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法布施得聰明智慧!不要怕教會同學!
一個人的聰明智慧怎麼提升?法布施得聰明智慧,這一點我滿有體會的。我記得我要去考師範院校,就到補習班去補習,那時候我也給自己一些期許,就是上課一上完就要馬上懂,也很專注,然後就坐在前三排。因為坐在前面基本上都是女同學多,然後我身高又高一點,所以後面的人都知道前面有個頭凸出來的同學。
因為很多女同學她們的數學、物理、化學比較差,就常常會拿過來問我,我就常常花些時間,把她們不會的問題告訴她們。其中有一個我很熟的朋友就走過來,給我拍桌子,拍下去,他說:你教這個同學都教了一個多小時,你自己還要不要念書?他是看了看不下去了,你怎麼把自己的時間耗那麼多給別人?我就對他笑一笑,我說:其實我告訴她,我自己得到最多,因為她是要把這一題學會,我是必須要把她教會,那不一樣!我們的思考要愈清晰、愈深入。
我教別人數學,但是我自己很少去做很多題目,因為也沒時間,很多同學還做到其他的補習班的題目去了。結果後來考試,我第一年考試,數學考了九十分,滿分是一百分,考九十分。第二年考代課老師,都沒有讀,因為也沒時間,也考了八十八分;第三年再考,還是考八十八分。這個代表當初你的法布施,當初你很歡喜的把這些方法告訴別人,你自己的這種邏輯思惟的能力就愈來愈上升。所以確確實實,法布施得聰明智慧。
由於這樣的體會,我常常會問朋友一個問題,我說記憶力是不是跟年齡成反比?有沒有?沒有。一般都會說活得愈老,記憶力怎麼樣?衰退下來。活得愈老記憶力愈衰退是結果,原因在哪裡?不用了。還有沒有?煩惱太多!每天都烏雲密布,想到最後都想不起來了!所以人的記憶力為什麼衰退?你不用它,又一大堆煩惱,當然就愈來愈衰退。
李炳南老師九十七歲講課的時候要不要翻書?不要!對!所以,我從二十五歲那個時候開始接受聖賢這些經典,也很認真在學習,我的記憶力一直都保持在這樣的水平。確確實實,法布施可以得聰明智慧。而且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我們要知道,孟夫子給我們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好,這個是財施,第二個是法施。
(擷選自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第1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