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感應錄》(一) 編者序:八、四種感應 四種救度

編者:慧淨法師

 

有因必果,有感必應,乃天然之理。

彌陀發願是因,屬於感;眾生念佛是果,屬於應。

眾生念佛是因,屬於感;彌陀救度是果,屬於應。

然而,或有一向念佛,而全無感應;這並非全無感應,須知感應大略分為四種:

一、顯感顯應:有念佛,亦有明顯感應,自己感覺得到。

二、顯感冥應:有念佛,而感應在暗中,自己覺察不到。

三、冥感顯應:以前或過去世曾經念佛,現在雖沒念,而遇事逢緣,明顯感覺彌陀加被。

四、冥感冥應:以前或過去世曾經念佛,現在雖沒念,而遇事逢緣,暗中蒙受彌陀加被。

眾生根性、業緣各異,因此佛之應機亦自不同。故不論顯應冥應,皆是佛之方便,以此引導眾生藉境發心,趨入菩提,使其徹底離苦得樂。

由此四種感應可以看出彌陀救度、利益眾生,有順度、逆度、顯度、隱度的不同。

一、順度:求疾得痊,所求遂意。

二、逆度:求壽反夭,所求不遂。

三、顯度:因念佛故,或得彌陀現身,聖眾垂護。

四、隱度:因念佛故,或得人事湊合,機緣相助。

能知以上感應之理,則理明信深,即使遇到任何惡緣逆境,也能當下了然無惑,而生歡喜感恩之心。

雖然感應是因果之事相,但佛教不以感應為目的,乃以此感應之事相,知佛說之真實,而起信心、念彌陀、生極樂。否則,但以感應為目的,只要有感應就信,若不知佛理,不分邪正,則容易走火入魔,或誤信外道邪教;欲求超升,反更沉淪。是故,感應不可執著,不可妄求。

 

▶▶▶返回《念佛感應錄》(一)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