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第07講 蘇秦的還鄉

南懷瑾講述

 

原文對蘇秦回家的一段情景,雖然只用了簡單扼要的三十六個字,卻描寫得活龍活現,痛苦不堪。我在這裡特別提出這一段來講,就是希望我們這一代青年,多注意一個人的奮鬥成功與失敗經驗的教訓。不灰心、不氣餒、不怨天、不尤人,立志奮發圖強,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像蘇秦當時那種遭遇,據我所知,我們在國外求學讀書,或者從事其他方面的青年,有些也同樣有這種痛苦的遭遇。結果,缺乏蘇秦那樣的勇氣,被現實打擊下去,大有可為的前途就白白犧牲了,真划不來。我們且看蘇秦這一段歷史經驗故事:

贏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

我們讀中國古文這三十六個字,當然先要認得字,知道了每個字的字義——說文、訓詁,再來會意,便可知道作者當時描寫得刻畫入微。看故事是有趣得很,但讀了以後,也為蘇秦的遭遇覺得很惋惜。

他在秦國沒有辦法了,只好打回家的主意,人既失意,錢又花光了,怎麼辦?他不負氣自殺,只能忍辱,用千萬個忍字,來堅強起自己。於是他只有「贏履蹻」了。什麼是「贏縢」呢?「贏縢」也就是「行縢」的意思。贏是滿。縢是那個時候準備走遠路的裹腳,等於後世的綁腿。蹻(ㄐㄩㄝˊ)是草鞋。

他開始收拾行李,準備打道回家,只好用裹腿布把自己兩隻小腿滿滿地裹起來,以免長途走路,小腿的血管充血而受傷,然後又說他的鞋子也破了,新的買不起,只好穿上一雙草鞋。短短四個字,便輕輕易易地形容了他當時的倒楣落魄相。

沒有錢了,沒有辦法像開始到秦國來時有黃金百斤,僱人搬行李,那種神氣的樣子了。只有隨隨便便把破衣服、破行李捆成一堆,隨身攜帶著好走路。好了,他這樣狼狽地收拾起行李。「負書擔橐」,又把那些帶去的書都背在背上,書當然丟不得的,那個時候買書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印刷術也還沒有發明,書是用一片一片竹簡刻上去的,那是知識分子的資本,所以絕不能丟,只好背在背上。

我的天哪!你看那些破書,不知道有多重啊!背了書還沒完,又要把收拾好的行李,歸成一堆,做成擔子來挑,就像從前種田的朋友挑大糞那樣辛苦。他就這樣一副寒酸相,從秦國首都——陝西的咸陽,回到他的故鄉——河南的洛陽來了。

這一路回來,真夠辛苦,你要知道,他當年還在青年階段,因為失意、窮困,已經弄得沒有一點英俊的樣子了。「面目黧黑」,看起來又黑又瘦,乾癟的窮酸相。但是這還是他的外形。最難堪的,還是他當時內心的痛苦,那實在是無臉見江東父老。

可是這個時候,天涯茫茫,又到哪裡去呢?葉落歸根,不管好不好,有個家,有個窩,總是好的。因此只好硬著頭皮回家。當然,進了自己的家,一定很難過,慚愧得不得了。不要說是蘇秦,大家把自己換作他的處境,就可想而知那種「狀有愧色」四個字的千萬痛苦了。

 

 

▶▶▶返回《孟子旁通》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