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為什麼要時時思維、反省、檢點自己的過失?

 【誑諸無識。謗諸同學。】

  這也是屬於大惡。《彙編》裡面說得很好,「無識之人,正當隨事曉醒,警之以義理,動之以善惡,使至覺悟而不墮於惑」,怎麼能夠因為他愚昧,你就欺負他。

後面引了《楞嚴經》一句話,《楞嚴經》云:「衒惑無識,疑誤眾生,死後當墮入無間地獄」。所以人在世間,有意無意造作極重的罪業,自己並不知道,也不曉得果報的可怕。

《感應篇》裡面舉的這些例子,我們細細反省,這些過失自己也常常在犯。但是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果報,自己總以為這些都是小事,甚至於說微不足道。

為什麼會有這麼嚴重的過失?愚昧無知之人,我們不讀佛經,不了解事實真相,這些人過去生中多少世以來,造作許多不善之業,感得這樣的果報。佛菩薩看得清楚,這一類的眾生,正是佛菩薩救度的對象,而且把他們排在最優先。

為什麼?這樣的人如果不趕快幫助他,他轉眼就墮入地獄。所以佛菩薩幫助眾生,最苦、果報最嚴重的,一定是列入第一優先;造作罪業比較輕的,不至於墮落得這麼苦,稍微緩一點還不要緊,這是合情合理。

另外一種情形比較特殊的,這也是佛在經上常講的,根熟的先度。什麼叫根熟?成佛的機緣到了,這個也要優先幫助他。幫助他成佛,他成佛之後就能廣度眾生,這個優先的道理在此地。

  世間人畢竟愚昧無識者佔多數。我們再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屬於『無識』這一類?細心的思惟,反省檢點,我們自己確實是屬於「無識」。為什麼?雖然天天在學經教,依舊時時在犯過失,這不就是無識嗎?所以要隨事提醒。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如果不提醒,又犯過失了,言語造作的過失縱然不犯,念頭常常在犯,起心動念。

為什麼佛菩薩要天天講經?就是為這樁事情。幾個人能夠聽一次經,聽一部經,就能回頭,就能覺悟,就能證果?這種人不是沒有,太少了,幾百年當中我們才看見有一個,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

由此可知,多數人常常在犯,像我們自己也是屬於這一類,業障習氣非常深重,所以要善知識時時刻刻提醒我們。

到哪裡去找這樣的善知識?實在找不到,這時古大德教導我們供養三寶。我們供養佛像、供養菩薩像,用意何在?藉著這些形像,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見到佛像,就想到佛菩薩的教訓;見不到佛像,忘掉了,供佛像的用意在此地。所以不是把他當神明看待,不是祈求他保佑升官發財,是用它常常提醒自己。

(擷自淨老太上感應篇講經1999,第100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