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方程式》心量,其實就是智慧的顯現
董復華
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大?什麼東西最敏捷。不是浩瀚的宇宙最大,也不是光速最快,而是我們的「心念」。就像當我們在想某個人,不論他身在何處,距離我們多麼的遙遠,他馬上就能浮現在我們的心中。故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自己一念心的造作。
所謂「心田就是福田」。福字怎麼寫的?示字邊加上一口田。「福」就是依據我們「心」示現的那一口田,量大福就大,所以我們心量越大,福氣就越大。
「心量」,其實就是智慧的顯現。
什麼是真實的智慧?
心能不被萬法所縛,將心態時時歸零、淨空,不被「因緣和合」的假相迷惑,不被種種境界相心靈方程式的「名詞」套牢,將心量拓展到無限大,就是真實的智慧。
所以,我們如果能把智慧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中,就是真實智慧;能把智慧從生命中展現,就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有幾分,就得幾分心量,心量有幾分,就得幾分解脫。
我們人長到一定的年紀,差不多形體的大小就固定了,但是我們「心量的大小」,卻是可以改變的。
其實,原本我們的心量是沒有大小的,是完全解脫的,因為萬法唯心造,一切法從心想生,心本來就能生能現萬法,但是就是我們一念不覺,被所生的境界轉了我們如如不動的真心,誤認了境界相為實有,而產生了妄想、分別、執著。習氣越重,主觀意識就越重,每執著一分,心量就少一分,心量也就越來越小,心量越小,不如意的事也就越多,煩惱多,苦也就越多,如此惡性循環,心越迷越深,最後終究不得解脫,而在這生死輪迴的苦海中,無有歇息,無有出脫之時。
現在重點來了!為什麼今天從人生的哲學中,我們有了某種程度上的領悟;也從人生種種的經歷中,學習到某種程度的體悟,可是我們的心量,卻沒有因此而變大,也沒有善用這些智慧,替自己得到些許的解脫。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的「定力」不足以駕馭我們的智慧,因此我們生生世世的習氣,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劣根性,當然也輕輕鬆鬆就能擊退我們因「一時」而悟得的真心。
我們迷了這麼久,習氣及主觀意識的養成,所造成的分別與執著,我們一時的領悟,怎麼會是它們的對手。
所以佛教教導我們,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因為戒能對治貪心,定能對治瞋心,慧能對治愚痴。
但是,我們現在的人業障很深,要我們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也要讓我們心服口服。可是我們現代人為了追求名利,為了賺錢養家活口,為了物質生活的提升,又有多少人願意去看那些讓我們心服口服的經典,又有多少人能在八萬四千法門中,找到適合我們悟後起修,真實獲得利益的方法。
現代的人,因為科技文明的進步,對物質的欲望更執著;但是,也因為資訊的發達,也讓這些解脫生、老、病、死的智慧,比以前更能容易的傳達,讓我們有機會認識真正的自己,讓我們在生命的洪流中,能自在解脫的展現生命力,為「當下而活」。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了解,生命密碼與心靈方程式這兩本心得分享,充其量,只能說是開啟我們生命能量的一把鑰匙,真正解脫生老病死和適合我們修行的方法,我們自己要有心去鑽研經教,才是正道。然後將自己悟得的教義印證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智者。
佛教有「解門」跟「行門」,當我們從解門了解了事實的真相,我們必須從行門去印證它,才能獲得真實的利益,如果只能解,沒有行,不論我們的信仰是什麼,那都只是佛學、道學、儒學、基督學,與自己的解脫毫無關係,毫無幫助。
所以這些年,我深深體悟,只有不斷的「薰習」,不斷的培養「定力」,才能將我們長久以來所養成的習氣與主觀意識,漸漸地放下。也因為瞭解了一切相,只是因緣和合而生;肉身也只是「暫時」的現象,而非本體的「我」;包括生命中親人、愛人、仇人、小人、貴人,都只是過去生,自己修得來的緣;也了解「順境」也只是自己過去造的善業現前,「逆境」也只是自己過去造的惡業現前;所以,我選擇了最適合我的方法,來對治一切境界,那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如果您的信仰不同,您可以選擇用阿門、阿拉,任何你信仰的宗教都可以;觀世音菩薩也可以,神咒也,只要能幫助我們對治妄心,不管我們念的是什麼,祂就是真言。
宗教上的信仰,並不能代表什麼,如果一個教徒無法讓人感覺到真正的良善與愛,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教徒,而且這跟我們是否真正虔誠無關,如果我們信仰的宗教無法包容別人的宗教信仰,那我們又憑什麼認為我們的信仰比別的宗教還偉大,又憑什麼認為我們的修行比別人的修行更好呢?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見一些人非常的虛偽,他們能表現出對宗教信仰非常熱心、非常虔誠的樣子。當跟這些人相處的時候,他們表現出來的行為,那真是「好的」沒話說!但是一回到家裡跟其他人相處的時候,那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卸下「虛偽」的面具之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他們的本質還是同一個人,還是那樣的容易動怒,還是那樣的禁不起一點刺激他們就會露出原始的本性,而且他們還比以前更多了一點自以為是的「自我」。
這些自以為虔誠的自我主義者,他們自以為已找到真理,別人宗教的真理根本算不了什麼,這些人虛假的自命清高,反而使他們變的更自我,心量變的更狹隘。
所以這種自以為虔誠的修行,不但沒有給自己帶來解脫,反而因為更多的執著,製造了更多的麻煩與痛苦。這種執著的虔誠過了頭,就會陷入一種「非友即敵」的情境,他們可以挺自己的信仰到不論「是非」,人類宗教很多所謂的「聖戰」,就是這樣才發生的,因為大家都堅持認為自己的神才是唯一的。
所以為什麼信仰宗教沒有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和平,反而引發更多的鬥爭。
為什麼許多的教徒沒有帶給家庭團結和諧,反而造成更多的衝突與紛爭。就是因為我們的信仰還是建立在「貪、瞋、痴」上,我們的信仰並不是往內心修,我們只是渴望我們信仰的神能為我們賜福,我們所做的一切佈施,都只是為了替我們自己增添福報、消除業障,我們都是因為「有所求」。所以我們只是把注意力轉移了,只是從執著這一件事,變的執著另外一件事而已。
所以宗教信仰光是虔誠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擴展我們的心量,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一個少了慈悲的虔誠,不論我們信仰的宗教多麼的偉大,對我們自己而言,都不是一個真正的宗教信仰。
每一個宗教都有大成就者,每一個宗教的宗門都會有分門派別。但是我們要知道,這些真正能成就的人,都是因為他們有著「無邊無際的心量」,不為萬法所縛,才能成就真正的大自在。
所以我在生命密碼跟大家分享過─真神、真佛是慈悲的。慈悲是給予!慈悲是從上而下,不管是誰有需要,慈悲都流向他。虔誠正好相反,虔誠是由下對上,是一種貪婪的乞求,乞求將慈悲流向他。
所以當一個人能拓展心量,從虔誠走向慈悲,那才是真正的宗教,宗教是教人從人性,回歸自己的佛性(自性)。
你只需要聽,卻不用「放在心上」
你只要需要看,看那「念頭」卻不用「隨風起舞」
當所有「思」與「想」排除之後,那就是真正的寧靜與自在
▶▶▶返回《心靈方程式》目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