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人和錢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這次去九華山朝拜,有三十多位師兄一起,剛好是地藏王菩薩聖誕。九華山肉身殿,外面都是鋪滿了席子,原來虔誠的信眾,來給地藏菩薩守夜。有出家的,有在家的,有老年,也有小孩子,可是熱鬧。這次去九華山,三步一拜,同時去九華山各大寺院供僧。

九華山寺院多,僧人更多,有一兩百個寺院。尤其是去天台路上。這次累計供僧1.8萬元之多。很感恩全國各地佛友師兄的支持。佛法靠的是人來弘揚,而人中之寶,就是出家人。古人說的,山中無道人,朝中無宰相。在世間上智慧一流,能統領大眾的宰相官員,許多都是修道人來投胎的。才有這個說法。我們能供養僧寶,和出家人結緣,實在是我們的福報。

關於錢,修道人要怎麼看待錢。有的人,碰到一個不收錢的師父,就覺得師父有修行。或者看到收錢的師父,就覺得出家了,還放不下錢。這個問題是很片面的。出家人,他們收錢,不一定是他修的不好。

要蓋廟宇,建佛像,甚至修橋鋪路,這些都是需要錢的。比如九華山我去過多次,許多廟宇每天都在變化,越來越莊嚴,這也需要眾生的金錢供養,才能成就啊。所以出家人收錢不一定是壞事。他是為了利益眾生,報答佛恩而收錢。

這也是行菩薩道的一種方式。我們不要一學佛,就覺得自己好像不在三界內。可以不用吃飯睡覺。臨濟祖師說的,修行是踏實的走在大地上,不是飛在水上。人要踏實的做好事情,利益眾生的事情,這都是修行。九華山的廟,越蓋越好,我看了內心都很歡喜。這也是地藏菩薩的威德,也是山中師父修道感召的,也是護法居士,大家出錢出力蓋起來的。功勞都一樣大。

作為佛弟子,要有佛教大局觀。虛雲老和尚,一輩子別人供養他的錢,都拿去修廟了,修了一座又一座,而且都是祖庭。雞足山,鼓山,雲居山,南華寺,雲門寺這些都是虛雲老和尚一輩子建設的。修完廟,他就走了,去修另一座。別人供養他的錢,他也分到四大名山和各大叢林去。這個是虛雲老和尚的精神。幾百年才出一個如此的人物。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百年虛雲的電視劇。

在南方,經濟很發達,寺院收入也很樂觀,甚至每年放生都不計其數。南方人財富福報比較大。我們應該拿一些錢,來供養北方的,西部的,甚至山里的寺院。他們經濟收入,都很貧窮。佛說了,人是最為寶貴的。人能夠修行,修道,我們都要好好護持他。一佛出世,千佛護持嘛。而真的修道人,其實他對物質要求,生活要求,是很低的。

你看虛雲老和尚,吃的,用的,都是很省。而且常常自己勞動。他接受眾生的錢,都是為了佛法久住,成就眾生而已。 那古來高僧,要弘法要修廟,都有賴於護法的護持。

比如說唐朝智者大師,蓋廟48所,度僧3萬多,因為隋煬帝是他的護法。金喬覺來九華山,閔公財主是他的大護法。佛陀在世時,許多大富長者,如給孤獨長著,國王如波斯匿王,都來護持。護法的功勞,也是很大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v3dn.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