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業懺悔清淨,才能懂得佛經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如果要學佛,我建議先懺悔宿業。而不建議你先學習許多佛教知識,知識理論都屬於大腦思維範疇,學多了,如果業障未消,反而會讓你退失對三寶的信心。而你懺悔宿業以後,業障消除,智慧明朗,佛說的你自然會懂了。

在懺悔宿業上,古人以拜佛經,誦經為多。尤其是拜法華經,或者拜法華懺,或者誦金剛經,彌陀經,地藏經,這些大乘經典都能消除你宿業。宿業消除,善根增長,對於佛講的,就容易通達。

現在許多人把佛教理解為佛陀的教育,這個是很膚淺。教育是靠語言,靠大腦思維模式。而佛法是用來修行,他是一種自己生命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境界。佛法不是一種教育,是要讓你開示悟入佛知見的。

唐朝慧思大師,他通過拜法華懺,念誦法華經,後來觀音菩薩給他灌給甘露,他就整個身心轉化,聲音洪亮,頭上湧出五座山峰猶如五嶽。後來就智慧大開,來弘揚佛法。

古代許多人通過念經,拜懺開悟的高僧大德,不計其數。這個要怎麼解釋呢。佛在法華經說,學佛不要落入思維之中。哪怕如竹林那麼多的像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通過百千劫來思維佛陀的境界,都無法思維。為什麼無法思維,因為思維是大腦意識層面,而佛法是心的層面。

有道友跟我說,以前他看金剛經,根本看不下去,也不懂。後來他念了三個月地藏經後,再去看金剛經,竟然感覺有些懂了。這就是他業障消了些,智慧明朗了,對佛的經典都容易明了。

念誦佛經對消業障長智慧很快。現在佛教有部分就偏向於教育,上佛學班,然後把佛法當成一種學問灌輸給你,那個沒有用的。如果佛法變成學問,那學者就是第一了。但學者了脫不了生死,甚至他的研究,只會讓他退去對三寶的信心。如果一個修行人,跑去當學者研究,那也是很不值得的。修行人開示,是講他生命中自己的體驗和境界,而不是歸納佛陀怎麼講,祖師大德怎麼講。那些都跟你沒有關係啊。當然,增加你對佛教知識了解是很重要。但要真正出頂天立地的人才的話。還是要自己去苦修,去懺悔宿業,念大乘經典。

在法華經功德中講到,有個僧人常年修法華經,有一天在路上碰到癩子,頭髮眉毛都掉光的病人。僧人很發慈悲心,就把他帶回來,教他念法華經,一個字一個字的教授他。等一部法華經教念完,癩子的病也好了,頭髮眉毛都長出來了。佛經的不可思議,不僅在開智慧上,在治病上也是非常凸顯的。這個境界,作為學者,他又如何能懂呢。
包括法華經中講到,念法華經久了,死後舌根不壞。舌頭是最軟的肉,竟然能變成舍利呢。這又是怎麼樣的境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wq5j.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