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要結的廣一些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修行和做研究不一樣,研究要講究理論嚴謹,要講究證據,修行是一種生命體驗,那他要去哪裡給你找證據呢。所以禪宗才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要去體驗,比如說地藏經很好,不是聽我說很好,你就覺得很好。你要去體驗它,你才能得到。你不去體驗它,你只學我說怎麼樣就怎麼樣,那不過是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修行,只有去體驗,才是真實的。佛也是讚同別人去體驗。就像修行人,他為什麼能堅持下去,不是聽經聽出來的。而是他真實的體驗到了修行帶來的生命法喜,他才能持續下去。所以建議大家去體驗,去多念經,去多做義工,去奉獻,你會發現修行的真實含義。

那地藏經也一樣,你去唸,慢慢的去體驗。你會得到許多法喜。如果把地藏經看成是超度用的,是救地獄用的,或者地藏經只是基礎用的。這也未免太小看地藏經了。也就是我們從來都是表面的來理解經而已。所以會輕慢她。但你真正明白了,地藏經廣大深遠,華嚴富貴,我們卻很難發覺,這就比較可惜。

地藏經是一部成佛的經。在十二品中,佛就讚歎地藏菩薩,”不思議事,超聖因事,證不退事,畢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事。”最後虛空藏菩薩出來證明,二十八種功德利益中,最後一個“畢竟成佛”。

以前祖師大德就說了,“誓作地藏真子”。那地藏菩薩,他是怎麼樣修行的呢?他其實是修六度萬行的。地藏菩薩做長者子時,遇到的是“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

佛經中,他每個字都不是隨便安立。這個長者子,看到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得非常莊嚴,他就心生歡喜說,為什麼能長得如此莊嚴。這尊如來就告訴他,你要長得如此莊嚴,首先要發願度罪苦眾生。 地藏菩薩的入道因緣,不是孝順,是戀慕佛的莊嚴。地藏經是華嚴部分,屬於大方廣的。這裡就告訴我們一個信息,要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如何修行?這兩個問題。

修道的目的,是轉化凡夫的業障煩惱身,為諸佛菩薩的福德莊嚴智慧身。凡夫煩惱很重,色身不夠圓滿。古人講的,千劫修相好。相好,是指佛的莊嚴,佛的舌根清淨,可以演說各種法音,而且九法界的眾生,聽了佛的法,都能紛紛獲得利益。這也是佛的莊嚴相的一種。

你看佛菩薩,都特別圓滿,特別的富貴。不僅色身富貴,而且一出場,都是天女散花一樣莊嚴。這代表佛果地的圓滿。那禪宗中講,見性成佛,這個佛不是究竟佛。雖然見性了,但還沒有圓滿,所以要修,要修多久了。

累劫時間,總之是很長時間。那要如何成就最圓滿的報身呢,就要學習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的方式。每一尊的名號,就可以看出他因地是怎麼修行的。獅子奮迅代表智慧,具足萬行,代表修福報。所以是福慧雙修。

這個可以給如何修福報一些啟發。福報要修的比較廣博,千萬不要只局限在一點。廣義來講,是菩薩六度萬行。那我們狹義來說,就是布施。那布施,也不要只是局限在某一點。或者你認為放生最重要,你就只放生。那你就只是具足一行,而不是萬行。

那要怎麼樣?你看菩薩的寶冠,為什麼會珠光寶氣,就是他因地時修行,修了很多行。以後我們相續的,給寺院建佛像,造佛像會讓你色身莊嚴。也要造廟宇,造廟宇,下輩子就有房子住了,而且住的很舒服。不是每個人都有房子住的。那也會造鐘鼓,造鐘會讓人聲音很好聽,別人聽到他聲音都很歡喜。那也會供養僧人,和僧人結緣,下輩子你要是出家了,你身邊跟著都是僧人。

沒有出家呢,遇到問題,也會有師父幫你。那要給寺院送米,那以後去哪裡都有的吃,不會受到飢餓的苦。也會供燈,以後眼睛就明亮。
當然,種種的布施,都要培養。在因地修行時,許多事情都要做。這樣子緣分就很廣大。而且呢,結緣的範圍盡量廣一些。上次去峨眉山,一比丘尼去幾個女眾道場,一直掛不上單。她就很認真的懺悔說:前輩子沒有和這裡結過緣,福報小,所以單也掛不上。

我走了許多道場,發現這個結善緣太重要了。尤其是去寺院,能吃上飯,和師父聊聊天,這個真不錯。這些我覺得不是偶然的,這都是過去有種過善根吧。你看,菩薩百千萬尊,就只有幾尊和我們緣分很深,像觀音地藏,文殊普賢彌勒等。因為這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和人結過緣分。

古代的禪師,都特別喜歡去行腳。去走陌生的地方。你去行腳,路上會遇到許多問題,出家人身邊沒有帶很多錢,他出門都要住在廟裡。你要能住的進去,就代表自己過去有這個善緣,有這個福報。要是沒有吃,也沒有住,那只能懺悔自己沒有福報了。

因為你是修行人,不能抱怨,越抱怨只會越糟糕。那只好懺悔。所以,這時你會更體會到福報,還有善緣的重要。 第二個,你結的善緣要廣一些。佛是名聞滿十方。天上天下都知道佛,是因為他的善緣比較廣。比如近代許多修行人,可能他的緣分,就是自己一方土地,一個村落那麼多。

那有的,是滿中國大陸的善緣。像海濤法師。他的緣分就比較廣大了。這也是累劫修來的。所以我們供僧,不僅要供給佛教名山,以後也要供養給全國許多大叢林,就是和他們結緣。

這個緣分,不是一天培養培養的。也許你講法,講的比海濤法師還好,但人們聽的就比較少。那是因為他跟你有過去的緣分。他們過去結過善緣,所以見了就特別歡喜。緣分的力量,大過思維的力量。

緣分要結的廣大一些。佛和凡夫的區別,就在於凡夫心量很小。心量越大,就容易接近佛。佛的心中裝得下九法界的眾生。我們凡夫心中,只有自己的家庭眷屬。心量就無法打開了,那緣分也結不大。有的家庭,這輩子是眷屬,下輩子一樣是眷屬,因為他緣分只有這麼多。生死輪迴就如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vao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