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只有打佛七時才可以

【原文】:

其於對治自心之煩惱習氣,置之不講,則由有外行,內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自以功利為德,則所損多矣。譬如吃飯,須有菜蔬佐助。亦如身體,必用衣冠莊嚴。何於長途修行了生死之道,但欲一門深入,而盡廢餘門也。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唯打七時方可。平時若非菩薩再來,斷未有不成懈慢之弊者。以凡夫之心,常則生厭故也。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方能得其生成造化之實際。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則普天之下,了無一物矣。況吾儕心如猿猴,不以種種法對治,而欲彼安於一處,不妄奔馳者,甚難甚難。人當自諒其力,不可偏執一法,亦不可漫無統緒。(書二九)

【白話文】:(圓濤法師譯)

如果於對治自心的煩惱習氣,置之不理,那麼外在的行持和內心的功夫就會全部荒廢。反而因此而生起我慢心,自認為功名利祿為德能,那麼所損失的就會更多了。

比如吃飯,必須有蔬菜佐助。也比如身體,必須用衣冠莊嚴。那麼對於長途修行的了生死之道,打算一門深入,是不是就要廢棄其他全部的法門呢?

一門深入,盡廢餘門,只有打佛七的時候才可以。平時,若不是菩薩再來,絕對沒有不成懈怠散慢的,因為凡夫的心,時間一長就會生厭。

天生萬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才能孕育出勃勃生機的大自然。假使常雨常晴、常寒常暑,那麼普天之下,就不會有一個生物了。何況我們的妄心像猿猴一樣,如果不用種種法門對治,而希望它安住在一處,不胡思亂想,很難很難。

人應當自己瞭解自己的力量,不可偏執一法,也不可沒有一點兒頭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