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節欲保身法語》復劉觀善居士書

  接手書,不勝感愧。光之所說,大似跛夫行路。若行者不以不能行見棄,則不妨歸家安坐,由一步莫行者而得之。令慈宿世於淨土有大因緣,當常以淨土不思議之事理相諭。則以慈善諷經功德,悉作往生資糧。決定俯謝凡流,高預聖會。世之尊親孝親,孰有過於此者。成就一人往生,即成就一凡夫作佛。可於生我者,不竭力勸諭,以期其必果所願乎。

徐友天性純摯,惜理路不明。以凡夫知見,妄測佛智。彼謂得丹獲神通,於人天中見母,方肯與母同生西方。此刻若以獨生,於心有不慊然者。其意雖甚善,其事與從井救人,相去不遠。一則少看淨土經論,一則未與淨土知識往還,故有此不通之愚見。

夫古今緇素名人,以誦經念佛濟孤者何可勝數。徐君未必不聞其事。樂邦文類第四本,五十八九頁,臨終請僧念佛二次,即獲往生。由此令宗門大老,發心念佛。可知佛慈廣大,有願必從。固不計久修暫修,等垂攝受也。觀經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惡圓具之人。臨終地獄已現,而遇善知識教念佛名。彼念或十聲,或數聲,即便命終,尚得往生。以純孝慕親之心,若能發弘誓願,稱念佛名,(四弘誓願,必須普為法界眾生,以不發此心,乃凡夫情見,不易感通。)以此功德,為親消除罪業,增長福慧,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而心與道合,心與佛合。何待彼與母同生,當必母先往生,彼後往生耳。須知淨土法門利益,唯佛與佛乃能究盡。

徐君何人,宜其不知,生此種不情之愚見,豈不大可哀哉。當令彼看樂邦文類此段,又當令看淨土聖賢錄等書。則盲猜瞎斷之臆見,便可消滅淨盡矣。念佛時,毫無感應。係不知佛力,心不懇切。不知佛力,由未深研淨土經論故也。念觀世音自能懇切者,以習聞菩薩尋聲救苦故也。閣下謂彼宿生有業,此語亦頗的確。

彼於淨土法門無宿業障,當聞斯行之。何待人勸之再三,尚以此為皮毛,而以丹為主體乎哉。然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大丈夫生於世間,豈可任業牽縛,而一一聽命於彼乎。徐君若是個漢子,一聞此言,當如見母墮於水火,急求有大勢力之阿彌陀佛救援。豈肯且緩緩煉丹待成,神通具足時,方求彌陀接引乎哉。

念佛一法,徹上徹下,非此法唯被下根也。下根於他法不能修者,於此法固無一不能修之,此所以為如來最大慈悲普度之法門也。攝心念佛,為決定不易之道。而攝心之法,唯反聞最為第一。閣下天姿聰敏,不以禪教自高,專心念佛,足見宿生於此法門有大因緣。不但閣下現生當獲實益,且令令慈,並與闔家眷屬,悉於現生了生脫死。可謂劫外優曇,火中蓮花,不勝欽佩。所云習氣尚強,光不知閣下所指。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閣下已長齋斷葷,斷不至有飲食之習氣。至於女色,亦不至有非理之涉。若其欲心不能即伏者,但常觀不淨,則欲心自息矣。不淨觀名相甚多,一一詳觀,乃專作此觀工夫者之事。吾人不專作此工夫,則籠統觀之固為省力。譬如見美色時,因愛生欲。其對色生愛者,不過一薄皮之光華所惑耳。試揭去此光華之薄皮,則愛心雖至濃,亦當轉而為怕懼厭惡。從前愛心,了無絲毫可得矣。再進而觀其血肉屎尿等,則死屍圊廁了無有異。雖具足莊嚴,直下見其底裡。能作此觀,則不見光華之薄皮,只見內外三十六物種種不淨。古謂觀空既久,不見全人光謂能作此觀,則不見人,但見此種種不淨耳。

若瞋習強,當常存憫念一切之心。凡有不如意處,悉當原諒他人之情,深培自己之慈。則怨尤不起,仁愛常存,而瞋習便化為烏有矣。此世人習氣之大者,大者既伏,小者自無從生矣。一心念佛,則天清地寧,了無塵氛可得矣。佳作聲韻鏗鏘,惜以凡濫聖,致不貼題。光四十年來斷絕此事,(以杜心中常時推敲之弊耳。)故不能和。

 

→返回《印光大師節欲保身法語》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