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 - 第47集 - 淨空法師講述 - 1999年新加坡、澳洲淨宗學會
諸位同學,大家好。
「忠孝」兩個字是講了很多,意思實在是講不盡,《彙編》裡面有一段說到,「大孝便是順親養志」,這一段講得很好,我們應當認真努力的去學習。古德教人基本的概念是「天地同根,萬物同體」,這兩句話原本是出於老子《道德經》。這個境界跟《華嚴》所說的完全相同,就是「佛知佛見」。我時常給人家寫字,我寫的是「肯定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這就叫做「入佛知見」。老子這兩句話跟這個意思完全相同,這是孝道,這是真正認得孝、明瞭孝。以這個心對一切眾生就是佛心,從這個心裡面生出來的思想、行為是真正的菩薩行。所以這個地方講到順親養志,是從這個觀點來說的,決定不是凡夫的概念。凡夫所想的,怎麼樣養親,怎麼樣養自己的志,都太渺小了,總是擺不掉自私自利,哪裡懂得這些大道理?可見得聖賢人跟凡夫在心源上就不相同。這個源我們講源頭,比喻水源,發源之處,就不一樣了!養親,親是什麼?是佛性,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本性。怎樣能夠養父母的真心本性,這是佛菩薩的盡孝。
父母是凡夫,在迷,怎樣以善巧方便觸動他、幫助他覺悟,這是真正圓滿的大孝。所以這個順是順性,不是順情,在情裡面,佛家常說,儒也講,通情達變。中國講孝道,孔老夫子推崇大舜懂得孝,行孝、盡孝,認為是行孝、盡孝最好的榜樣,他所做的是幫助父母覺悟。所以父母對待他,在別人看起來,那是惡劣到極處,處處要置他於死地;而他看父母是大聖大賢,是真佛、真菩薩。他們兩方面看的為什麼這麼不同?舜王是從體性上看的,從心性上看的,從心性上看一切眾生皆是諸佛如來。所以佛經上講,菩薩成佛的時候,看大地眾生皆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而舜的父母是隨順自己妄想、煩惱、習氣看眾生。所以兩個人看法不一樣,一個是從心性理體上觀察,一個是從煩惱習氣上看人。所以舜能通權達變,父母責罰他,能忍受的接受責罰,不能忍受的逃避。不是說不能忍受的也要責罰,那你被父母打死了,活該,你冤枉死了,你大不孝,這個地方就通權達變。能忍受的忍受,不能忍受的避開,盡可能去找機會啟發父母。他的父母果然覺悟了,果然明白了,果然成了大聖大賢,這才算是盡孝,才算是順親。
現在我們要順親,父母貪心很重,你要賺錢,要賺大錢,要做大官,要貪污。好,你都隨順,你隨順將來墮地獄,你父母也會墮地獄,這不是順親。讀聖賢書,學佛菩薩,沒有別的,只是學做一個明白人而已。人明白了就不會做錯事,不會有錯誤的念頭,這叫順親。懂得順親,將順親的理論、方法推而廣之,恆順眾生,那就是普賢行,在恆順眾生裡面隨喜功德。這兩句話,佛法還沒有傳到中國來之前,舜王做到。我們在歷史記載裡面,讀大舜這一篇記載,以佛法的觀點來看,他怎麼不是諸佛菩薩到中國來應化的?他一生的行誼就是普賢菩薩十願。普賢菩薩修行這十個原則,他每一條都做到,而且做得那麼圓滿。所以諸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我們肉眼凡夫不認識,往往隨順自己煩惱習氣,做出許多的惡業,可是諸佛菩薩依舊是那麼慈悲來教化我們。順親這個意思我們要懂,懂得之後就曉得如何恆順眾生,如何能夠圓滿菩薩行,能夠修成菩薩道。
說到養志,儒家教人立志,佛家教人發願,發願就是立志,立志不是為名利,而是要立大功之志。它這個地方這一句話說得好,「養其徹地通天胞民與物之志」,這句話現在人讀了意思很難懂得,我們把它換句話來說,文言文翻成白話文,就是要養成為法界一切眾生盡忠盡孝服務之志,就是這個意思。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以助人為快樂之本,佛是這麼教導我們,儒家、道教也是這樣教人。不懂這個意思,你的志跟願都有偏差、有偏邪,不正,錯誤了。可是順親養志從哪裡落實?《大學》裡面說得好,《大學》裡面教給我們落實的綱領,從「誠意正心」,誠意正心就是佛家講的發菩提心。可是我們菩提心發不起來,為什麼發不起來?有障礙,必須要去除障礙。這個去除障礙儒家講格物致知,「格物而後致知,致知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它有方法、有步驟的。所以要落實,頭一個條件就是真誠,要想真誠必須要格物,物是什麼?物是欲望。我在講《地藏經》的時候,跟大家說出,欲望有兩類,一個是愛欲,一個是嗜欲,嗜欲是你嗜好,你能把這兩種欲望捨棄,這叫格物。欲望的力量非常強大,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不但障道,而且障世間一切善法。
你看看佛給我們講世間的善根,就是所有一切世間善法,它有個根源,根源是什麼?無貪、無瞋、無痴,這三善根。你還有貪瞋痴,你縱然做出來的善,這個善是偽善,不是真善。你能夠欺人,你不能夠欺騙天地鬼神,你不能欺騙你自己的良心。佛法叫斷煩惱,儒家講格物,格物就是斷煩惱,格是格鬥,格物的意思就是要戰勝物欲,用你的智慧、用你的理性克服你的煩惱,是這麼個意思,這是佛法講的斷煩惱障。除這個之外還有一個障礙,佛法叫所知障,儒家講致知,致知是要開真實智慧,真實智慧現前才能夠把所知障捨掉。諸位要知道,佛家修行講求禪定,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八萬四千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去修禪定。我們念佛用執持名號,用這個方法修禪定。禪定的目的是什麼?破煩惱障。心清淨了、心定了就生智慧,智慧能破所知障。
我們今天用功的方法是雙管齊下,念佛堂著重修定,講堂著重修慧。但是我們的定慧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原因在哪裡?我們沒有把愛欲、嗜欲斷掉,所以怎麼修,修一輩子,外表是很像,實質上內容沒有,我們的過在此地。修行修了這麼久,功夫還不得力,你還不反省嗎?好像我們生病,請一個大夫來診療,我們在吃藥,藥吃了很久,病沒有起色,你還不覺悟嗎?一定是藥吃錯了,診斷有錯誤,病沒有起色,趕緊去換個大夫,我們人都有這種常識。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就跟生病一樣,這個時候應該細心去檢點觀察,我們的毛病究竟在哪裡?把毛病找出來,把毛病消除掉,這功夫就得力了!功夫得力這就好像吃藥見效,有效果了。
二障一定要斷,斷不是那麼簡單,不是那麼簡單怎麼辦?分分斷,儒、佛都是這樣教給我們。斷一分煩惱開一分智慧,斷兩分煩惱開兩分智慧。聖賢人是凡夫做的,佛菩薩也是凡夫成的,他們怎麼能成就?分分斷,每一天就是在幹這個事情。所以煩惱天天輕,智慧天天長,這就是功夫,這就是進步。這也就是當年方東美先生教給我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世間凡人享受不到的。煩惱輕,智慧長,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宇宙人生的真相,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你的生活,不管是過什麼樣的生活,富貴的生活也好,貧賤的生活也好;不管是什麼身分,你在社會上有地位也好,貧窮下賤也好,那個不礙事,你都能過真實幸福美滿的生活,自在安樂的生活。這是過聖賢人的生活、佛菩薩的生活。我們養志要養這種志。
所以能順、能養,它的根源都是在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的認知,在佛法裡面講一切眾生佛性、法性的認知,然後你才能做得到。可是這個認知得來就不容易,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的目的何在?無非是借重他的經驗,借重他的修持,幫助我們覺悟,幫助我們認知而已。功夫只要得力,不必要很高,就能夠生死自在,前途一片光明。這是我們看過去修行人,許多記載裡面得到的訊息,得到的結論。他們能有這個成就,我們不能落在他的後面,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空過,這一生決定往生不退成佛,不再搞第二生,這個身在六道輪迴裡面,這一次是最後身。
我們要養這個志,認真努力奉行,使我們這個志願得到究竟圓滿,這叫大孝。自己會養,也能幫助別人養;自己能順,也能幫助別人順,自行化他,這是大乘菩薩道。《彙編》的內容非常豐富、非常精彩,《感應篇》的文字是道教的,這裡面的註解是佛教的、是儒教的,真是三教合成一體。這是一本好書,印光大師一生推崇,希望用這個書來化解現代的劫難。我們真正想能夠在這個劫難當中,逢凶化吉,遇難成祥,這本書是保證。可是你一定要理解、要奉行,才能夠達到消業障、消災難的目標,做為修行往生作佛的基礎。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