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我們一身的罪業,佛菩薩為什麼不來規勸我們?

「遞相勸止」,相互的,我自己有了過失,我的朋友會幫助我、勸勉我、提醒我,我也要幫助我的朋友。特別是在佛法裡頭,佛法真正明瞭因果通三世,所以規勸比什麼都重要。

造一念惡,好像眼前覺得無所謂,將來的後果不堪設想,世間人對這些事理不明白,我們自己要清楚、要明瞭。

惡習氣很重,《論語》上講,《論語》是孔夫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所以在現在比什麼都困難。勸過不能超過三次,三次以上那就變成惡人了,彼此疏遠,不但疏遠,還結了怨仇。

由此可知,世間最難的事情是人情,所謂「做事難,做人更難」。真正通情達理,在儒家稱為君子,真正叫通達人情道理,通情達理到究竟這是聖人,在我們佛法稱佛菩薩。

我們今天一身的罪業,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善,佛菩薩為什麼不來規勸我們?為什麼不能來教導我們?我們自己想一想,佛菩薩來教導我們,我們能接受嗎?

不能接受,三遍以上就厭煩了,也把佛菩薩看作怨家。所以佛菩薩慈悲不來,不來是慈悲,跟你保持好關係,不要好朋友變成怨家,跟你疏遠。

等到你真的覺悟,真的想回頭,六道裡頭吃盡了苦頭,有一念覺悟、一念回頭,好朋友就又來了。

諸佛菩薩這種作法,非常值得我們做參考。不聽忠告,不聽善言,暫時離開,一定要等他想回頭,再接近,這是感應道交的大道理。這是規過,佛把這個列在第一條。

(擷自淨老太上感應篇講經1999,第101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