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經的濟世觀》第07講:燒戒疤的由來

《法華經》提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所謂「本事」就是他本身原有的故事,怎麼成道的故事。因此三藏十二部中有一部《本事》。

我們曉得,東方佛教有個錯誤的觀念:引火自焚,南北朝時極為流行,尤其亂世更是風行。越戰結束前,這種引火自焚的情況就相當嚴重。這些情形都是根據《藥師經》和「《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而來。和尚們頭頂上燒戒疤和這張也有關係。

過去,出家人頭頂上是不燒戒疤的;燒戒疤是清朝玩的玩藝兒,到現在只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滿清入主中國,以外族身分統治了中國,一般漢人當然不服氣。清朝遂與漢人約好五個條件,即「生投死不投」、「俗投僧不投」、「男投女不投」等,新娘子穿戴的鳳冠霞披仍是明朝服裝,顯示男投女不投。在家人投降,出家人不投降,所以,現在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那是明朝的款式。

滿清政府一看反抗的知識分子都跑去當和尚、道士了,怎麼辦呢?那時又沒有身分證或護照,如果在民間造反不得了,於是提倡身布施、身供養,開始燒戒疤。燒戒疤在身體其他部位看不見,總不好意思剝開衣服檢查吧!和尚光頭,又不能戴帽子,燒在頭頂上,一看就知是真是假,就算還俗也逃不了。燒戒疤的律俗,是在這麼一個政治清淨下產生,結果,我們現在還拼命的燒。當然,現在燒燒也好,不燒都分不清!

過去,中國人因為受到《孝經》的影響,頭髮、鬍子向來不剃的;所以,《三國演義》說關公三十多歲已是一臉長鬚。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出了家才能剃髮。因此,光頭就是護照、身分證;滿人怕漢人造反,在頭上給你加個記號,這比佛教還厲害!

 

返回《藥師經的濟世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