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一門深入,不礙普遍參學,無量法門,全是念佛法門

早年方(東美)老師介紹《華嚴經》,是真智慧,通過檢驗,社會上各行各業全接觸,從帝王到販夫走卒,從品德高尚,大學者,到目不識丁,造作惡業。接觸,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成就什麼?清淨平等覺。不通過實驗,怎麼知道心清淨平等覺?這個不容易,解悟容易,證悟不容易,關關通過。

(善財童子)參學,第一個是出家人,吉祥雲比丘,修什麼法門?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中國人講先入為主,頭一個善知識,文殊菩薩介紹的,去參訪。老師是文殊師利,從這個法門成就的,得意門生承傳老師大法,肯定不是改變老師的法門。《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真的,文殊、普賢都發願求生極樂世界。

吉祥雲比丘開示,講了二十一種念佛法門。二十一不是數字,密宗代表大圓滿。華嚴表法,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統統有,所以方老師認為這是佛經哲學概論。二十一門,把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統統收歸淨土法門,全是念佛法門,沒有一法不是念佛法門。真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華嚴》十玄門,不可思議。

末後一參,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們就明白,一頭一尾是淨土,看出門道了。當中五十一參,去訪問,有禮敬諸佛,讚歎,供養,懺除業障。聽善知識開示,自己疑慮消除,對善知識感恩,最後戀德禮辭。什麼意思?感謝你指導,還是學念佛法門。什麼法門都參學,統統了解,感謝教誨,戀德,禮,禮拜,辭,不學這個法門。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不礙普遍參學,不妨礙。成就自己圓滿的後得智,就是無所不知,雖無所不知,心如如不動,還是一句佛號念到底。所以在第五十三參普賢會上,證得究竟圓滿佛果,給我們很大的啟示。當然學習不容易,得開悟才能學(悟後起修),沒開悟不行。先開悟(般若無知),開悟後要歷事鍊心,真起大用,就是妙用無方。

-----------------------------------------------------------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70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