人30歲,男。嚴重的面部痤瘡,問秦老師因果,秦老師問他,是不是從14歲開始沾染惡習(手淫),由於自制力差而時時放縱自己?此人點頭承認。秦老師說,腎精是人最寶貴的生命精華,如果不知珍惜,輕者面目醜陋、頭腦混沌、體弱多病,重者發育遲緩、未老先衰,甚至夭折送命,所以必須發大決心戒除邪淫。
並告訴他效果最快速的三個方法:
1、學習聖賢教育,提高自己德行,對照「仁義禮智信」等道德準則,立刻補上德行上的虧損。要知道,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滿腦子自私自利、殺盜淫妄,是很難戒淫的;
2、懺悔。真心懺悔自己邪淫的過錯,發願後不再造;
3、幫助他人戒除邪淫。可以發表、轉貼等方式傳播戒邪淫文章,告知他人邪淫的危害,幫助他人戒除邪淫。
此外,如果有機會的話,多參加放生等各種的公益活動,還有助印聖賢教育的圖書資料等等。家裡如果有宗教信仰,也以老實恭敬心信願持佛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音菩薩」,佛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祈求加被,對戒除惡習都會很有幫助的。
【案例四】
沉迷色情,20歲的小伙兒像兒童
一個小男孩樣子看起來只有十一二歲,但卻是完全是成年人的打扮,頭型很時尚穿著也很時尚,但卻是弓腰駝背,面色晦暗,毫無朝氣,精神萎靡不振。秦老師問他要解決什麼問題?他說腰疼腿疼,腰直不起來。
老師問:「你多大年齡?」
回答「22歲了。」
又問:「你多大開始玩電腦?」
回答「從十幾歲開始玩。」
問:「知道你這病為什麼得的嗎?知道你現在身體為什麼這麼差嗎?」
回答「知道一點兒,是玩兒電腦玩兒的吧…」
「不僅是玩兒電腦那麼簡單!你老實說,這些年來,你看了多少不該看的東西?你腦子裡面有多少亂七八糟的東西?那些邪念,讓你的腎精虧損,身體就沒法發育了,沒有營養供給你的身體了,所以你現在的樣子像十一二歲的一個小孩子一樣。你再不知道懸崖勒馬,有更可怕的後果啊!」
這個孩子低著頭不說話。
老師又問他,「你還想好嗎?你要想好我告訴你方法,你要不想好我也沒有辦法。現在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這個孩子點點頭,說:「想好…!」
「你要想好我告訴你方法,第一,絕不再碰電腦,不再玩遊戲,也不再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能做到嗎?」
這孩子點點頭。
「第二,腦子裡邊絕不再想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一點你必須要做到,你能做到嗎?」
這孩子雖然點頭,但態度並不堅決。老師看到這孩子回答有一些猶豫,嘆了口氣,「現在網絡上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把你們都害慘了,讓你失去身體最寶貴的精華呀!我告訴你,人的腎精連著人的脊髓,人的脊髓連著人的腦脊液,而且人身體的發育、成長都要靠腎精。你現在這個樣子,就像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你身體完全沒有發育起來,因為你身體當中那些精華,都被你虧空浪費掉了,身體得不到滋養,它拿什么生長,拿什麼發育呀!
第三,從此改變不好的習慣,不良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改正,每天早睡早起堅持鍛煉,有機會多做義工,多在家裡為父母幹活,你能做到嗎?」
這個孩子點了點頭,老師看他態度不是很堅決,就對他說,「孩子,方法我都告訴你了,怎麼做都看你自己,命運在你自己手裡,你好自為之吧!」
秦老師轉向孩子的父親訓斥說,「你只知道溺愛孩子,孩子要電腦就給買電腦,你知道孩子門一關都玩的什麼嗎?你對孩子是有求必應,但對你的父母做的怎麼樣呢?孝順了嗎?你孩子不好,就是因為你把人倫搞顛倒了,光知溺愛孩子,卻不知孝敬父母。你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就像是澆花不澆根,只管澆花苞,怎麼可能有好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