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少吃肉,多吃菜,這樣才會健康!

我剛好在很多年前拜讀了雷久南博士的《身心靈全體健康》,其中有提到要少吃肉,多吃菜,這樣才會健康。為什麼要少吃肉?我們就要去了解。現在人身體不健康是營養不良,還是營養過剩?都過剩!你看,明明是營養過剩,但是人的腦子裡都停留在什麼?有沒有發現人好像都慢半拍?都還是停留在怕這個不夠,怕那個不夠,你看我們所怕的很少遇到發生的。

現在孩子要找到營養不良的還不容易,你還必須坐飛機到非洲去找,台灣還真找不到。找到的都是寒暑假還開減肥班,是不是?在那裡跳,跳半天,然後這個孩子心裡面想:我只要撐過今天,明天就可以去吃麥當勞。這樣減有沒有用?不從根本下手,在那裡流汗,他肚子愈餓。所以,現在的問題不在營養不良,而在營養過剩。

  其實人所需要的蛋白質不是很多,一般人覺得肉有高蛋白,其實蛋白質吃太多會損害肝臟、損害腎臟。一個人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質,是四十克到六十克就夠了。其實植物裡面的蛋白質不比動物少,我們說花生、淮山,海帶這些食物,都含有很好的蛋白質。當我們的蛋白質過剩,你的身體就會呈現酸性,有句話叫「酸性的體質是慢性病的根源、溫床」。

為什麼?我們設想一下,假如你的身體很酸,把你所有的內臟都泡在裡面,你半夜有沒有聽到你的肝臟說:我快窒息了。還是你的胃說:我快受不了了。你有沒有聽到?沒有!你當主人的怎麼這麼不負責任!這些內臟長期泡在酸性的環境裡面,很容易功能衰退,所以才會有這麼多慢性病愈來愈早報到。我還曾經聽過十八歲的孩子中風死了,不知道還有沒有更早的?這是我好幾年前聽的。所以你看慢性病都一直提早,因為人吃得食物錯了。

  不只是內臟容易衰竭,現在還有一種病也很厲害,叫做「骨質疏鬆症」,聽說這個症狀是往後十大死因後來居上的一個。為什麼?當你骨質疏鬆很嚴重,有時候打個噴嚏會怎麼樣?骨頭會折斷。你們不要被我嚇到,這也不是我講的,是報導說的。我們常常說,老人最怕什麼?摔!因為一摔可能骨頭碎了,就站不起來。現在不是老人摔了會碎,現在很多年輕人去測,像我去測的時候,測試的人臉色也不大好看:你勉強及格!我們可不能三、四十歲去測,測成八十歲的骨頭,那就麻煩了。

  為什麼酸性體質會造成骨質疏鬆?因為人體是一個很大的化學工廠,它要維持他的酸鹼平衡。因為你身體裡面都是酸,身體會受不了,所以它必須把鹼的東西拿出來中和,而人體裡面最大的鹼就是鈣質。哪裡是鈣質的倉庫?你的骨頭,所以一天一點一滴就開始滲出來,久了之後就會骨質疏鬆。所以食物要均衡,肉類裡面含有太高的蛋白質,不可以吃太多。

  再來,不只是蛋白質會過高,食物裡面還有有形毒素跟無形的毒素。什麼是有形毒素?我們看看現在的雞養多久就好了?要這麼久嗎?差不多五、六個禮拜;以前要養多久?半年。真是科技發達,有沒有?但是為什麼能夠養那麼快?中國人常說要「道法自然」,這個都是不隨順自然養出來的,必須打什麼?生長激素、抗生素,打一大堆東西。

而這些藥物最後到誰的肚子裡?我們!對。我記得當時候我還沒吃素,吃雞塊,一打開來,看到油油的一團。那是什麼?那是荷爾蒙。所以現在小女孩的月經愈來愈早,有的還沒到十歲月經就來了,月經來得愈早她的壽命愈短。所以這些食物都在殘害我們下一代,我們當父母的不能不謹慎,然後自己的身體也不得不小心去愛護。

  除了這些有形的毒素之外,還有無形的。我們設想一下,動物被宰殺的時候,它的情緒一定非常恐懼、非常憤怒。我們自己可以思考一下,你發一次脾氣要多少天才能平息?三天。為什麼?你有沒有看過發完脾氣之後神清氣爽的人?沒有!因為發了脾氣,你的腎上腺素很多,那個腺體分泌產生大量的毒,你就會全身無力。動物在被宰殺那時候全身憤怒,就分泌很多的毒素。所以吃肉裡面含有很多不好的東西,才會現在人文明病一大堆。

  不只吃肉對身體有危害,大量飼養這些給人類吃的牲畜,對我們整個地球有很大的危害。什麼危害?很多朋友說:你怎麼講得這麼複雜?我怎麼從來沒想過!其實整個地球絕對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牽一髮動全身,你可不要小看你每天吃的東西,它在影響整個地球的存亡!因為人類大量的肉食,所以必須砍掉很多原始森林,來種這些麥子、這些穀類。原始森林砍掉了造成什麼影響?土石流,很多的土壤都鬆掉了。再來,原始森林是地球的什麼?肺!就好像人體的肺在幫你過濾很多髒空氣。當原始森林愈來愈少,整個地球的空氣品質就愈來愈差。

  所以為什麼我們的天氣現在會這麼不穩定?連墨西哥都下雪。墨西哥是熱帶地方,都下雪,非常的氣溫異常,在現在的名詞叫做溫室效應。我們以前都把溫室效應背起來,為什麼會造成溫室效應?來自於人類排放很多廢氣,還有因為地球的肺一點一滴被割掉了。其實那些種給畜生吃的這些穀類,拿來給人類吃絕對都不會有人餓死。除了對空氣有影響,對土壤、對水源也有直接的影響。因為養了這麼多的動物,它們會大量排放什麼?糞便,這些糞便就污染土壤,污染水源。

  其實人類可以過得比較輕鬆,比較乾淨,只要我們懂得選擇對自己、對環境有利的飲食習慣,其實我們做環保就在每一天當中在落實。這種自利又能夠利他,何樂而不為?所以,你在吃飯的時候也很有使命感,也是為了地球的健康。當我們有正確的知識,才能真正把身體養好,就能做到「親所好,力為具」。

(擷選自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第12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