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尊湛現:請不要對善知識們,妄加評論

  阿彌陀佛,大家好。

  每個人修行的起緣,都是各有所不同。無論是什麼因緣,都沒有錯,這是個非常幸運的事情,只要是能步入佛門,這是最殊勝,明智的選擇,所以說不要對他人的嘲笑。

  說明此人善根很強,如果善根不具足,是無法走進覺悟的光明大路。應該隨喜讚歎。

  具有一顆出離心,逃離輪迴的苦海,這是每個眾生必須努力的目標。

  有的是在家修行,有的是離開自家去另外共修的場所。剃度修行,剃度不等於出家。去寺廟居住,也不等於出家。

  剃度的意思就是表達一下出離的決心,所以說剃度代表不了出家,成道,僧人,和尚,等都稱不起。

  也說明了,無論是帶發修行與剃度修行,都是等同。在家裡與去寺廟修行也是沒有差別。

  成道,悟道,和尚,僧人,這些不分什麼樣的人,就是說帶發在自家修行,也可以證道,證悟。

  證悟,證道的人,可以有資格稱為僧,和尚。

  就是說沒有證悟,證道的,無論是任何人都不能夠,稱呼為僧人及和尚。大家必須要分清。僧人與和尚的稱呼,就是聖人。

  所以說,能稱得上僧人與和尚的這樣子的善知識,就是人、天導師,佛,世尊。

  他們都是所受的天人的供養。不然怎麼說出家人的錢財,其他人千萬不要沾惹。

  作為一個凡夫,是無法對此的承受。奉勸諸位千萬不要因此給自己種下災禍之因,否則來生非常之痛苦。

  現在有的人認為,出家人就應該光吃飯,穿衣服,其它的都不應該具有,甚至不吃不穿,這才是修行人的形象,其實這是大錯特錯。

  出家人,也需要一個過程。開始起修的時候,應該對自己的嚴格約束,驅除內心的所有的業障。

  對自己的一個修正,在修正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與不同的環境。

  能夠讓自心徹底覺悟,達到徹底的安住清淨,必須要從苦中求。否則是很難達到,理想究竟圓滿的目的。

  成道不是嘴巴說、講,也不是單憑學,而是靠務實的心行,所以說口覓心不行是凡夫,口覓心行是覺者。

  功夫主要是靠“心行”,這個心行,包括六度萬行,這都是表達一個心態的作為。

  其實做每一個行業,都是需要投資。作為一個善知識來講,弘法利生也是一個行業,它是一個非常神聖而又極其殊勝的行業,也需要投資。

  因為在傳播中,需要傳播的工具,傳播的場所,遠去他鄉,行走十方,也是需要費用,交通工具。

  有的人說了,大家都給準備,你還用什麼?大家這樣認為也是錯誤的,大家準備不也是費用嗎?

  我就是說無論怎樣去做,還是誰去做,都是需要投資的。作為善知識,他對所有的財物絕不會有所貪戀,只是利用而已。

  在有生之年,要尋找機會,創造機會,廣結善緣,利益有情。

  所以說大家不要對善知識的誤會。他們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更不是為了對財富的貪婪。

  大家千萬不要對善知識的誤會,學生時代與畢業之後,獨立工作期間,要分清楚。

  再有,我們不要從外相上對善知識的妄加判斷。蘇東坡曾有個典故,他曾與趙州禪師相識。

  有一次趙州禪師問蘇東坡,你看我像是什麼?東坡,仗自己聰明,笑著說道,你,像一堆牛糞。

  禪師微微地點了點頭,沒有應聲。東坡暗自歡喜,這次我的發揮超過了和尚的智慧,得意洋洋回到了自家,見到了小妹,連忙講述了經過。

  小妹說道,哥哥您誤會了,真正的勝利者,是禪師。如果用自己的觀點衡量他人,就能反應出自己內心的境界。

  如果自己是佛的境界,你看任何都是佛。如果看他人是牛糞,說明自己就是牛糞。東坡恍然大悟,心生慚愧。

  所以說作為一個智慧者,要做好自己。我們不了解他人的用心。所以說發心是關鍵,而不在於外相的作為。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防止婚外情 | 佛教文章分享 | 學習傳統文化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