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余莉老師:心態改變命運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來到這裡又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真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今天我還能夠繼續站在這個講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那是因為我總是記得鐘(茂森)博士他有一句話,他說在台上的人都是學生,在下邊聽的都是老師,所以我這堂課不是講給大家聽的,而是在講我自己的一些不足,也希望大家從我的一些修學體會中,對大家以後的人生有所啟發。
看到這個題目叫《心態改變命運》,有的人不免要提出這樣的疑惑,真的心態能改變命運嗎?有什麼根據嗎?在我們中國古代文化中有一句話,叫「福田靠心耕」,也就是一個人的福分從哪裡來的?其實都和他的心念有關,什麼樣的田才是非常肥沃的土地?
中國人也告訴我們,福田有三種,最肥沃的田地是恩田、敬田,還有悲田。
首先我們看這個恩田,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福分,有沒有前途,就看他是不是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所以我們為什麼講要孝敬父母,為什麼要感恩師長?其實都是在培養一個人知恩圖報,飲水思源的意識,如果這個人他能夠不忘恩負義,能夠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那我們可以斷定這個人是有福氣的人。
除了恩田之外,還有敬田,就是恭敬心。古人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也就是說我們今天雖然大家都一起來學習,同坐在這個課堂之上,但是我們能收穫多少,我們的人生會因此得到怎樣的改變,取決於什麼呢?那就是取決於我們的誠敬之心,恭敬之心。
講到這裡也讓我想起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典故,說淨土宗的一代祖師蓮池大師,他曾經去拜訪一位老和尚叫遍融法師,他聽說這個法師很有智慧,於是就不遠萬里,就是走了很長的路,三步一磕頭,來請教這位禪師,結果請教這位禪師之後,這位禪師就講了一句話,他說年輕人一定要遠離名聞利養,這個東西害死人。這句話在平常人看來似乎平淡無奇,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誰都能說得出來,要遠離名聞利養,不要受他的熏染。
但是這句話在蓮池大師聽來,就像一個當頭棒喝,他對這句話牢記於心,他一生中就得益於這句話,所以他以後在修學上取得那麼大的成就,就是因為他能夠遠離名聞利養,最後成為淨土宗的一代祖師。所以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我們講的課並不是說我們有什麼水平,其實我們講的都是古聖先賢的教誨,都是被歷史驗證是真理的東西。如果我們懷著一顆誠敬的心來聽,來吸取,相信他對我們每一個人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啟發和借鑒。那我們恭敬什麼呢?首先恭敬的就是聖賢人的教誨,還有就是恭敬能夠身體力行先賢教誨的這些有德行的人,因為他們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正是他們的存在讓我們看到聖賢人的教誨,就活生生的存在於我們的身邊。
第三個就是悲田,什麼是悲田?就是一個人他對於別人的痛苦,別人的處境能夠有憐憫之心,有惻隱之心,所以他會全心全力給予幫助,讓他們走出困境,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所以我們有能力、有財富,把這些東西用在這三個方面,那我們相信,我們的人生也是一個幸福的人生。但是有的人也說,我看好多人他也是知恩圖報,飲水思源,他對別人也很恭敬,對聖賢教誨也是很聽從,他對別人也有仁慈博愛的心,也有同情心,但是為什麼他的遭遇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好?這又是什麼原因?
像我們經常有人說「老實人吃虧」,實際這句話是有待商榷的,為什麼?因為老實絕對不會讓一個人吃虧,這個人之所以吃虧,是因為他看起來是老實,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那種過惡,就是他給人表現的是很好,但是他還有一些隱藏著的不為人知的過失。而正是這些過失讓他不是一切都順利,所以老實人絕對不會吃虧。吃虧的是那些看起來老實中的不老實的地方。
我們今天就根據《了凡四訓》上的一句話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人做了很多好事,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命運,那就是「未論行善,先須改過」,也就是一個人他還沒有在去積功德之前,需要首先把自己的過失給改正過來,就像這個杯子,它裡面本來是盛水的,我們也想方設法往裡面盛滿水,但是這個杯子是有漏洞的,下面有一個洞,所以你無論積了多少水,最後都給漏掉了,你的功德沒有積攢下來,所以也就沒有得到如意的這些效果,命運也就沒有改過,所以我們在沒有講改造命運之前,先來看看怎麼樣改正自已過失,我們現在一般人的過失有下面幾個方面,我所說的都是我自己切身的體會,大家可能會與我心有戚戚焉。
第一就是傲慢。我們看到《了凡四訓》上有句話,他也是藉用《易經》上說的話,說「人道惡盈而好謙」。一般的人都是厭惡那些過份驕傲的人,而喜歡那些謙恭有禮的人。在《尚書》上也有這樣幾句話,他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驕滿給自己帶來損失,謙虛使自己受益,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規律,又說「唯天福善禍淫」,天道自然的規律都是給那些善良的人帶來福分,而給那些過分的人帶來禍害。這些都是告訴我們自然而然的規律。
在《論語》上孔子也說了一句話,他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說這個人即使有像周公這樣的才華,如果他又驕傲,又吝嗇,其餘的就不足再評論了。所以驕傲,傲慢是給自己的人生設置了很多的障礙,而因為一個人有傲慢心,他覺得自己什麼都明白,什麼都會了,他也就不可能再去好學了,所以我應該向大家表示祝賀,因為大家能夠來到這個會場,能夠認真在這裡學習,說明大家還有一顆謙虛受教的心,因為覺得我不滿足,我才要在這裡再來學習。
為什麼要謙虛?在《易經》上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一個恆常不變的規律,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觀察自然界的現象,你看太陽有升有落,潮水有漲有落,這些都是一陰一陽之謂道的體驗。我們人世的變化,也是如此。比如說一個人懶惰,那就一定會有非常困苦的時候到來;一個人如果驕傲,那就一定會有突然倒架子的時候到來。
對一陰一陽之謂道體驗最深刻的人,莫過於清朝曾文正公曾國藩,他就是把這個道理運用到人際關係的處理上,他提出要看一家人的子弟有沒有發展前途,能不能興旺發達,就看這家子弟的三件事情就好了。
哪三件事情?第一就是看這家的子弟早晨幾點鐘起床,第二件事情就看這家子弟是不是自己的家事自己做。這兩件事在我們現代人看來都是微不足道,但是做到了四省總督的曾文正公他卻認為,正是從這兩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可以看出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儉,勵精圖治,還是驕奢淫逸,鋪張浪費。所以我們現在也流行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正是從這些細節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為人的品格。
他也說到,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而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一個家庭的破敗,一個家族的破敗,一個企業的破敗,破敗在什麼地方?就破敗在這個家庭的用度,過分的奢華,過分的浪費,乃至於入不敷出上。一個人之所以由盛到衰,由上升轉為下降時期,是因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從此過上了過分安逸的生活,不思進取,乃至於玩物喪志;而一個人討人厭,討人不喜歡那是因為什麼道理?就是因為他自以為是,過分的驕傲,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第三件事他說看一家的子弟能不能有發展,就看這家的子弟是不是讀聖賢書。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古代的聖賢經典,都記載著古人對於天道的認識。給我們講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告訴我們人生的經驗和教訓。當我們一個人活到四十多歲的時候,再回首一生的時候,常常有這樣的感慨,說如果我這一生可以重來一遍的話,我相信我的人生一定會比現在更加精彩。
我們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慨?有,我也有這樣的感慨!可惜的是人生不可以重來的,所以我們的人生就留下了很多遺憾,我們的古聖先賢也有這樣的遺憾,他們不希望這樣的遺憾再發生在子孫後代的身上,所以他們就想方設法的,把自己的人生經驗教訓記載在經典之中。所以我們後代子孫只要虛心的打開這些經典,我們就可以回到幾千年前,幾百年前和孔老夫子、孟老夫子直接交流,他們的人生經驗就可以直接為我們來傳承,所以你看我們學了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話,教導我們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他教導我們在人生得意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不要自以為是,當我們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也不要因此就喪失了信心,喪失了勇氣,因為冬天已經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你看我們學了一句話,就對我們的人生有這麼多的啟發。我們只要打開經典,對我們的人生啟發那就太多太多了。
還有一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到曾文正公他對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體會得很深刻,他把自己的書房取名為「求缺齋」,什麼叫求缺齋?那就是要求一點缺失,不能太過完美了,因為他自己有權有勢,又才華橫溢,可以說近乎完美。因此他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都特別的小心謹慎。因為他明白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這個就是我們講的要從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中,學會一種謙虛有禮的處世態度。
我們看中國古代聖賢人,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這些人反复叮嚀,實際上就是說明這個道理。比如說孔老夫子,他一生所奉行的就是溫、良、恭、儉、讓的德行。他做到了溫和、善良、恭敬、儉樸和禮讓,而孔老夫子的後人又把他一生的道德教育的經驗承傳下來,所以我們看到孔老夫子的後人,一直承傳到今天保持了幾千年而不衰。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把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規律體會到人際關係的處理上,提出「處柔守慈」的處事原則,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謙恭、要有禮,要溫柔處下。
在《易經》這本說明天道的書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而這一卦就是謙卦,而這個謙卦是地山謙,也就是高山本來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謙卦之中,高山它寧願居於平地之下,因為他能夠不居功自傲,能自卑而尊人,所以他做事無往而不利。我們從這裡就學會了,一個人傲慢無禮對自己是處處成障,所以謙恭能夠敬人,這才是一個人改變命運的一個基本心態。
第二個過失就是嗔怒。現在的人脾氣都特別的大,我們走在路上就看到有的人,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吵了起來,甚至於大打出手,我們說中國的文字都是一種智慧的符號,看到這個「怒」字,上面是一個奴隸的「奴」,下面是一個「心」字,看到它就是告訴我們,什麼叫發怒?就是把自己的心變成了奴隸,自己已經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了,所以才會發怒,而中國在《黃帝內經》上有一句話:「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說大怒會傷及到人的肝臟。在王鳳儀老先生的《嘉言錄》中,他也有一句話,他說「恨怨惱怒煩,人生的五毒丸,吃了半顆就生病,吃了一顆就要你的命」。
所以你看,這些情緒都會影響人的生理健康,影響人的心理健康。的確,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那怎麼辦?我們要改變命運,我們看在日本江本勝博士那裡有一本書《水知道答案》,他做了一個水結晶的實驗,從這裡我們也受到了一些啟發,他說把水結晶之後,給它貼上不同的詞,然後在高倍的放大鏡、顯微鏡下來觀察,結果他發現,看過「愛」、「感謝」這幾個字,所形成的結晶充滿了喜悅,像似盛開的鮮花一樣;看了「謝謝」也是呈現了美麗的六角形;看了「混蛋」就是混沌的一片;看到了「智慧」,無論他是用漢字、漢語拼音,還是英文、德文寫的,它都是呈現了美麗的六角形。
這個實驗就是告訴我們,人的心念,人的語言對於水都不是毫無影響的。而我們人的身體又有70%都是由水構成的,所以一個人如果經常生氣發怒,經常有恨怨惱怒煩這些情緒,首先影響的不是別人,而首先是自己。所以發怒的確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古人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境就是我們的物質環境,我們的人際關係都包括在這個境遇之中。這個水結晶的實驗也是從一個側面,證明了我們古聖先賢的教誨是真實不虛的,既然境是由心生,也是由心轉的,那我們也要把這個怒,恨怨惱怒煩的情緒轉變為什麼?
轉變為恕,這個「恕」上面是一個「如」字,下面是一個「心」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是恕?那就是要如其心,如誰的心?就是如對方的存心,能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換位思考。孔老夫子有一個弟子來向他請教,說老夫子有沒有一個字我可以終身奉行而不加以違背的?孔老夫子說有。這個字就是「恕」。而這個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自己不想得到的東西也不要把它強加給別人,當別人犯錯誤的時候,我們自己要生氣的時候,我們就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一個聖賢人?自己都不是一個聖賢人,自己也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過失。那我們想一想,別人在犯錯誤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理由再去對他們發怒?我們自己犯錯誤的時候,希望別人是以什麼心態來對待我們?我們希望他們能夠原諒我們的過失,能夠給我一個改過的機會。那麼當別人發生錯誤的時候,我們也應該推己及人,將心比心,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
所以一個人如果轉怒為恕,這個心就完全不一樣了。很多人聽到這裡就想,我們中國人講一切法得成於忍。如果一個人能學會了「忍」這個字,是不是就可以不發怒了?的確,你看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學會忍耐,古人說「十年寒窗,一舉成名」。你要忍得住那種清苦的生活,壞的環境要忍,好的環境也同樣要忍。所以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挫折的時候我們要能夠忍受,在一切都事事如意,一切境緣都很好的時候,更需要忍住,不去貪愛。
古代人講的忍,他有六個層次。第一個叫「力忍」。也就是我們知道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所以當別人在對我不好,做錯事的時候,我們要努力克制住自己,不去打擊他,不去報復他,這叫力忍。如果你僅僅把自己的功夫停留在這個層面,終於有一天你會發現怎麼樣?你發現自己會忍無可忍,終於積累到一起了,就像火山爆發一樣發作起來。所以我們的忍還要往上提升。
第二個就是「忘忍」。也就是別人對我們不好,對我們仇恨,我轉頭即忘,沒有把他留在自己的記憶裡。這就是我們說的古人的心量很大,說「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宰相肚裡能撐船」。在《弟子規》上也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我們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
但是如果我們彼此有過節,有仇怨,我們不要把它老是留在自己的記憶裡,想起來就折磨自己一次,有人也把自己的心比作一個純淨純善的垃圾桶,什麼意思?就是我們自己剛把這個垃圾桶從商店裡買回來的時候,你看它也是很乾淨的,和別的桶也沒什麼區別,但是後為什麼它變成骯髒不堪?就是因為我們經常把垃圾往裡面裝,我們的心也同樣如此,我們的心都是純淨純善的,如果我們經常把別人的過失、別人的罪惡承載在我們的心中,那我們的心不就變成裝載別人過失的垃圾桶了嗎?最後受傷的還是我們自己。
第三個層次就是「反忍」。反忍就是反省自己,反觀自己,我們這幾天學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然最難做到的一句話也是這句話。因為我們拿著《弟子規》都是去照別人,沒有來反觀自己,當別人做錯事,讓我們不高興、不滿意的時候,我們不妨想一想,我們都是學習傳統文化,都在力行《弟子規》,人家也學的不錯,為什麼他看每個人都是笑臉相迎,他唯獨看著我不滿意、不高興?這說明什麼?還是說明我們自己有讓人不高興,不愉快的地方。我們自己可能在溝通上和人家不到位。
或者有一些態度、表情,雖然我們覺得自己沒傲慢,但是他無形中流溢出了一種傲慢,「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原因一定是在內不在外,只有你從內在化解彼此之間的對立,你才發現境緣都會改變,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句心法。遇到任何事情都從內找原因,你把內在的原因找到了,你發現外邊的境緣也就隨之改變了。
第四就是「觀忍」。在《金剛經》上有一句話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其實那個讓你生氣的人,還有那個讓你生氣的自己,都是一個虛幻不實的東西,他本性就是空寂的,覓之了不可得。我們再回想一下我們過去的事,昨天的事,乃至於上午剛剛發生的事,不就像作了一場夢一樣已經過去了嗎?就像肥皂泡一樣是短暫的,就像雷電一樣是不能延續的。所以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能夠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你能夠這樣去觀的話,你的怒氣也就生不起來了。
第五就是「喜忍」。喜忍就是把別人對我的不好,把別人對我的抱怨,誹謗乃至所遇到的挫折,我都沒有生氣,沒有發怒,也沒有抱怨,反而非常歡喜的去接受。為什麼?因為他又來鍛煉我忍辱的機會了。有個人他在自己的筆記中這樣寫到,他說現在我對慈悲有了更高遠的認識,我並不認為它只應該帶給我平安與福樂。
我認為它更應該帶給我、為了滋長我力量的挫折,和將使我深切的領悟到真理的莫大痛苦,以及為了消除我的罪業和增進我福德的種種拒絕,種種羞辱和種種的悲痛欲絕。也就是說慈悲有的時候並不是給他平安與福樂,給他一些挫折,羞辱和磨練,甚至是悲痛欲絕,更提升了他自己面對挫折的能力,更提升他了悟真理的智慧。
這也正如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所寫到的,他說「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導你自立,感激絆倒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感激所有讓你堅定成就的人」。當我們能這樣變換著角度來看待生命中這些羞辱、這些誹謗,這個時候我們不僅不生氣,反而還會升起喜悅,這是第五個層次。
第六個層次就是「慈忍」。也就是我面對別人對我們的誹謗、侮辱、抱怨,不僅不想去報復他,反而提起了我們要去幫助他,提升他的心。為什麼?因為中國人說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當然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也是有道理的,一切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恨之人他也有可憐之處。比如我們看到有一些年輕人,他還沒有走上工作崗位,還沒有走上社會,他就做出很多悖逆社會的行為。比如說在蔡老師《弟子規細講》上,就講到一個案例。
他說一個孩子看到馬路邊停了一些豪華的車子,然後他拿起刀子在上面劃了兩道,甚至潑上一些油就給他燒掉了。如果我們是這個車子的主人,我們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生氣,覺得這個人怎麼會做出這樣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但是我們再深入調查一下,才發現原來這個孩子他父母早年離異,沒有人給他良好的教養,更沒有人給他《弟子規》的學習。所以他從小就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懷疑和不信任。所以他沒有走上社會,就跟人起了對立之心,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當我們知道了這個根源的話,知道他犯錯誤的原因之後,我們不僅生不起發怒之心,反而提起一種幫助他改過之心。
在《格言別錄》上有一句話,叫「論人之非,當原其心」。讓我們在談論別人過失的時候,我們一定去考察他導致這種結果背後的根源。當我們找到這個根源的時候,其實我們發現哪有什麼惡人和善人之分,只有接受和還沒有接受聖賢教誨的人之分。我們都說「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都是純淨純善的,只不過是因為後來的染污不同,使他們有了不同的習氣。所以我們看到的人,沒有善人,沒有惡人;都是受了不同習氣熏染的人。我可能說這方面的習氣比較少,但是另一方面的習氣比較重,所以我們沒有理由去拒絕他們,也沒有理由去輕視他們。從這裡我們也能深刻的體會到,大文豪巴爾扎克所說過的一句話,他說「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有一位哲人他也這樣說,他說「我們的痛苦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於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生的」。也就是說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給我痛苦與否的感受,而是我們選擇怎樣的態度,怎樣的方式去處理它,去面對它,這也證明我們古人所說的一句話,那就是「境緣無好壞,好醜在於心」。境就是物質環境,緣就是人際關係,他們本身都沒有好壞之分,其實好壞之分都是起於誰?起於我們的分別心,我們如何把一般人看起來是不好的環境和人際關係,轉變為好的環境和人際關係,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需要真正的功夫,這是我們講的嗔怒。
還有一篇文章我特別喜歡引用,每次講課我都喜歡把這個給大家念一念,因為什麼?因為我雖然念了很多遍,但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不能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所以有必要再重新提醒一下,《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這篇文章中這樣寫到,他說「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他交給別人來掌管。一個女士抱怨說,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的手裡;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鑰匙交在孩子的手中;一位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可真命苦!她把鑰匙交在媳婦的手中。這些人都做了一個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自己的心情。而當我們允許別人掌控我們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對現狀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是一種享受,而不是壓力」。
諸位朋友,你們快樂的鑰匙在哪裡?是在自己的手中嗎?那就把它握緊吧!我們在青島分享了以後,青島的企業家很有創意,他們把《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編成小品,然後在帶著孩子去給人家拜年的時候,每次都給演出,讓人家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
在拜年的過程中,也就教育了這些要拜年的長者。還有的人說,其實這個快樂的鑰匙更像一個「遙控器」,如果你掌握不住自己的快樂,就等於把這個快樂的遙控器,放在別人的手裡,別人稱讚了幾句,誇獎了你幾句,等於按了一個鈕,然後你就很得意、很高興。結果別人又諷刺了你幾句,誹謗了你幾句,侮辱了你幾句;又等於按了一個鈕,結果你就很生氣,這不是把快樂的遙控器放在別人的手中嗎?我們學會了這一點,以後都要想著一生氣的時候,我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遙控器,不能讓別人把這個「遙控器」給搶走。
我們很多人已經習慣於發怒了,怎麼辦?我們可以採用心理意識的方式,來把我們愛生氣的毛病轉變過來,晚上我們可以坐在鏡子麵前,或者拿著一面鏡子對著自己,深吸一口氣沉到丹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兩眉之間,然後對著鏡子這樣說,你從今以後對於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氣。早晨起來對著鏡子這樣說,你已經不生氣了,你已經不生氣了。當然中國人有句話說,「江山易改,禀性難移」。
因為我們已經太習慣於遇到事情就發火,那你只是做了幾天,肯定是起不到效果,遇到那些讓你不可思議的人和事,你還會覺得要怒火沖天,但是你不要因此而喪失了信心,你要每天堅持自己,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每天都提醒自己,提醒自己,過上三個月,可能是罪大惡極的人在你的身邊,你都不會輕易的發火了。
學佛的人有一個更加簡短的方法,他說你要生氣的時候,你就不用想別的了,把你的念頭轉變過來,轉變為什麼呢?好多人都知道,那就是「阿彌陀佛」,很多人都跟我分享,他說其實你這個方法沒有我這個方法簡單,你看,你一生氣,你就把「阿彌陀佛」四個字念出來,你就把自己的怒氣給消掉了,我覺得這個方法也很好,也給大家傳授一下。這是講的第二個過失。
第三個過失就是嫉妒。我們看這個嫉妒都是女字旁,我們做女子的要非常注意了,說明什麼呢?說明做女子的很容易起嫉妒之心,黑格爾他說了一句話,他說「嫉妒是拿別人的成績來懲罰自己」。我們看別人幹得好,有成就,我們自己心裡不舒服,而別人的成就不會因為我們的嫉妒而有所減損,這不是拿別人的成績來懲罰自己嗎?中國古人有句話說「文人相輕」,其實這句話我們是有待商榷的,為什麼?我們說這樣的文人,充其量是沒有學過《弟子規》的文人,因為學了《弟子規》,他們都是說到「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學習《弟子規》還告訴我們,「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學了《弟子規》的人,絕對不會對別人的成就有嫉妒之心。所以古代人說「文人相輕」,肯定是「不力行,但學文」的這種文人才會相輕,我們現在知識分子之間特別容易相輕,後來我學了《弟子規》之後才找到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去力行聖賢教誨,而都是把它作為什麼了?都是作為誇耀自己學識的工具,所以在《論語》上孔老夫子也說,「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
古代的人學習這些聖賢的教誨,確實是為了成聖成賢,能夠向聖賢人看齊,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而我們現在的人學習聖賢教誨,是為了告訴你,我學過《論語》,我學過《大學》,你看我對經典倒背如流,都有這樣的感受。
在上次青島講課之後,有一個人。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我們現在的人習氣很深重。他就過來跟我分享,他說我們聽你的課和蔡老師的課一比,我覺得你的課很有深度。我說錯了,我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你聽蔡老師的課,他整篇課沒有一句在誇耀自己,顯示自己的才學,他的存心都是為了利益在場的每個聽眾,他們講的每句話,都是希望對他們的人生有所啟發,但是我的課我還有一些在賣弄自己的學問!
所以我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講這句話也是告訴大家,以後你們去上很多課的時候,不要被人家甚麼教授,什麼博士這種頭銜所迷惑,你看這個人真正有沒有學問,有沒有修養,就要看他是不是真正在力行聖賢的教訓,是不是把他所講的都說到做到。有位長者他經常提醒我們,他說能說到,然後做到,這是賢人;能做到然後再說到這是聖人;能夠說到結果做不到,這是什麼?這是騙人。所以我們經常在課堂上非常的緊張,因為我們怕自己說到做不到,那被人說我們是在騙人。
古代人告訴我們,怎麼樣克服嫉妒心理?那就是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你看別人做好事,我們都要幫助他,成就他,結果他做了好事和我們做好事一樣心情愉快。在我們今天來的時候,我就听到和我同來的老師給我講,他說青島大洲的劉總也來了,他這幾天在這裡忙碌,就好像他們自己在承辦這個會議一樣,我聽了之後非常的感動,而且我也非常的欣慰,因為我們確實每個人都在落實《弟子規》。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人並沒有違背聖賢的教誨。在《易經》上告訴我們,為什麼不需要嫉妒別人的成就?因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就是一個人他做好事,積功累德,他必然會有他自己的福報,你自己做壞事,你自己會給自己招來禍殃。所以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這種財富、身份、名聲、地位,這是枝葉花果。你應該在哪裡去努力?要在根本上去努力。在《大學》上有句話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所以你看一個人他能取得別人取不到的成就,那一定是因為他有一般人不具備的德行。
大家可以去好好觀察一下,我在中央黨校工作,我自己感受得特別明顯,因為我們的班次有不同的等級,有省部級班、有地廳級班,還有縣委書記班,我們發現每次問題最多的、脾氣最大的是縣委書記班,待人最謙和的、最與人好相處的,待人特別寬容的,能為別人著想的,真的是省部級班;我們覺得這麼大的官可能特別不容易接觸,其實恰恰相反,這些人是最容易平易近人的人。所以我們自己去觀察一下,別人他能有我們取得不了的成績,他身上必然有我們不具備的美德。我們明白這個真相之後,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在《論語》上還有一句話,告訴我們怎麼樣去追求,怎麼樣去努力。他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我們不心自己沒有一個好的位置,發揮自己的能力,而應該擔心什麼?擔心我用什麼樣的德行和能力來立功,立德,立言於這個世間,或者說給了你一個好的位置,你用什麼樣的德行和能力,把你的責任來盡到。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不擔心別人不知道我自己的學問德行成就了,別人不用我,我不應該擔心這一點。
我擔心什麼?我應該去追求那個足以使你的名聲得以顯揚的德行,還有能力。當然這個名也都是虛名,是不是虛名?但是名聲雖然是虛名,它也有好處。因為名人說話,大家都會願意聽,大家也會受到他的影響,所以要用這個虛名來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做一些好的引導,這個才是正確的。
《論語》上還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到別人好的方面,我們不是嫉妒他,而是想著向他學習向他看齊,來彌補我們自己的不足。看到不賢的人,看到不如我們的人,我們應該怎麼樣?我們應該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和他類似的過失。我們現在人看別人過失都很容易看到,看自己的過失都很難看到,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上,往往背著兩個包袱,一個包袱上寫著他人的過失,一個包袱上寫著自己的過失,但是我們再走人生之路的時候,都是把寫著他人過失的包袱放在胸前,而把寫著自己過失的包袱放在背後,所以我們怎麼看也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這兩個包袱給它換一下,掉一個個,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反觀自己,看到自己的過失。
在《太上感應篇》還有一句話,它說「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就是看到別人有獲得、有成就,就像自己有獲得,有成就一樣的歡心喜悅,現在我們的人不是這樣,比如說我們開會的時候,我們發現領導在表揚別人,我們會怎麼樣?我們心理就有點不是滋味,覺得那個被表揚的人怎麼不是我?或者我們突然接到一個電話,說你某個老同學發了一筆大財,或者提到一個部級的崗位,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我們是替他高興嗎?還是我們至少想一想,那個人怎麼不是我?這個心態實際上都不是一個很正常的心態,見人之失,如已之失,看到別人有損失就像我們自己有損失那樣感到心痛。我想我們的心態是這樣的嗎?我們聽領導開會的時候,在批評別人做的不夠好,我們心中是什麼樣?我們是覺得和他一樣難過嗎?想著去幫助他改正嗎?還是我們心中竊喜,覺得他又受到領導的批評了?我經常都會有這樣的心念,所以確實很難做到,見人之所得,如已之得,見人之失,如已之失。這是我們講的嫉妒。
最後一個缺點就是貪欲。其實所有的過失都可以用一個貪字來概括,你看現在的人不是貪財就是貪色,不是貪名就是貪吃,總有一樣放不下,如果我們貪財的話,我們應該記住在《大學》上有一句教誨,「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說這個錢財是通過不正當的方式獲取的,那它也一定會以不正當的方式而敗散掉。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古人教導我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這個錢並不是賺到你手就是你的,它為五家所共有。首先是官府,比如說我們貪污受賄來的錢,最後東窗事發,自己鋃鐺入獄,所有的錢財也被充公;還有被水災、火災,這些自然的災害給漂奪走,給焚燒掉;還有盜賊,我們說那些盜賊,專偷那些為富不仁的人;還在就是不肖的子孫,就是不成器的子孫敗家子,也會把你的不義之財給敗散掉。所以我們對別人通過不義、不正當的方式來獲取錢財,千萬不要去亂羨慕,因為我們學了聖賢經典,就要堅信聖賢的教誨,不信大家可以注意觀察一下自己周圍的人,你看那些貪污腐敗的人,你看那些不義之財來路不明的人,他們的家財能夠維持良久嗎?他們的子孫都很賢達嗎?
還有貪色,古代人告訴我們「色字頭上一把刀」,因為這一把刀會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祿給你削得平平的,所以古代人警醒我們說「天道禍淫最速」,天道給那些淫亂的人,過分的人,招至災禍是最迅速、最迅速的了,其實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從我們身邊的事上觀察到。你看一個人他即使做到省部級的,甚至更高的官,但是他一旦壞在女色的手上,所以他功名利祿都被削光了,最後鋃鐺入獄,還有你看那些有錢的人,有錢之後就是放蕩自己,最後自己染上一身病,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這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事,告訴我們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所以我們說,古人講的道理,他是一個恆常不變的規律,你可不要把它小看了。如果你要是不惜以身試法,這個結果確實是讓人不能忍受的,這個法陳大惠老師講過,他說這個法不是我們世間的法律,這個法是講的自然的法規,你不要去以身試法。如果我們貪名,我們也記住了凡先生他在《了凡四訓》上講的一句話,他說「名者造物所忌,世上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個人有很好的名聲,但沒有用好的名聲去做到有利於人的引導,最後他會出很多意想不到的災禍,突如其來的變故。
還有貪吃,我們說好吃只是三寸舌頭能品嚐得到,就是為了三寸舌頭,我們去造了很多的罪業,這實際上也是得不償失,對自己的健康不利,對這個環境也不好。我們看一看周泳彬老師《新世紀健康飲食》,對這個就了解得更深刻了,所以古代人告訴我們,面臨慾望和利益的誘惑的時候,應該是什麼樣的心情,應該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你在金錢、美色各種慾望的誘惑面前,你應該是戰戰兢兢,為什麼?
就像自己站在懸崖的面前,因為你一不小心把腳踏進這個懸崖,你還想後悔,還想翻過身來還可不可能?那就不可能了。所以中國人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其實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古人又告訴我們說,「立名於一世,而失之僅頃刻」。我們想一想,我們能夠成就今天的事業,我們能夠做到今天的領導職位,容易嗎?
我們從小學到初中、到大學、到我們工作之後,可以說付出了千辛萬苦,不知道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努力,終於有一天我們獲得了一個好的地位,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可以讓父母感到安慰,可以受家人的尊敬,但是我們一個不小心的決定,一個在誘惑面前把握不住自己的舉動,就把所有的這一切都付諸東流,功敗垂成,這就叫「立名於一世,而失之僅頃刻」。所以面對這些慾望的誘惑,怎麼能夠不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要戰勝貪欲也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我們看有一個兩隻狼的交戰,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怎麼辦?從這裡我們可以找到答案,有一個年邁的北美契洛基人教導子孫們人生的真諦,他說在我內心深處一直在進行著一場鏖戰,交戰是在兩隻狼之間展開的,一隻狼是惡的,他代表恐懼、生氣、悲傷、悔恨、貪婪、傲慢、自憐、怨怒、自卑、謊言、妄自尊大、自私和不忠;另外一隻狼是善的,他代表喜悅、寧靜、謙遜、仁慈、寬容、友誼、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貞;同樣這個交戰也發生在你們的內心深處,在所有人內心深處。
聽了他的話,孩子們都靜默不語,若有所思,我看大家也是在這樣若有所思一樣。過了片刻有個孩子問,哪一隻狼能獲勝?這個飽經世事的老者說,你餵給他食物的那隻。也就是說你把食物餵給哪隻狼,哪一隻狼就能夠獲勝。聽了這個故事我們也想,我們做學問提高自己修養的一些態度,那就是要長時熏修,薰修什麼?當然是薰修聖賢的教誨,就像我們今天能夠有機會來到這樣的會場,接受這些聖賢人的熏陶,那我們就是在給這個善良的狼在餵食物,所以如果是你的朋友把你帶到這個會場,他就是你人生的善友,你對他一定要倍加珍惜,可能就是因為聽了這幾天這幾堂課,這些老師的講座使你的人生從此不同,成為你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古人都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那我們想想我們現在人,我們現在的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我們打開電視媒體、網絡、到處都是要讓你墮落的內容,所以我們一日不讀書就面目可憎,所以大家今天來到這裡學習,它不是一個結束,而僅僅是一個開始,從今以後的每一天,都希望大家能夠至少有兩個小時來接受聖賢教誨的熏習,其實兩個小時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只有兩個小時受聖賢教誨的熏陶,還有多少在受社會的貪嗔癡的熏陶?還要親附善友。古人說「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
你和那些善良的人,聖賢人在一起交往,就像你在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打濕不了你的衣服,但你時時都能感受到他德風的滋潤。這樣你就是餵善良的狼,給他好的食物吃。最後還要身體力行,不要我們今天聽了課覺得很激動,但是過了兩天你和朋友一交往,又被他們給拽了回去。
在《論語》上有句話,它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就說他把《詩經》三百首都能倒背如流,但是問他政事,他也不通達,把他出使到他方做外交官,他也不能專對,雖多,雖然學習很多又有什麼意義?當時我看了這句話,我感覺到這句話就是在說我,所以我們覺得什麼樣的人在弘揚傳統文化?並不是像我這樣把《詩經》、子曰、詩云說得很好,但是都做得很不好的人能夠弘揚傳統文化。是什麼樣的人能夠弘揚傳統文化?就是你們在座的各位,你們能夠把傳統文化身體力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你們就是在弘揚傳統文化,身教勝於言教。
我們今天總結一下,我們不要因為以往的過失,就覺得自己很沮喪。你看我們所說的過失我都犯了,人戰勝自己是最難的,所謂的競爭絕對不是和別人爭,而是和自己的習性爭。我們每個人都不要成為自己慾望的奴隸。喬布斯也說過一段話,我也把這段話留給大家,作為今天的結束語,他說「人生中,能夠從挫折中站起來,那麼就能將經歷變成財富;如果倒在挫折中站不起來,那麼挫折的經歷就是一場災難」。
選擇災難還是選擇財富,完全取決於你面對挫折的態度。儘管我們以前做了種種的錯事,但是如果我們從今天開始立下一個心願,我們能夠改過自新,相信你的人生一定會比我活得更加精彩。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