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淨宗朝暮課誦經文講記第四卷

一九九四年於加州迪安薩學院

第四卷

第十八願後面還有一句話。雖然是十念必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們在《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章裡面看到,即使造五逆罪也能往生。不能往生的,是'誹謗正法'。因為他不相信,不能接受,不願往生,這才是真正的障礙。佛為什麼加上'唯除五逆'?大概是造作惡業的人,特別是造作重罪的人,很難信受這個法門。那麼造極重之罪的人,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友教他懺悔,教他念佛求生淨土。他在這個時候,能相信,能接受,能發願,這都不是偶然的。

如同佛為我們說阿阇世王子。我們在《觀經》裡面看到他殺父親、害母親、與提婆達多勾結,破壞僧團。換句話說,五逆罪他都造了,而且是造極重的五逆罪。他以後的結果如何,《觀經》上沒有記載。在《阿阇世王經》裡說得清楚,佛告訴我們,他到臨終時才後悔,知道他一生做錯了,於是認真懺悔,念佛求生淨土。他往生了。在我們一般人看,這一種人往生,大概品位不會太高。而佛告訴我們,他往生的品位很高,是上品中生。

由此可知,往生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平時修行,所謂信、願、持名,念到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往生的。另外一類,就是臨終懺悔往生的。因此我們決定不可以低估了懺悔的力量。認真殷重的懺悔,往往使他往生品位很高,不是我們能預料的。這也讓我們對於造作罪業的人不敢輕視。當然這一類人,往生的不多。依照正當途徑修行,往生的多。古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是指從正途修學去往生的。

我們要特別提高警覺,千萬不要認為臨終懺罪可以往生,多造一點罪業沒有關係。要是這樣想法、這樣作法,就錯了。諸位必須要知道造作一身罪業,臨終懺罪往生,至少要具足三個條件。這三個條件是很難遇到的。

第一個條件,頭腦要清楚。幾個臨命終的人,他頭腦很清楚,不迷惑?這很難得到。假如臨終迷惑了,遇到善知識教他,他也聽不進,他也念不了佛,那就空過了。一定是隨業流轉。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第二個條件,他必須遇到善知識。遇到深信淨土的善知識,臨終教他懺悔,教他念佛求生淨土。在關鍵的時候,要遇到這麼一個人,相當不容易。

第三個條件,這個善知識勸導的,他立刻就相信,立刻就照做。這是相當不容易。

這三個條件要缺一條,這個造罪的人,就不能往生。若不能往生,必墮惡道。所以懺罪往生,是萬人中難得有一、二人。我們決定不能存僥倖之心。這是善導大師在《觀經》下品下生章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讓我們提高警覺。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密。堅固不退。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這裡麵包括兩願,第十九'聞名發心願',第二十'臨終接引願'。這兩願對我們來講,也是非常重要。因為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三輩往生的條件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一向專念'就是第十八願,教我們執持名號。而'發菩提心',正是第十九願。由此可知,念佛人善根確實是非常深厚的。

“菩提心”,佛在《觀經》裡面講得很詳細。佛說'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心就是菩提心。與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講的三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名稱稍稍有點不同,意思、境界完全是一樣的。

菩提心怎麼會有三心?佛為我們說,一個是心之'體',兩種是心之'用'。有體、有用,菩提心是一個。'至誠'是心之體。'深心'跟'迴向發願心'是作用。作用裡面分成兩大類,就是佛法裡常講的'自受用'與'他受用'。也就是說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對待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待人?待人是他受用,對自己是自受用。

真誠心是'體'。從真誠裡面產生自重、自愛的心,這就是深心。自己能自重、自愛,對於別人,是從至誠心裡面生起的大慈悲心,能愛護一切眾生,能幫助一切眾生,這叫他受用。這都是從真誠裡面生起的。這叫發菩提心。

依照蕅益大師的解釋,意思就更清楚、更容易明了。蕅益大師說,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真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執持名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就更好懂了。所以說“聞我名號,發菩提心”。

發心,當然他就“修諸功德”。這個'功德'是專指信、信、願、持名。

“奉行六波羅密”。雖然發願求生,在沒有往生之前,我們的身體還在這個世間。既然在世間,就不能脫離社會,不能脫離人群。跟社會大眾相處,我們用什麼態度?奉行六波羅密。這六條就是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我們一定要遵守。這就是菩薩行。

我們的心、願、解、行,都能做到“堅固不退”。'堅固'是決不為其他知見所迷惑,決定不退轉。“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這是聞名發願,求生淨土。

“一心念我,晝夜不斷”。這是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念在'心',不在口。心裡面時時有'阿彌陀佛',時時有西方極樂世界。心裡不要放其他的東西。換句話說,心裡除了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決定沒有其他的牽掛,這就叫'一心念我'。不是口上的佛號晝夜不斷,而是心裡的念頭不斷。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念佛功夫成片、一心不亂。到這個境界,也就是淨宗裡面常說的念佛三昧。

下面是第二十'臨終接引願'。

“臨壽終時”。我們在這個世界,壽命是業報。這個要知道。縱然不幸夭折、橫死,還是業報。戰爭中死亡的、意外死亡的,也是業報。這個事實一定要明了。我們的壽命長短,在這一生中有沒有方法延續?有的!如果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求長壽得長壽。

在《了凡四訓》裡,孔先生給袁了凡居士算命,他壽命只有五十三歲。他遇到雲谷禪師,了解道理之後,就斷惡修善。確實他所求的幾樁事情都得到了。他沒有求長壽,而壽命也延長了,他活到七十多歲。由此可知,五十三歲以後的壽命是他這一生修的,不是他的業報。他的業報是五十三歲。

由此可知,壽命是可以延長的,也可以縮短。那些人壽命縮短了?作惡多端的人,本來壽命很長,結果減短了。也許有人說,有很多大惡人,壽命很長,活到八十、九十。實際上他如果不做那些惡事,而做大善事,壽命大概是一百多歲。所以他壽命還是縮短了。

另外一種是修行人,像修淨土的人,真正達到一心念佛,晝夜不斷。念佛三昧成就之後,他想早一點往生,不願意再待在世界受苦、受罪。行不行?行!我們在《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許多念佛三年、五年就往生的。如果偶而有幾個人念佛三年往生,這還講得過去。怎麼那麼巧,念佛三年都走了?這是他的意願。他不願在這個世間多住,願意早一點走。這可以辦得到的。所以修行人確實有能力控制壽命,不受定業所轉。

念佛人往生,是佛的本願。“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我'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定與諸菩薩眾來迎接你往生。所以你只要一心專念,不要怕西方世界很遠,找不到。想這些,你就自己找麻煩。念佛里面有懷疑,是障礙。決定不要懷疑,臨終阿彌陀佛會親自來接引我們去往生。

也許有人聽到,很懷疑。十方世界念佛往生的人那麼多,阿彌陀佛一個一個去接引,恐怕很難。往生的人太多了,我念佛,萬一佛把我忘掉,怎麼辦?很多人有這個懷疑。實在講,眾生會把佛忘掉,佛對於一切眾生是不會忘掉的。極樂世界的人,六通都是圓滿的。他們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那會忘掉?阿彌陀佛來迎接是非常自然的。諸佛菩薩來迎接我們,都是應化身。釋迦牟尼佛在《梵網經》上告訴我們,他的能力是千百億化身。十方世界有多少眾生,念佛成就了要往生,佛就變化多少身去迎接。佛是化身去的,多自在!

我們將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十方世界去度一切眾生,去幫助我們家親眷屬,也是化身去的。我們身體在佛的面前沒動,自然就化身去幫助一切眾生。就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樣的身相;應當說什麼法門,就說什麼法門,一點都不會錯,完全契機、契理。

這是佛來迎接。諸菩薩眾也來迎接。那些菩薩?諸位同修要知道,假如這些菩薩與你在過去生中沒有關係,他不會來迎接你。來迎接你,總有緣故的。現在我們每一天念觀世音菩薩,念大勢至菩薩,這些菩薩一定會跟佛來迎接。為什麼?我們天天念他,跟他的緣很深。另外一種緣很深的,是我們過去生中的家親眷屬,同參道友,他們念佛先往生。我們不認識他們,他們都認識我們。他們也跟佛來接引。一見面,彌陀一介紹,他是那一劫、那一世,跟我什麼關係,馬上就想起來了。我們過去生中的家親眷屬、同參好友,不曉得有多少已經念佛往生。所以那個地方熟人很多。這是一定要知道的。來迎接的菩薩是這些人。如果跟我們沒有因緣,他不會來的,因為沒有感。我們有感,他有應。我們念佛往生的緣成熟,是感,佛與菩薩們就有應。

“經須臾間”,速度很快就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薩”。願文裡沒有說是那一品往生的。沒有講,當然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實報土上上品往生,都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梵語,翻成中文是'不退轉',就是常講的圓證三不退。

阿惟越致菩薩是七地以上,品位太高了。七地以上才圓證三不退。這樣說起來,我們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雖然生凡聖同居土,蒙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地位一下就提升到七地以上。我們是不是七地菩薩?不是。我們煩惱一品也沒斷,要說是菩薩,實際上是凡夫;要說不是菩薩,確實是圓證三不退,也不能說是凡夫。所以蕅益大師在《要解》裡說得好,'不能說他是凡夫,也不能說他是菩薩'。真正不可思議。煩惱一品沒斷,居然是圓證三不退。一切經裡沒這種說法,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也沒這種人。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這真是不可思議,是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發菩提心。堅固不退。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

這一段是說念佛的人往生。正如善導大師所說的,一百個人修,一百個人往生;一千個人修,一千個人往生,叫'萬修萬人去',一個也不會漏。

若有宿惡。聞我名字。即自悔過。

這一段就講到悔過。'宿惡'是前生所造種種惡業。聽到《無量壽經》、聽到《阿彌陀經》、或者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能生起懺悔心,能悔過。

為道作善。

這是悔過之相。悔過不是口裡說說就算了,那沒有用處。要從心地裡面去悔改,要從行持上去表現,表裡一致。他真的悔改了,真的回過頭來斷惡修善。

便持經戒。願生我剎。

他真能持戒,能尊照經典裡的教誨,認真去做。

命終不復更三惡道。即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人臨命終時,就生極樂世界。就像前面第二十願,蒙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

我作佛時。國無婦女。若有女人。聞我名字。得清淨信。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十方世界諸眾生類。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裡面有三願。第二十二'國無女人願'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女人。所有的女子,發願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男身,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是釋迦牟尼佛在我們世界示現的,叫'劣應身'。大經上對佛的讚嘆,說得很詳細。佛的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我們無法想像。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得的身相與佛相同。

“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命終即化男子,來我剎土”。這是第二十三'厭女轉男願'。這一願是說十方世界女子去往生的都轉男身。

第二十四'蓮華化生願'非常重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是蓮花化生。他沒有胞胎,所以身非常清淨。我們世間投胎,必須母親懷胎十個月。他的神識(中國俗話講靈魂)住在母親肚子裡面,不干淨。西方世界是蓮花化生,無比的清淨。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禮拜歸命。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

這是第二十五'天人禮敬願'。這一願是佛對於念佛人現在的加持。俗話說諸佛保佑。佛確實保佑我們,所以諸天鬼神對於念佛人,對於阿彌陀佛的學生,都隔外恭敬。所以餓鬼、邪神自然遠離,不敢加害於你。得善神的保佑,就是這一願。

也許有同修見到,有念佛人著魔的,有念佛人遭遇許多苦難的。好像沒有得到佛的保佑。這是什麼原因?他必定沒有做到佛所說的幾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聞佛名號(包括聞經),“歡喜信樂”。聽了真正能生歡喜心。歡喜心一定從信心裡面生的。他要不信、不願意求生,那來的歡喜心?'樂'是愛好。喜歡西方極樂世界,喜歡這一部《無量壽經》,對於經典裡面所說的理論、境界,修行的方法,真正生起愛好。這就與佛相應。

“禮拜歸命”。'禮拜'是心裡面對佛、對極樂世界、對經典、對這個法門具足真實的恭敬心。這叫禮拜。否則的話,沒有真誠、恭敬,每一天在佛菩薩面前磕十萬個頭也枉然。那不叫禮拜。為什麼?沒有誠敬之心。真正具足誠敬,你縱然一天一拜也沒拜,可是諸佛都認為你禮拜了。為什麼?真誠的恭敬,具足“歸命”。歸命就是歸依。'歸'是回頭,'依'是依靠。

'歸命'比歸依意思還要深。我們從世間法回過頭來,一心依靠《無量壽經》,依靠阿彌陀佛。從一切大、小乘法門裡面回過頭來。過去學禪也好,學教也好,學密也好,我都回過頭來專依這部經,專念阿彌陀佛,這叫'歸命'。一心歸命。

“以清淨心,修菩薩行”。'菩薩行'就是佛在經典上教我們修行的原則。念佛人一定要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菩薩十願,這就是菩薩行。我們在一生當中對人、對事、對物,都遵守這個原則,不敢違犯。用清淨心修,這就是菩薩行。

你能具足這些條件,諸天世人見到你,一定尊重你,必然也禮敬你。這是真正佛弟子,真正彌陀弟子。如果我們違犯,那就不是真的佛弟子,就是冒充的。冒充的佛弟子,天人瞧不起。雖然外表裝得很像,天人有天眼,一下就看穿了。所以不能瞞過天龍、鬼神。這是天理。

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諸根無缺。常修殊勝梵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段是第二十六'聞名得福願'、第二十七'修殊勝行願'。

'聞名得福'是什麼意思?就是這一生還不想往生,覺得世間還不錯,來生還想得人天福報。能不能得到?能得到。你的條件可以作佛,不作佛,以這個條件換取來生得生人天福報,那還有什麼問題。阿彌陀佛很慈悲,也滿你的願。所以說“若聞我名,壽終之後,生尊貴家”。古時候生在帝王之家,貴族的家庭,這是福報。“諸根無缺”。身體健康,相貌圓滿。

來生得福報,如果把修行忘掉,去享福了。那真是可惜。這一生所修的,來生就報掉了。所以真正有福之人,來生享福還不忘修行,還繼續修行,福報才能長久。

第二十七'修殊勝行願',是阿彌陀佛威神本願加持他,不昧本因。來世享福,還繼續不斷修行。“常修殊勝梵行”。這個'殊勝梵行',還是念佛修學淨土。這真正是慈悲到極處了。

從第十三願到二十七願,說明阿彌陀佛如何以本願威神去接引、加持、幫助十方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都是與阿彌陀佛有緣的眾生,也就是“聞我名字,歡喜信樂”,這一類眾生。

下面繼續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依正的狀況。

我作佛時。國中無不善名。

這是第二十八'國無不善願'。我們世間惡事、惡的果報很多。既然有惡事、有惡報,當然就有惡名。西方世界連惡的名都沒有,那裡還會有人造惡業?還會有惡的果報?譬如說'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牲,是惡名。世間有人造三惡道的因,所以有三惡道的果報。西方世界沒有人造惡因,所以沒有惡的果報,連惡的名稱都聽不到。西方世界稱之為極樂,就從這個地方來的。

所有眾生。

'所有'是指十方一切眾生。

生我國者。皆同一心。住於定聚。

這是第二十九'住正定聚願'。十方世界的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住於定聚”。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可以分為三大類: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什麼叫'正定'?他在這一生當中決定得成正果。這種人叫正定。什麼叫'邪定'?這些人修行,雖然很用功,很精進,他一生修行,決定得不到結果。'不定聚'是指我們一般凡夫。這一類的人,要看運氣,遇到正定聚的,就學了正定;遇到邪定聚,可能就學了邪定。所以說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們很幸運,遇到大乘法裡面最殊勝的淨宗法門,當生成就的法門。假如我們死心塌地,一心歸命,專求、專弘,這是第一正定。所以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這個條件去的。

西方世界沒有邪定聚的人,也沒有不定聚的人,都是正定聚的。到達西方世界,在一生當中個個都圓成佛道。

永離熱惱。心得清涼。所受快樂。猶如漏盡比丘。

這四句是第三十'樂如漏盡願'。'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漏盡'就是煩惱斷盡。'漏盡比丘'就是小乘的四果阿羅漢。證得四果阿羅漢,他那種快樂,佛知道、菩薩知道,我們凡夫不知道。即使佛為我們說了,我們也沒有辦法體會到。為什麼?那個樂我們沒享受過,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情。佛舉這個例子,我們能體會到一點。

“永離熱惱”。'惱'是煩惱。人一煩惱,心就煩燥,身體就發熱。我們講火氣上升,動肝火,嗔恚心起來了。熱惱永遠沒有了,也就是這個人嗔恚、嫉妒、障礙的念頭沒有了。貪、嗔、痴、慢都斷了,“心得清涼”。這個境界,確實是阿羅漢的境界。因為三界之內的見思煩惱,他確實是斷了,確實永離了。這個時候心裡面的快樂、喜悅,就是佛經裡面常講的'法喜充滿'。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這兩句是第三十一'不貪計身願'。如果還有這種事情,佛說他就不成佛了。阿彌陀佛成佛已經十劫,可見他的願都兌現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不可能再有煩惱。

“貪計身者”。'貪'是屬於思惑。'身'是屬於見惑。這一句就是說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永遠不會再起見思煩惱。

為什麼世尊要把這願放在大願裡?他的意義很深。因為我們是帶業往生的,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有斷,所以心裡懷疑,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萬一煩惱又起現行,怎麼辦?我們在世間,見思煩惱、貪、嗔、痴、慢,有時候還起現行。念佛把它壓住了;不念佛,它又起來了。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會不會有這種現象?佛這一願的加持,使你見思煩惱,縱然帶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永遠不會起現行。如果還會有一念起來,阿彌陀佛就不成佛。他既然已經成佛了,這一願做到了。

這是得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的煩惱不要斷,到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就不起作用。諸位曉得,我們在這個世界,要靠自己斷煩惱,不容易!到達西方世界不需要靠自己力量斷,彌陀本願的加持,就容易太多了。

我作佛時。生我國者。善根無量。皆得金剛那羅延身。堅固之力。

這是三十二'那羅延身願'。'那羅延'是梵語,是金剛力士的名字。佛在經上常常舉他做例子。那羅延金剛是金剛力士中,身體最強壯,能力最大的。

十方世界的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身體強壯就像金剛那羅延力士一樣。實際上,那羅延金剛是萬萬比不上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但是在我們世間已經找不到第二個人了,所以用他來做比喻。

'金剛'是堅固。它是非常堅硬的物質,它能破壞一切物質,一切物質不能破壞它。所以佛常用金剛來比喻'般若'。這說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真正的金剛不壞身。這個世間,我們的身體非常脆弱。受一點風寒,身體就得病,吃壞一點東西,也得病。西方世界人的身體跟十方世界眾生不一樣,確實是金剛不壞身。

身頂皆有光明照耀。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

這是三十三'光明慧辯願'。佛有'常光'。我們畫佛像,佛的頭部有'圓光'。不但佛頭部有圓光,佛的身也放光,這叫'常光'。揀別不是'放光'。'放光'是有特別的因緣。'常光'是自然就有光。

佛有光明,菩薩有光明。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人,造作一切罪業去往生的人,都有光明。他們跟佛菩薩一樣,皆有光明照耀。這也是彌陀本願的加持。

光明是佛的智慧。光明是自性般若智慧。佛以他的願力,伏滅了我們的煩惱;以他的願力,啟發我們自性本有的般若光明智慧。這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成就快速的原因∣得佛力加持。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所以那個地方成佛太快了,是我們意想不到的。故能'成就一切智慧,獲得無邊辯才'。

善談諸法秘要。說經行道。語如鐘聲。

這是第三十四'善談法要願'。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絕大多數是慈悲心懇切。自己在六道裡面受盡了苦難,不願意看到別人受苦、受難,總是要想盡方法去幫助這些苦難眾生。所以很多人迫不及待,不想在西方世界快速成佛,想以菩薩身分到六道裡面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一定要'辯才無礙',一定要通達種種法門。

“善談諸法秘要”。這絕不是煩惱沒斷的人可以做得到,也絕不是二乘權教所能做得到的。必定是法身大士,才有這個能力。我們要憑自己的能力,斷見思煩惱、塵沙煩惱,再破幾品無明、證得法身,那談何容易。

通常佛講修行要經曆三個阿僧祗劫,才能達到這個地步。時間太長了!所以發願救度一切眾生,如果自己不具足這樣的智慧、德能,那隻可以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辦不到的。可是生到西方世界就行了。

生到西方世界,要住多久、學多久,才可以回來度眾生?這很多人關心。這一願裡面,阿彌陀佛並沒有限制我們在西方世界要住多久,要學多久。沒限制,就好辦了。到達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給他老人家頂禮三拜,就說娑婆世界眾生苦,我很想做菩薩,到那裡教化眾生。請教阿彌陀佛,行不行?阿彌陀佛一定說:'好,你去吧。'

要智慧、要神通、要德能,佛第三十四願加持你,所以有智慧、辯才。'善談諸法秘要'。乃至於“語如鐘聲”。音聲之美、洪亮,不是自己修的,是阿彌陀佛加持你。

真正要想發心行菩薩道,教化眾生,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不到極樂世界,不見阿彌陀佛,要想到達這個境界,那就準備好好的去修行三個阿僧祗劫。沒有這麼長時間修行,這個能力是得不到的。所以西方世界的殊勝,不讀四十八願,不讀《無量壽經》,不知道。讀了之後,才真正能體會,能明白。才曉得為什麼那些菩薩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道理就在此地。

不到極樂世界,智慧、能力,一定要自己修得。我們自己性德里雖然具足,但是沒有修德,本性裡的智慧德能不能現前。唯有到極樂世界,蒙佛本願加持,不需要那麼長時間修行,立刻就能用得上。

我作佛時。所有眾生。生我國者。究竟必至一生補處。

這四句是第三十五'一生補處願'。這一願也是對我們提出了決定的保證。保證你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

“補處”就是後補佛,就是等覺菩薩。像觀世音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後補,阿彌陀佛入滅了,他就成佛了。彌勒菩薩在我們娑婆世界後補,釋迦牟尼佛的法運盡了之後,他到這個世間來成佛。彌勒現在是菩薩,將來是佛,我們稱他'當來下生佛'。將來他到這個世界示現作佛,是第五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文殊菩薩,在華藏世界,是毘盧遮那如來的後補佛。實在講這種地位就是已經成佛了,但不在佛位。

一個世界只有一尊佛,不能有兩尊佛。好像一個學校只有一個校長,不能有兩個校長。他的能力、智慧確實可以做校長。但是現在的校長還沒有退位,他要等校長退位,才能繼任。所以等覺菩薩,實際上就是成佛了。成佛而不在佛位。

生到西方世界,一生中決定得到後補佛,不等到第二生。所以這個法門,古大德常講,是當生成就的法門。

也許諸位聽過,密宗裡說'即生成佛'。印光大師在《嘉言錄》裡講密教這一部分,說密宗裡的即生成佛,跟小乘裡所講的阿羅漢果很接近。由此可知,他成的是天台家講的藏教佛。藏教上面有通教、別教、圓教。他成的不是圓教佛,而是藏教佛。藏教的佛,沒有明心見性,實際上就是小乘的阿羅漢。小乘最高的果位阿羅漢,就是天台家的藏教佛。辟支佛的果位沒見性,雖然見思煩惱斷了,但是塵沙煩惱沒有斷,無明一品也沒破,是這樣的境界。這個境界已經不容易了,很難證得。

《無量壽經註解》是黃念祖老居士作的。黃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剛上師,諾那活佛的傳人。他很老實,不騙人。他跟學密的同學們說:中國大陸最近四十年,學密成就的只有六個人。太難了!所以他勸人念佛。他在《淨土資糧》、《谷響集》裡勸學密的人一定要加持《無量壽經》、《彌陀經要解》、《普賢菩薩行願品》這三部經,念佛發願求生淨土。他是真正密宗大德,不騙人,真正愛護人。除這個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法門。黃老居士這一番苦心,要細細去體會。就是叫你老實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一生補處是圓教佛),一生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