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為良藥》第129季:學習《了凡四訓》的心得體會

第129季來了,現在冬季了,天漸漸冷了,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冬藏精,這個冬季要好好戒色,守住自己的能量。冬季破戒很容易出現症狀反復,所以要盡量避免,天冷尿頻也容易反復,自己要注意養生。

前段時間我去杭州玩了一趟,去了西湖,西湖邊桂花暗香浮動,人流如織,去斷橋白堤走了走,風景很美。也去靈隱寺看了看,環境清幽,寶剎莊嚴,廟宇古樸,燒香拜佛的人非常多,藥師殿有僧眾在念經,我也被現場的氣氛震撼到了,感覺那裡能量很強大,還有濟公殿,小時候我很喜歡濟公。杭州是個好地方,只是時間短,很多地方都沒去,將來有機會再去遊覽一下。

好了,言歸正傳,這季是講《了凡四訓》的,幾乎所有戒色前輩都有學習《了凡四訓》,戒色之後學習傳統文化聖賢教育,《了凡四訓》是必讀的一本書,我自己也很喜歡《了凡四訓》,是改造命運學的巔峰之作,很多大德都有提到《了凡四訓》,命運是有定數的,但也是可以改變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希望每位戒友都能做勇於改造命運的強者。

這季我會把筆記和解析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這季前言會澄清一些問題,也是到了該澄清的時候了,之前積壓的問題也該做一個了斷了。最近系統不穩定,發視頻總抽,所以暫時停止分享視頻,請大家多諒解。

謝謝大家支持,希望大家早日戒除手淫惡習,找回遺失的美好。你們都是最棒的!

★戒色吧主旨:

【婚前禁慾、婚後節制】既符合傳統文化,又符合中醫養生之道。

戒色吧走的是科學專業的戒色道路,但也尊重通過信仰來戒除邪淫。

戒色吧最主要的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戒除手淫惡習。

戒色吧不支持手淫萬病論,因為有很多的致病因素,但手淫導致腎虛,而腎虛百病叢生,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手淫的確會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傷精的症狀表現,包括身心兩方面的失調,手淫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容貌氣質。

如果你是在手淫後出現的症狀表現,那很可能和手淫惡習有關。

剛開始戒可能會出現戒斷反應,注意休養,很快就會緩解的。

戒到一定程度,也會經歷症狀反復期,恢復的過程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應該加強養生恢復,這樣反復的次數就會減少,最後就會進入穩定的痊癒狀態。

面對誤解、誹謗和詆毀,泰然處之,堅定戒色的決心和信心,永不動搖!

我們嚴正拒絕手淫,手淫惡習是對身心健康的雙重摧殘,必須徹底戒除!

0434d20735fae6cdf3e8283802b30f2442a70f2e  

【飛翔經驗:學習《了凡四訓》的心得體會】第129季

●前言:

某文章說戒色吧丟失了戒色本質,其實戒色吧從未丟失戒色本質,說丟失本質完全是無稽之談和貶低之論,相反,戒色吧一直牢牢把握住了戒色的本質,不僅把握住了,而且還把戒色的意義提升到了更高的層面。

戒色是系統工程,修心、改過遷善、行善積德、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嚴格自律、奮鬥人生、積極鍛煉、學習聖賢教育、養生之道、戒沉迷遊戲、戒手機癮、戒賴床、戒懶、戒驕、戒怒、戒貪、戒酒、戒不良習慣、時間管理、情緒管理、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孝順父母、遠邪友、交善友、反省懺悔、素食為主、戒殺放生、培養德行,這些戒色要點,戒色吧反復多次提到過,不僅我的文章反復強調過這些戒色要點,戒色吧其他戒色前輩也都有提及。

戒色是全面的改造,整體的提升,是整個生命模式的徹底轉,戒色吧很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在他們的誤解和貶低裡,戒色吧好像一群沉迷戒色的初級戒色者,只知戒色,其他一概不懂,然而事實完全不是這樣,戒色吧有很多高階的戒色者,他們的覺悟和認識水平是相當高的。戒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戒色吧從來不提倡沉迷戒色,而是應該理智對待戒色,戒色不僅僅是戒手淫,而是全面改造和整體提升自己,積極奮鬥自己的人生。

戒色的根本並非修身,而是修心,大德也多有提到修心是根本,修行的核心是修心,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念頭是行為的先導,必須在起心動念上下功夫,修身的確重要,但最根本的還是修心位戒友說:「身體上的行為就是內心導致的,先修身再修心就是本末倒置,修心都做不到如何修身?」他說得很有道理,修身是外在的,要修身,首先要內心有所改變才行,修身先正心,心正了,外在的行為才能正,所以修心才是根本。

《大學》:「修身在正其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一定要首先正其心。《四十二章經》中,佛陀談到戒色問題,直接一針見血地指出「斷心」!佛陀為什麼不說充實生活、改正不良習慣、健身鍛煉、轉移注意力?因為這些都是輔助,是外圍,真正的核心是修心,是斷念!如果本末倒置,把修身當作核心而忽視修心的重要性,那遲早還是會失敗的,也許能戒除一段時間,但最終肯定會失敗。

南懷瑾先生:「要修身必正其心,儒家講修身根基是你的心正,心不正,光練外形沒用。現在很多年輕人學瑜伽術,做各種功夫,修不好的,修身之道根本在靜心,心正了以後再修身。

修身必先修心,修心是根本,不可本末倒置。大家想一想,當初染上手淫惡習前是什麼狀態?那時年紀還小,也就13、4歲,初一初二的年紀,那時的生活健康有序,讀書,鍛煉,生活很充實,作息飲食也很規律,基本沒有其他不良習慣。

為什麼在健康有序的生活方式下還會染上手淫惡習?就是因為不懂得修心,不懂得對治邪念!這就是根源!到了一定的年紀開始有邪念了,有意淫了,想看黃了,如果不懂得斷念,就會跟隨那種想法,最後慾火中燒,不得不破。所以,修心才是根本,外在的修身只能作為輔助。

說戒色吧丟失本質,實則是他們自己產生了思想誤區,誤認修身為本質而丟失了修心的本質!有一定修行常識的人都知道修心是根本,大德一直在強調修心是修行的根本,說修身是根本,真的是犯了很低級的錯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對。

外在修身方面,估計沒幾個人可以超過曾國藩了,而曾國藩日記寫道:「午初,人欲橫熾,不復能制」,做了不應該做的事,遂罵自己「真禽獸矣!」修身已經達到如此程度的人,還是會因為一次修心沒做好,導致進入禽獸狀態。那些成功人士修身不比你強?生活不比你充實?都奮鬥成億萬富翁了,最後還是栽在了「色」上,邪念一起,不知對治,立馬淪為衣冠禽獸!

修心才是真正的本質和核心,這點認識一定要正確,修心是最究竟的,大家都知道《心經》,還有《金剛經》的「降伏其心」,突出的就是修心,修心是最根本的,真正治本的是修心,僅僅修身治標不治本,我們要依聖言量和大德的開示,這樣才不會走錯路。戒色論壇的一些觀點來自於凡夫知見,有很大的局限性,也存在很明顯的錯誤和誤導,所以不可聽信。

學習戒色文章也並沒有錯,大家都是學生黨過來的,都心知肚明學習的重要性和做筆記的重要性,所謂學無止境,即使不看戒色文章,也要堅持學習聖賢教育。根據我的研究和體驗,學習可以讓人保持良好的戒色狀態,也可以增長知識和閱歷,我戒到現在每天還在學習,真的是受益匪淺。戒色吧不僅吸收了傳統戒色的精華,也有自己科學深入的研究和總結,更有學習和借鑒國外戒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分享,包括國外戒色視頻的學習和激勵,戒色吧可謂與時俱進,海納百川,戒色吧是集戒色大成之地,眾多戒色前輩都在這裡分享經驗,他們的經驗和境界已然很高,戒色天數也非常可觀。

戒色吧具有自己的科學而成熟的專業戒色體系,很多戒友已經戒得非常專業,戒色吧的戒色體系和研究成果是基於大數據的分析、對比、反饋和研讀,這是千萬級的帖子數據,很多前輩的答疑量都超過幾千乃至幾萬,他們的經驗和閱歷極具借鑒和研究價值。

大數據得出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會更科學、更深入、更全面、更完善、更具針對性與參考性,在細節方面的把握會更精確,大數據的架構可以讓你從更多的層面和角度來看待戒色這件事,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廣闊。戒色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修為,可供挖掘的深度是極深的,而要挖得深、看得廣、鑽得透,就必須有大量化、多樣化的大數據案例作為支撐,這是戒色吧所具有的獨特優勢。

關於斷念口訣,也並非高僧大德的專利,好像我們凡夫不可能掌握,其實這種誤解是在固步自封,在《菜根譚》、《了凡四訓》、《傳習錄》中都有提到斷念口訣的原理,這個口訣本來就是面向普通讀者的,在戒色吧很多戒友已經可以熟練應用這個口訣了,只要正確理解和堅持練習,這個斷念口訣是完全可以掌握的。

這個口訣是最普適的,不信佛也可以用,斷意淫是戒色的重中之重,所以這個斷念口訣就顯得極其重要和關鍵,這是一個傳承上千年的修心訣,不僅可以斷意淫,也可以斷其他妄念,其價值實在不可估量。戒色論壇還荒唐地否認心魔的存在,心魔指的是負面的念頭,在戒色方面專指會導致破戒的念頭,大德的開示多見心魔這個詞,戒色論壇的否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等到邪念、圖像、慫恿襲腦了,他們就知道心魔到底存不存在了!

另外,用失敗案例來反對戒色吧是完全錯誤的,每個戒色平台都有很多失敗的案例,畢竟這個時代色情氾濫,外界誘惑實在太多,而且從入門到精通也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會出現多次失敗,失敗者要從自身找原因,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戒色幾年出現破戒也是有可能的,不管戒多久,只要放鬆警惕,沒做好斷念,就可能被心魔附體,沒有哪種戒色方法能保證永不破戒,關鍵還是要看自己的修為,前輩只能告訴你方法,至於能修到什麼程度,完全是在個人。個別戒友也會走極端或者誤解戒色方法,方法本身沒問題,但是到了他那裡,就容易走極端或者產生誤解,這類戒友需要正確引導和糾正思想誤區,並不能怪方法不好。戒色這個概念也不是戒色論壇最先提出的,古聖先賢很早就提出了戒色這個概念,並非戒色論壇首創,我們最多是繼承者和發揚者,不可把功勞都攬到自己頭上。

我之前和漢軍還有日日知非都溝通過,他們道過兩次歉,但誠意欠佳,還在繼續貶低和詆毀,之前的道歉完全是虛偽的,日日知非還勸我退出戒色界,被我拒絕了。之前戒色吧和戒色論壇是互相尊重的,對於他們現在的貶低和詆毀,我深表遺憾。

這個事件的起源就是對斷念口訣的誤解,而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為了爭第一,爭「最」,怕別人超過自己,所以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我很早就發現日日知非有爭第一的傾向了,我覺得戒色前輩不應該這樣,他以前還行,後來心態就漸漸失衡了,作為戒色前輩,我覺得還是應該彼此尊重,求同存異,不應該貶低對方,不應該爭第一。

宣化上人說過:「修道人,不可爭第一。如果心想第一,有這種勝負心,就與道相違背了。」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我從來沒有爭第一的想法,我希望每一位戒友都能超過我,大家一起帶動中國戒色公益事業的發展,我做墊腳石也沒關係,我做最後一名也心甘情願。其實爭第一毫無意義,將來等你死了,後來人也可以寫文章貶低誹謗你,然後聲稱自己的文章是第是最好,爭來爭去,最後還是一場空,根本毫無意義。

第一只是虛名而已,公益事業不應該爭第一,其他行業爭第一還可以理解,公益事業爭第一就顯得相當醜陋了,如果是真正無私的人,是絕對不會爭第一的,爭第一就是有自私的想法,我關注的不是第一,而是如何更好地幫助戒友,在我眼裡,每位戒色前輩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第一。

戒色七部曲也有自身的問題,很多戒友執行戒色七部曲不到十天就破戒了,戒色七部曲是以轉移注意力、充實生活為主的一個方法,實戰性並不是很強,資深戒友都知道這一點,堅持執行七部曲的人不到20/2000,這是他們自己統計的,這20個人最後是否能成功,也不得而知。

一位戒友說:「前幾天用七部曲以為能成功戒色,結果5天就破戒了,其實就算完全實踐七部曲還是會破戒,七部曲最大的漏洞就是不重視斷念實戰,想單純靠充實生活就能戒色其實是很難的。我現在明白了斷念是戒色的關鍵,其他行善運動養生只能作為輔助。」

這位戒友說出了真相,修心才是根本,外在的修身只能作為輔助。七部曲的持咒念佛還是不錯的,但如果把重心放在充實生活上,不注重斷念實戰,那就本末倒置,走入誤區了;遲早還是會破戒的。持咒念佛是要用於斷念的,並不是完成每日的定課就算完的!

大德說過,當妄念來時,要馬上念佛來轉,並不是完成日課後就萬事大吉,不用修心了。修心永遠是最根本的核心,偏離這一核心的戒色方法,從本質上都是錯的。我最近看了國外NOFAP的戒色教程,他們也很強調斷意淫,可見斷念是戒色的重中之重,是最核心的關鍵。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過去每次破戒是什麼情況?就是念頭、圖像、微妙感覺襲腦時,沒立刻斷掉,結果那種念頭變得越來越強,最後欲罷不能而破戒。戒色實戰的那一下,就是斷念!充實生活只能作為輔助,根本不是戒色的核心和關鍵。他們說:「戒色的最根本方法,不是戒手淫也不是戒意淫,而是戒掉壞習慣,用培養好習慣來代替。」這種觀點其實是很明顯的思想誤區,就算把壞習慣全部戒掉了,培養了很多好習慣,最後邪念上頭時,斷不掉,還是依然破戒!只重修身,嚴重偏離修心的戒色方法,是戒色門外漢的認識水平。

他們說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並不適用於戒色,因為邪念來了,你不戰是不行的,並不是說你有了很多好習慣,邪念就不來了,也不是說你念了幾百萬的佛號,邪念就不來了,邪念肯定會來,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戒色是要「降伏其心」的,並不是建立好習慣就能防得住的,真正防得住的是你的斷念能力。

戒色論壇的指導思想其實是錯誤的,修身的確重要,但修心才是根本,戒色的根本是修心,要從起心動念上去下功夫!多看大德開示自然就懂得修心的重要,僅憑凡夫有限的智慧所得出的結論,根本經不起實戰的考驗。為什麼戒色論壇越來越不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的戒色思想存在誤區,剛開始充實生活轉移注意力,能戒一段時間,等到邪念上來了旦破戒,再去執行之前的日課就覺得不行了,信心也完全沒了。

我很注重和諧與團結,我理從大局束考慮的,以和為貴,以大局為重,戒色界內部已經分裂成好幾塊了,就是因為沒有修好「和敬」。我很懷念以前那段時間戒色前輩之間惺惺相惜的日子,那時沒有爭執,沒有貶低,只有互相支持與欣賞,但後來就慢慢變味了。

我以前和日日知非一起寫文章,幫他審核給他意見,給他提供戒色資料,幫他宣傳,那段時間感覺挺和諧,彼此尊重,但我也隱隱感覺到了他的不滿,還有某種爭心,那時我就感覺不太對勁,其他戒色前輩也有類似的反饋。公益事業沒必要搞專利、爭第一,我從來沒有標榜自己的戒色文章是最好,我衷心希望後來人超過我,看到別人超過我,我隨喜讚歎。真正的第一永遠屬於聖賢教育,在聖賢教育面前,凡夫的那點智慧顯得極其淺薄和渺小,根本不值得一提。

呼籲戒色前輩之間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放大自己的心量,不要陷入狹隘和自私,不要爭第一,爭心一起,詆毀隨之,爭傷和氣,和諧才能雙贏。戒色前輩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互相支持,共同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讓中國的戒色公益事業更有凝聚力,更有感召力,才能更好地幫助戒友,如果戒色前蜚之間互相攻擊、詆毀和誹謗,那是不堪設想的,我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

不管他們怎樣貶低和詆毀,我也已經寬恕他們了,他們是前輩,能堅持下來也是不容易的,我希望大家能夠和諧相處,共同為中國的戒色公益事業盡好一份力。我相信廣大戒友也希望看到前輩之間能夠和諧相處,這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激勵,和諧友好的氛圍會帶來極大的動力。之前大悲論壇內鬥,讓其從巔峰走向衰落,一內鬥,有的前輩就會心生退意,之前的幹勁也消失了,如果能夠注重和諧與團結,那麼中國的戒色公益事業肯定會蒸蒸日上。

下面步入正文

●學習《了凡四訓》的心得體會

這季就《了凡四訓》和廣大戒友做一個分享,幾乎每位戒色前輩都有研讀《了凡四訓》,也是戒色後必讀的一本書,戒色十規裡也專門提到了這本書。《了凡四訓》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可謂中國改造命運學的扛鼎之作,讓大家了解和掌握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

這兩本書各有特點,總體而言,《了凡四訓》更全面、更系統一些,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則更有針對性,對意惡這個問題的指出更直接,更一針見血。這兩本書我都很喜歡,了凡先生和俞淨意公是中國改造命運的兩位巔峰人物,他們的事蹟與教導我們要認真學習,對於我們自己改造命運是很有啟發和幫助的。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親身的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以其親身經歷教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的故事。闡明「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指出一切禍福休咎皆自當人掌握,行善則積福,作惡則招禍,並現身說法,結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經歷體會闡明此理,鼓勵向善立身,慎獨立品,自求多福,遠避禍殃。

該書自明末以來流行甚廣,影響較大,了凡先生在沒有遇到雲谷禪師前,光是知命認命,聽憑命運的安排,那是消極而被動的,而後根據立命之學自強不息地改造命運,則是積極而有益的。讀了《了凡四訓》,可以使人心目豁然,信心勇氣倍增。《了凡四訓》實在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淨化社會風氣不可多得的佳作,越來越被後人譽為家教典範。

《了凡四訓》雖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內涵深刻,所以數百年來歷久不衰,為各界人士所尊崇。印光大師對這本書也極力提倡,弘化社印送這本書約在百萬冊以上,由此可知,印光大師對這本書高度重視。

先了解下了凡先生,了凡先生全名袁了凡,即袁黃(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後改了凡,後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浙江嘉善縣魏塘鎮(今屬嘉興)人。晚年辭官後曾隱居吳江蘆墟趙田村,故一作吳江人。

袁了凡碰到兩位高人,在慈雲寺,碰到了一位老人,相貌非凡,一臉長須,看起來飄然若仙風道骨,這位老人就是算命高人——孔先生。孔先生算命算得很準,說他將來在縣考中可以考到14名,府考能考到71名,提學能考到第9名。結果第二年的考試中,果然如這位孔先生所料,考試的名次分毫不差。

孔先生說他只能活到五十三歲,做官只能做三年半,膝下無子,半生無福。因為算命先生的話屢屢應驗,所以袁了凡對此深信不疑,自此之後,聽天由命,不思進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高僧——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是明代中興禪宗的大德高僧,雲谷禪師對他說,你雖然命中註定沒有多少功名,也沒有兒子,但是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

孔先生的算命水平是非常高的,一般的算命不會算得那麼細,連考試名次都能算出來,實屬罕見。孔先生的確是一位高人,能真正讀懂命理信息,就像一張光碟所含的信息一樣,播放出來就是含有時空的人事物,高人可以讀出何年何月何時,發生什麼事情,這一切的信息都是提前寫好的,就像一個劇本一樣。

我以前也算過命,是看八字的,算得基本準確,說我會信佛,我那時的確開始學佛了,我後來查了自己的八字,是「華蓋逢空」,所謂:「華蓋逢空,偏宜僧道」,我雖然沒有出家,但是對佛法還是很感興趣的。我以前也專門研究過命理知識,的確是一門很深的學問,現在很多人號稱能算命,其實只是略懂皮毛,有的也在靠算命騙錢,到處忽悠人,真正的算命高人永遠鳳毛麟角,萬裡挑一,有德行的算命人會勸你修行,而無德行的算命人只會嚇你,忽悠你,騙你的錢。大多數算命的人只是一知半解,像孔先生這樣的估計是算命界的極品了,能把名次都算出來,估計整個中國都沒幾個。

遇到孔先生只是一個鋪墊,真正的高人是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是真正得道開悟的高僧,是憨山大師少年時代學習禪法的最重要的一位導師。雲谷禪師老來悲心更切,即使是對七八歲的小沙彌,也一律以慈悲的眼色看待他們,以恭敬心對待他們。凡是動靜威儀,都耳提面授,循序漸進、諄諄善誘。所以,見到老禪師的人都把他視為自己最親近的人。

雲谷禪師平常教導別人,特別推崇淨土法門,教人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各大叢林寺院,只要有開示禪法的道場,一定請他坐在首座。雲谷禪師平日動靜語默,安詳穩重如山,沉默少言,一旦說話,便如空谷足音,醒人眼目。雲谷禪師以定力攝持,住山清修,四十年如一日,夜不倒單,一生禮拜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沒有一日間斷。

雲谷禪師傳授的改命之法,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是行善改過、謙虛持德;二是持誦準提咒。為什麼是準提咒,而不是其他咒?其實每種咒語都很殊勝,可能當時比較流行準提咒,抑或云谷禪師想特別推廣這一咒語。我以前念過楞嚴咒、大悲咒、六字大明咒等,現在主要念往生咒+佛號,要看自己和哪種咒語有緣,對其有深厚的信心。

袁了凡通過親身踐行,徹底改變了他原有的命運,按照孔先生的佔算,了凡先生原本只能活到五十三歲,當一個小縣官,也沒有子嗣。結果,改運後卻活到了74歲,當了高官,也有了兒子,而他的兒子也很賢能地考上進士,繼續光耀家風。

《了凡四訓》之所以讓大家如此推崇備至,是因為它是改造命運的指南!很多人命運不濟,苦苦找不到答案,看了這本書之後會有豁然開朗之感,也有了改造命運的勇氣和力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了凡先生現身說法,讓你從根本處了解生命的意義在哪裡,依據了凡先生給出的改命方案,知命、立命、改命,落地實修,從而重塑你的命運!

《了凡四訓》不可不學,它是改命學的集大成之作,我們應該認真研讀,積極實踐,它會影響和改變你的一生!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更不要對生活充滿怨氣,那些困擾你很久的問題,都可以在《了凡四訓》中找到答案。願大家讀完這本書之後,成為一個勇於改造命運、真正把握自己命運的人!

書中有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部分,我會結合四個部分的筆記,和大家做一個詳細深入的分享。

■第一篇:立命之學

1. 雲谷問曰:「凡人所以不得作聖者,只為妄念相纏耳。汝坐三曰,不見起一妄念,何也?

解析:雲谷禪師一句話點出了關鍵,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為妄念相纏,做不得主,認念頭為自己,跟著念頭跑。要作聖,必須「克念」,戰勝自己的念頭,做回念頭的主人。了凡先生的定功已然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可謂天姿超卓,普通人別說三天,就是一天、半天,或者半小時、十分鐘、一分鐘不起一個妄念,都是很難做到的。

大家自己可以試驗下,一分鐘之內,能夠保持觀心的強度,不起一個妄念,能不能做到?如果你試驗了,你肯定會發現,只要觀力一弱,念頭就進來了,把你帶跑,很容易進入無意識跟念的模式。念頭是會自動冒出的,即使你不去主動起念,它也會不斷冒出,只有觀力極強極穩定的人,才能倣到長時間不起一個妄念,這是非常深厚的修心功夫。雖然了凡先生說自己是因為被孔先生算定才無妄想,其實他已經具備了很強的觀照力,否則是不可能做到的。

2.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解析:不要有什麼宿命論的包袱,宿命論容易導致消極,其實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人的福報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修得的。只有明白了這一點,人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太上感應篇》有云:「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作俑者其實就是自己的念頭,好的念頭會導致好的結果,壞的念頭會導致壞的結果,真正明白了這一點就會懂得修心的重要性,要多發善心,學會對治邪念。自己的命運是自己造作的,福報也是自己修來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3. 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

解析:能夠反省,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不去反省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那命運就無從改起。誤區就是「向外馳求」不知反省,不知修心,很多人雖然很努力奮鬥,但是收效甚微,就是他的心態沒有真正轉變過來,還有很多負能量的念頭,這樣命運就很難改變。

一個人若想得到外在的財富地位,必須從自身出發,反思悔改自己的的過錯,斷掉懶邪惡,堅持勤善正,去掉負能量,強化正能量,恆久力行,這樣人生就會越來越好。曾國藩為什麼要每曰三省?就是怕自己有過錯,過錯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對自身很不利,所以要經常反省,及時發現,及時改正。

4. 汝不見六袓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解析:六祖大師特別強調了「心」,修心是根本,而不是修身,修身的根本也在於修心,蔡禮旭老師:「最根本的還是意業,人有念頭,才會變成一言一行。」修行要注重修心,每個人的命運、緣分、風水都是由自己決定的,善心才是真正的護身符。

真正的高人都懂得修心之理,要從起心動念上下功夫,學會控制自己的念頭,這點是最根本的關鍵,也是最正確的認識,祖師大德都在強調修心。人的第一風水是心,人的善良、德行足以改變壞風水的影響,再壞的風水都抵擋不住有德者的光輝;無德者,即便佔據天下最好的風水,也不能發揮作用,也不能長久。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思人恩德,想人好處,做到心善、行善、語善,保持一顆真誠的心。

秦東魁老師:「我講的運氣學,核心就是心念,一切運氣由內在的心念而起,不在外部。所以,從根本上看,我們要內求,不要外求。」你的心念正了,做起事情來所攜帶的正能量是非常強大的,你有一種底氣和自信,由這種自信會產生一種勇氣和魄力,做事情也容易獲得支持,事業就容易成功。

5. 科第中人,類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積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煩劇,不能容人;時或以才智蓋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豈宜科第哉。

解析:「余」指的就是我,文言文的用法。這是了凡先生自己的反省,中科舉的人大多有福相,福氣很薄,又不能積累功德來培養厚福,而且很沒有耐心,不能容納別人。時常用自己的才智來欺壓別人,直心直行,說話很隨意,說了很多妄言。像這樣福氣淺薄之人,怎麼會中科舉呢?

這段反省很中肯,福相來自於行善積德,薄福之人士難以考取功名,因為他那個福德和位子是不匹配的,就像猴子坐在王位上,會顯得很彆扭,也不會長久,根本坐不住,王位是給雄獅坐的,雄獅象徵德行和威嚴。古人很重視行善積德,很有行善的意識,特別注重德行的修養和提升,這方面我們要多學習古人的智慧,古聖先賢的確說出了真理,道出了規律。

6. 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

解析:包荒,謂度量寬大的意思,也指原諒、寬容。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寬恕人家原諒人家定要和愛,一定要愛惜精神。寬恕他人,體現了自己的仁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明白這個道理,培養那顆寬恕的心,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福報,不寬恕別人就會導致狹隘和怨恨,這會產生很多負能量,對自己很不利。從前種種,就像死掉一樣,過去了,從今以後,要重新做人,好好培養和提升自己的德人要往前看,要過正能量的人生。

7. 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解析:這是雲谷禪師在指點了凡先生了,關鍵就是提升德行,多做苦事,多積累陰德。《文
昌帝君陰騭文》:「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人能
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孫。百福駢臻,千祥雲集。豈不從
陰騭中得來者哉?」

古聖先賢其實一直在強調改造命運的方法,幾千年來核心、主題一直未變,就是強調改過遷善,去除惡念,多發善念,多做善事,建立正能量的氣場。北宋《司馬溫公家訓》云:「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陰德就如播種,只要播土下種,將來遲早會有收成,還會惠及子孫後代。

8. 誓行善事三千條,以報天地袓宗之德。

解析:這是了凡先生發的大願,這個大願我是極為佩服的,我們看古人發的願,就可以發現自己跟他們存心的差距。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比較自私的層面,所以發不出大願,而古人已經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我們要好好學習,最好也能發這樣的大願。

剛開始發大願可能還不太習慣,但是隨著每天一遍遍發,這種強大的心念自然會產生一種莫大的力量,推動你去實現這個大願,也會給你帶來異常崇高的內心感受,這是我的親身體會,當你有了濟世度人的宏願,當你發出這種性質的念頭時,臉上的表情和眼神立馬就會崇高起來,振動頻率一下子就上來了,所以要多發大願,要恆久力行來踐行大願。

9. 雲谷出功過格示余,令所行之事,逐曰登記;善則記數,惡則退除,且教持準提咒,以期必驗。

解析:功過格是很好的記錄善惡的方式,能夠讓人時時警覺,以防自己造作惡業,每天晚上總結一下,也可以促進反省,不斷完善。剛開始可能惡比較多,不一定要做惡事才叫惡,意惡也是惡,起了惡念也要記錄,也要反省。每天盡量多做善事,比如每天幫助戒友答疑十個問題,這也算善行,或者宣傳戒色一次,也算。

生活中也可以做很多善事,撿垃圾扔垃圾桶,這種小善也可以多做,善事雖小,貴在堅持,一天做三件小善,一年就一千多件善事,真的是積小善,成大善,要注重積累,要堅持做下去,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

10. 此有秘傳,只是不動念也。

解析:《了凡四訓》裡最秘密的部分就是這句話,說的是畫符,「執筆書符,先把萬緣放下,一塵不起。從此念頭不動處,下一點,謂之混沌開基。由此而一筆揮成,更無思慮,此符便靈。凡祈天立命,都要從無思無慮處感格。」

雖然說的是畫符,其實是叫你安住純粹的覺知,也就是真我做事前有意識地安住一會,然後再做,這樣做事的品質和質量就會出奇地高,那些著名的畫家和音樂家都在有意無意這樣做,他們在創作前都會安靜一會,定一定,然後再開始創作,創作的水平和質量非常之高。這的確是一個秘密,讀《了凡四訓》不能忽視這個秘密。

11. 餘置空格一冊,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攜付門役,置案上,所行善惡,纖悉必記。

解析:治心篇,這三個字很好,為什麼不說治身篇?因為心才是根本,虛雲法師:「三業之中,意業極重,凡一切善惡​​,俱起於意根,起念正則為十善,起念邪則為十惡。所以端正其心,以為根本。」了凡先生深知修行要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從心上改。

「所行善惡,纖悉必記。 」對自己嚴格要求個念頭不正都要記下來,一念之微必使俯仰無愧,古人對自己頗為嚴格,所以達到的境界也不可思議。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云:「古人治心,防於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鉅也。」邪念之初生,就要立刻對治,立刻斷除,此時邪念尚未起勢,所以用力甚微,但效果卻很顯著。

《庭訓格言》又云:「人惟一心,起為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只在頃刻之間。若一念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至離道之遠。」知之,即覺察之,覺察的剎那,邪念就化除了,心生邪念而不知,必成大患!

《庭訓格言》訓曰:「凡人存善念,天必綏(ㄙㄨㄟ,安撫)之福祿以善報之。今人日持珠敬佛,欲行善之故也。苟惡念不除,即持念珠,何益?」這段說到點子上了,修行不在外在的形式上,關鍵還是要斷除惡念,這是最根本的。你天天手持念珠禮佛,但如果內心還是沒有斷除惡念,那是不會有效果的。

■第二篇:改過之法

1. 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解析:改過就像把漏洞堵住了,這樣才能完成真正高質量的積累,否則即使做了很多善事,也會因為未改過而變得不純粹,純粹兩字很難得,要做到純善也很不容易,畢竟人有各種不良習氣,只能自己下決心一點點去改,慢慢就能趨於正軌,臻於純善。李覯《易論第九》:「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王陽明先生:「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要改過,就要好好下決心,要痛下一番決心來改過。

2. 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第二,要發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鑑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第三,須發勇心。人不改過,多是因循退縮,吾須奮然振作,不用遲疑,不煩等待。小者如芒刺在肉,速與抉剔;大者如毒蛇囓指,速與斬除,無絲毫凝滯,此風雷之所以為益也。

解析:知恥近乎勇,要有恥心,邪淫的狀態完全是一種無恥的狀態,滿腦子邪思邪見,我們要發恥心,要學習聖賢,效仿聖賢,與其一身瓦裂不如完善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的缺點與錯誤,人生是一場修行,要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

發敬畏心也很重要,存敬畏心​​和恭敬心,邪念就會減少很多,這裡的畏懼,是因為知道過錯的可怕,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等到果來了你哭鬧也沒有用了,因為果已經成熟了,來不及了。怕果,你因就不要造。眾生常作惡因,欲免惡果,譬如當日避影,徒勞奔馳。對於造因一定要很謹慎,一定要造善因,絕對不要造惡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絕不去造惡業,自然沒惡報。

《了凡四訓》是有談及鬼神的,這類內容容易被誤解,可能會覺得是迷信,其實鬼神是不同維次空間的存在,所以還是應該敬畏鬼神。我以前也不大相信,後來看了很多瀕死的案例和書籍,就完全相信了,有的人甚至還記得前世,人死後脫離肉體會有中陰身,很多大德都提到過的。

第三就是發勇猛心,要勇猛精進,勢不可擋,摧枯拉朽,如猛虎出籠!人不肯改過,往往缺少一種勇猛的架勢,一種你死我活的鬥志,一種破釜沉舟、豁出命來拼死一搏的決心與勇氣。我之前說瘋狂學習戒色文章和瘋狂練習斷念,就是為了激發大家進入一種神勇無比的狀態,這並不是叫你失去理智,而是叫你拿出最勇猛最精進的狀態。

大家都知道林書豪曾經的「林瘋狂」表現,在逆境中奮然振作,強勢崛起,我看了林書豪的紀錄片,他去救濟窮人,給流浪漢送食物送紅包,真的很有善心,另外林書豪訓練格外刻苦,非常瘋狂,場上的瘋狂表現是用場下的瘋狂訓練換來的,庫裡也是瘋狂訓練,蘇炳添也是瘋狂訓練,這裡的瘋狂是一種勇猛精進的狀態,要雷厲風行,全力以赴!就像百米賽跑選手們拿出最瘋狂的狀態來完成這一段跑道。

曾國藩沒有超人的天賦,也沒有優越的背景,但卻能夠獲得驚人的成就,這與他時時調動剛猛精神密不可分,總是在強調「凡事須下血戰功夫。」做任何事都要有「勇」「剛」的一面,果斷堅決,但也要兼具恆心,猛火煮和慢火燉要交替進行,要經常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剔起眉毛,振作精神,勇往直前!不要再因循退縮了 ,不要再找藉口了,到了決一死戰的時刻,不能再懦弱了,也不能再逃避和拖延了,這時你要拔出戰刀,勇猛動作,上陣殺敵!血戰到底!殺他個片甲不留!所有的邪念,所有的負面念頭與習氣,統統殺光!殺淨!一個不留!!!

3. 一息尚存,彌天之惡,猶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發一善念,遂得善終者。謂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之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纔(ㄘㄞˊ,僅、只。)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雖聖賢佛菩薩,不能援引。

解析:要悔改,要懺悔,而且要趁早,悔改也要猛厲,要下大決心。臨死的時候其實已經有點晚了,還是要趁身體尚可時積極改過,積極行善,積極改造自己的命運。「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這是講地獄的,雖然一筆帶過,但也足夠警醒,這類內容善根深厚者方能接受。千百年來,關於地獄的開示一直都有,佛經中有,大德也講過,傳統文化的其他書籍也有記載,其他正統宗教也有講到,這類信息是容易被誤解的,即使暫時不能接受,也應該保持敬畏之心,認真改過。

4. 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於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當一心為善,正念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陽當空,魍魎潛消,此精一之真傳也。

解析:根本還在於心,這段講得非常明白,「一心為善,正念現前」,這八個字要認真體會和理解,有的人可能會理解成只要行善,邪念就污染不上,其實不然,「正念現前」才是關鍵所在,正念這個概念最初源於佛教禪修,是從坐禪、冥想、參悟等發展而來,是有意識地覺察當下的一切,正念有覺察之意,就是叫你保持警惕,時時觀心,看住自己的念頭,這點至為關鍵。光行善是不夠的,因為邪念會自動冒出,邪念會入侵你的頭腦,你必須具備對治之力,要立刻斷除而不能被其附體。

5. 大抵最上治心,當下清淨;才動即覺,覺之即無;苟未能然,須明理以遣之。

解析:這段話就是斷念口訣的意思,這個修心訣無數的大德都提到過,當然不一定是16個字,也可能是後8個字,或者其他一段話,但含義是一樣,那就是通過覺察來消滅念頭,原理就是念起即覺,覺之即無

我之前和日日知非起過一次爭執,爭執的原因就是他認為持咒念佛殊勝,而誤解斷念為壓念,其實真正的斷念並非壓念,而是覺而化之,壓念是有主觀壓制的想法,不想讓念頭起來,而斷念則是不怕念起,而是要及時覺察。壓念會帶來挫敗感,因為越壓越反彈,搞得自己很苦惱,而斷念則很輕鬆,一覺就化除了。

持咒念佛是很好,斷念口訣也很殊勝,思維對治也不錯,這幾種斷念方式都是很好的,各有特點,各有千秋,持咒念佛有他力加持,但自己也要勤於用功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斷念口訣是自力,需要自己不斷練習來提升覺察力,斷念口訣最終是離開念頭的,不需要起念,只是覺察。

這種觀心的功夫其實是基本功,達摩祖師:「唯觀心一法,總攝諸法,最為省要。」《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用念佛來對治邪念,需要先發現邪念來了,然後趕緊念佛,必須以觀心作為基礎,做念佛日課時,發現妄念起來了,馬上專注在佛號上,也需要觀心來發現妄念。

觀心是最基礎的基本功,也是最高深、最終極的修心功夫,覺察力足夠強大,一發現念頭,念頭就消失了,所以《了凡四訓》把修心訣稱為「最上治心」。當然,我是很尊重持咒念佛的,的確很殊勝,這幾種斷念方式都很好,我們應該尊重每一種斷念的方法,不可貶低任何一種。

我看過很多開示,高僧大德從來沒有貶低過修心訣,而是極力提倡修心訣,很多高深的法門只教導觀心,是可以獲得最終成就的。日日知非後來知道了他的思想誤區,他自己的文章有好幾處也引用過修心訣,只是他自己並未正確理解,後來他把修心訣說成只有高僧大德才能掌握,這是不對的,這個口訣普通凡夫也是有望掌握的,高僧大德就是講給普通人聽的。

那次爭執最終以和解收場,因為我想以和為貴,不想再起爭執,但他並未真正放下,沒過多久就開始寫文章貶低戒色吧和《戒為良藥》,這的確讓人很寒心,畢竟之前一直在盡力幫他,他這樣做,很不厚道,也非常不明智。如果他懂得和諧與團結,我肯定會繼續盡力幫他,反之,如果選擇貶低和詆毀,只會自毀長城!

2018年日日知非為了貶低戒色吧和《戒為良藥》,又寫了幾篇文章,那幾篇文章充滿誤導和思想誤區,說要忘記戒色,而他自己還在交流戒色問題;說不要學習戒色文章,而他自己還在寫文章讓大家學習,這完全是自相矛盾的;說修身是戒色的根本,殊不知,修身的根本是修心,修心才是戒色的根本,說修身是根本也違背了大德的開示,「心外求法」方向就錯了,方向錯了,一切就都錯了。

從他們群裡出來的人,對戒色吧存有很大偏見,甚至是敵視,充滿負能量,就是被詆毀文章和言論洗腦所致。日日知非有次和我說他差點破戒,難道真的可以忘記戒色嗎?難道真的可以放鬆警惕嗎?難道真的不用學習戒色文章了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他們說心魔不存在,完全是自欺欺人之辭!我希望戒色吧和戒色論壇能夠和諧相處,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我也會不計前嫌,握手言歡,還是那句話:以和為貴,不要內鬥!

有的人雖然練習斷念口訣,但還是失敗了,原因有兩方面,一,沒有正確理解這個口訣;二,沒有練到較高的水平。正確理解和堅持練習,這兩者缺一不可,一定要有正確的理解,徹底弄懂斷念口訣的原理與含義,不少人會誤解斷念為壓念,想壓制念頭,不讓它起來,這是完全錯誤的。按照壓念去練習,只會南轅北轍,斷念非壓念,斷念是化念,通過覺察來化除念頭。

真正弄懂原理後,就要勤於練習,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加深理解,理解到位了,練起來也會事半功倍,練到一定水平即可降伏心魔。就像打遊戲練級一樣,要練到一定級別才有望打敗BOSS,這個過程需要堅持,不是一蹴而就的,打遊戲可以花錢找代練,但是斷念口訣只能自己勤於練習,剛開始要熟背,最後就不用背了,直接覺察即可,平時保持觀心,保持警惕,看住起心動念。隨著堅持練習,斷力和斷速都會有明顯的提升,到時就可以主宰內心了。

■第三篇:積善之方

1.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解析:古人有積善意識,不斷積累善行,不斷提升德行,今人則提倡理財意識,對錢財看得比較重,而古人更看重的是善和德。修為好、心地清淨、性情善良的人,頭頂有靈光閃耀,整個人看上去也是光明開朗,神采奕奕,而作惡多端的人頭頂靈光全無,甚至有一團黑氣籠罩,顯得灰頭土臉,萎靡不振。

對光明者,大家都仰慕恭敬;對黑暗者,眾人都會厭惡乃至鄙視。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做善事如登山,需要下很大決心來堅持,而向壞發展就像山崩一樣迅速,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很多人也是被邪友帶壞的,交友一定要謹慎,發現對方有惡習,要盡量規勸,如果不聽,那就遠離。

《草堂集》:「福以德基,非可祈也,禍以惡積,非可禳也,苟能為善,雖不祭,神亦助之。」福在積善,禍在積惡,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2.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解析:善也是分類的,做善事不留名,不誇耀,非常低調,就像沒做過一樣,這類陰德的福報大,古人提倡多積陰德,這樣福報才大,當然也不可執著於福報,只管耕耘即可。曾國藩:「為善最樂,是不求人知。為惡最苦,是惟恐人知。」做了善事,內心會很快樂,也不需要別人知道,默默去做即可,如果做了善事,希望別人知道,希望別人誇獎自己,希望通過行善來獲得好的名譽,這類人就比較淺薄,他們行善是和名利掛鉤的,私心很重。

古人極重陰德,陰德更顯無私和低調,不求任何回報,不求名利,只是無私幫助別人,無私為社會做貢獻,這種人境界就高。真正無私了才具有大力量,無私代表純粹,純粹的力量不可思議,真正的力量來自於純粹!要做純粹的人,達到純粹的境界!

3. 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雖黃金萬鎰,福不滿也。

解析:這條就是在講執著與否,不執著就做圓滿了,心裡一直想著福報,那就大打折扣了。做善事要三輪體空,內心保持清淨,這樣產生的力道就會翻倍增長,一有雜念,一有執著,那力道就會大為削減。做善事也是很有講究的,要做圓滿,就要盡量做到三輪體空,即使做過一萬件善事,也像什麼也沒做過一樣,內心十分清淨,不去想做了多少善事,也不去求回報,沒有任何希求,心中空空如也。達此境界的人,即使做了一件很小的善事,也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犟牛居士說過一個例子,說是一個人聽說布施好,於是就布施了一千元,然後他就老想著得回報,結果好幾年都未能如願,他那種貪財的私心實在太重,布施的時候是帶著貪心布施的,這樣就會大打折扣,他那個發心就不純,善行的效果自然很差,本來是善行,他卻夾雜著貪心,貪嗔癡是三毒,他這樣發心行善,怎能有滿意的結果呢?

你真正什麼也不求,最後卻不求自得,你真正無私了,那個善行的質量就非常之高,一絲一毫的回報都不求,只是純粹地行善,要做到這種程度。哪怕求一絲一毫,那就是自私,自私的力量就很小,無私的力量才最大,效果也最好,差別就在這。

4. 隨緣濟眾,其類至繁,約言其綱,大約有十:第一,與人為善;第二,愛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勸人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興建大利;第七,捨財作福;第八,護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長;第十,愛惜物命。

解析:這十條是非常重要的,能做到這十條就非常有德行了。我們要長養德行,時時秉持著惻隱之心、愛敬之心、與人為善之心、成人之美之心,多做善事,多幫助別人,給別人帶去正能量,用正能量去影響別人,走到哪裡,都能自帶善意的光芒,照亮身邊的人。

當你發出正能量的念頭時,別人也容易發出正能量的念頭,當你發出自私的念頭時,別人也容易發出自私的念頭,人在交流溝通時是很容易受到對方影響的,我們一定要多發善念,用高頻的正能量去影響和帶動別人。和高頻的人在一起,你的頻率就會自動被調到那個頻率,內心會變得非常清淨,能夠以一個更高的視角、更高的智慧去看待問題和處理事情。

我們要讓自己成為高頻的人,去影響周圍的人,低頻的人充滿了負能量,他們也在影響周圍的人,很容易導致爭吵等不和諧的現象。很多人都反饋在邪淫後家庭容易爭吵,邪淫者很容易和別人吵架,戾氣很重,因為經常起邪念,散發出來的能量是低頻的,具有攻擊性,易於吵架。高頻的人懂得斷除負面念頭,懂得行善和培養正能量,內心祥和而穩定,這樣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與命運。

■第四篇:謙德之效

1.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解析:戒色十規首重「謙德」,謙,六爻皆吉。王陽明《傳習錄》:「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保持謙遜,萬事亨通,君子善終,大吉!謙對自己是非常有利的,傲對自己是非常有害的,傲慢其實助長了一個人的小我,而謙虛、謙卑則是真我的一種寶貴品質。

清雍正年間,江水被推薦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見時,他緊張哆嗦(ㄉㄨㄛ ㄙㄨㄛ,因寒冷或恐懼而身體發抖。),不能對答,於是推薦他的學生戴震。戴震口若懸河,分析問題切中要害,說得清清楚楚。皇上大為興奮。問戴震說:「你和老師比,誰的才能高?」戴震回答:「我的水平低。」皇上又問:「那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為什麼?」戴震說:「老師年老,耳朵有些背,可他的學問,超過我一萬倍。」

皇上讚賞他的謙讓精神,賜為翰林。戴震一方面尊師,另外就是非常謙虛,這是合天心的品德,所以吉祥,做事做人都要上合天心,這樣才能大吉。

最近看了一篇職場的文章,裡面講到:「無論身在什麼崗位,想得到領導信任,就要注意:其一,如果取得成績,第一時間把功勞歸給領導,因為沒有領導的授權與支持,就不會有你的成績;其二,越是取得成績,在同事和領導面前要更加謙遜,千萬不能得意忘形,更不能在領導面前炫耀自己的成績和功勞,以免同事嫉妒和領導反感。

總之,做人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取得成績後,要不驕不躁,將成就與榮耀分享給同事和領導,這樣方能得到大家的擁戴,得到領導的重用。

這段話講得很好,真正的智者不居功,不自傲,取得一定成績,也懂得讓功,讓功是非常深的智慧、非常高的德行,讓功於眾,讓功於師,讓功於領導,讓功於聖賢,讓功是君子所為,高風亮節,胸襟博大,堪為楷模。

《道德經》云:「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君子不居功,而是讓功,小人往往會爭功、貪功,品行一下就拉開了差距,因為不居功和讓功,就能得到眾人的支持,如果一味爭功、貪功,只會引來眾人的反感和反對。

春秋時期,曾有過一段「三將讓功」的佳話。據《通監記事本末》記載,晉國將領郤(ㄒㄧˋ)克、士燮(ㄒㄧㄝˋ)、欒(ㄌㄨㄢˊ)書這三位將領,在取得晉齊鞍之戰勝利後,不爭功,克己互讓,謙虛謹慎,表現出良好的將德風範,一直為後世兵家所推崇。作為良將不但要有將才,精於謀略,善於戰法,同時還必須具備良好的將德修養,勝而不驕,謙退不伐(不伐:不自我誇耀),不矜其功。晉軍三將克己謙讓的行為,堪稱良將的楷模。

2. 書曰:「滿招損,謙受益。」予屢同諸公應試,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

解析:古人很懂謙虛的道理,今人很多人都不懂這個道理,謙虛會獲得支持,一旦驕傲,就會引來敵意和攻擊。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某某人一旦暴露出了驕傲或者傲慢的想法,你心裡就會覺得不舒服,甚至想攻擊對方,覺得看對方不順眼。如果對方很謙虛,不居功,不自傲,懂得恭敬禮讓,這樣一段謙光可掬,別人心裡就會很舒服,這也是獲得成就的徵兆。

如果一個人很驕傲很自滿,這就是要受到打擊的徵兆,我看過很多事例,就是當事人發出了驕傲或者傲慢的念頭,結果就引來了攻擊他的言論,如果他能謙虛,就能獲得眾人的支持,一驕傲,一自滿,目中無人,狂妄自大,出現這種表現,就要受到打擊了。

3. 予曰:「惟謙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順承,小心謙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聞謗不辯,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猶將佑之,豈有不發者?」

解析:惟謙受福這四個字講得非常好,地低成海,人低成王,聖者無名,大者無形。能謙虛,能低調,能恭敬,能敬畏,能做到這四點,就是能受福的表現。看人要觀察他的德,他的舉止,他的精氣神,如果一個人的「神」平和端莊,很安定,表明他道德高尚,不會因周遭事物的變化而隨意改變節操和信仰,敢於堅持正確的東西,意志很堅定。安靜時,兩眼光華熠熠,目光湛然清明,行動時,兩眼安詳沉穩,又敏銳犀利,這是清正的表現。

北宋司馬光:「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總而言之,德是最重要的,以德立人,以德立命,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曾國藩善用人,源於善相人,曾國藩對人才任用的成功正是得益於他對人才的分類觀察,考量的標準就是品德端正,儀容端莊。

4. 道者曰:「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

解析:立命者我,真正立命的是自己,自己是可以改造命運的,不能消極被動,要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你的能量場變了,你的處境自然就變了。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完全可以通過改過遷善來改造自己的命運,怨天尤人的戒友我看到過不少,當他們學習了《了凡四訓》就知道問題其實是出在自己身上,不應該怨天尤人,不能抱怨老天不公平,其實老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關鍵是自己起了什麼念,做了什麼事,自然會得到相應的一個果報。

明白改造命運的道理後,就要斷除惡念,力行善事,堅持做下去,積小善成大善,日積月累,越積越厚,就像每天一張薄薄的面紙,堅持積累下去,就是厚厚的一疊,所以要注重積累,要堅持下去。

5. 稍有識見之士,必不忍自狹其量,而自拒其福也,況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尤修業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解析:謙則受教這四個字很重要,謙虛了,才能更好地接受聖賢的教誨,如果以傲慢的心態學習聖賢教育,甚至會覺得聖賢不如自己,從而產生毀謗之心,覺得自己了不起,其實淺薄得很。曾國藩書房題名「求闕齋」,別人求圓滿無缺,曾國藩卻求「闕」。闕者缺也,就是求欠缺用以提醒自己不能盈滿,因為他地位愈高愈懂得謙恭的重要,所以能夠保住自身的善始善終。善事要盡量做圓滿,而做人忌滿,有些事也不能做過頭,所謂物極必反,做人的境界是大成若「缺」,抱朴守拙,謙卑低調。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

6. 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解析:真正有德行、有誠心的人是可以感動天地的,這點我是深信不疑的。人一旦立定志向,就要注重謙德,這樣做事就容易成功,謙虛的人很容易得到別人的支持。與人方便,多幫助別人,這樣就能得到擁護,這是德行的感召,自然能感動天地。

造福由我,造惡也是由我,我們都有自由意志,既可以造善造福也可以造惡造罪,一條是光明大道,一條是地獄險途,全在我們自己。有覺悟的人,他深諳惡行導致惡果,所以他不去造惡,而是有意識地多行善積德,完善自己的德行,不斷積累自己的福報,過正能量的人生,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現。

●最後總結:

這季和大家分享了《了凡四訓》的研習體會,大家也可以看看《了凡四訓》的電影,那部電影拍得很不錯,很有古風的味道,秦東魁老師也講過《了凡四訓》,大家有空可以看看,喜馬拉雅FM也有《了凡四訓》有聲書,平時聽聽也是很不錯的,還有《了凡四訓》的漫畫,畫風也很有意境。

曾國藩對《了凡四訓》最為推崇,讀後改號滌生,「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他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晚清中興第一名臣,將《了凡四訓》列為子侄必讀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書。

《了凡四訓》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被稱為東方第一勵志寶典,了凡先生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修養來做的家訓,加以現身說法,頗具說服力,也相當勵志,這本書真的啟發了無數的人,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決定一個人富貴貧賤的主要因素,不是風水、不是命數,而是一個人的「心田」,即你的思想、你的品德、你的行為,你的人生劇本是你自己撰寫的,你輸入負面的念頭,放出來的影像就是倒霉的,你輸入正面的念頭,放出來的影像就是吉祥的。心是根本,大德一直在強調修心,境隨心轉,把心修好、修正,學會行善積德,積累正能量,到時你的命運就能完成逆襲。

●下面分享三首詩歌 

《空》 

人站著

空了 

人坐著

空了 

念來了
念走了
腦空了 

念是過客
空一直在那裡
我不是念
我是空 


即純粹的覺知
即真我 

《斬》

念頭葛藤
纏繞上來了
越纏越多
越纏越密
唰!
覺察的快刀
斬下
葛藤掉落一地
腦瞬間空了
那個驚人的空
那個平淡的空
那個不可思議的空
整個宇宙
都倒進
這個空裡

《笑》

人在走,車在開
耳邊傳來各種嘈雜聲
我閉上雙眼
站在那裡
一動不動
我空了
不去追求任何事物
只是享受空的感覺
這個空的感覺
就是美,就是愛
就是喜悅,就是神聖
我笑了
笑得像一個純真無邪的孩子
彷彿發現了天大的秘密

●下面推薦一本書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丹.米爾曼著。這是一本改變生命的書!作者是一個非常會說故事的人,在這本半自傳體小說中,活靈活現地創造出三個讓人一看就難忘的角色,一是代表作者本人,也同時代表無數對世界迷惘的年輕心靈,渴望了解存在的終極意義;二是那位神秘智慧的老人——深夜加油站的老工人,也就是作者暱稱的蘇格拉底,他視之為上師;第三位人物是古怪精靈的女友喬依,代表著作者失落了一半的靈魂伴侶。

閱讀《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有一種被加持、被點化的感受,尤其當書中的加油站老工人蘇格拉底提出獨特的反問時,讀者會跟著敘述走,一起思考,一起展開對心靈的神秘探索。

這本書20世紀80年代就已出版,2006年被拍成電影。考上知名學府、獲得世界冠軍榮譽的丹在短暫的歡樂過後,深深陷入無可名狀的空虛和恐慌,無法入眠的他在一家24小時加油站遇見一位被他稱作蘇格拉底的老人,後來又認識了精靈般難以捉摸的女孩喬伊。

蘇格拉底帶他體驗或浪漫、或驚險、或恐怖、或溫馨的旅程,幫助他從車禍的打擊中恢復健康,以捉弄、嘲諷、關愛、撫慰、激勵等令人匪夷所思但恍然大悟的種種方式指導他修煉,最終指引他打開和平勇士之道的大門。

這本書的名字很有穿越感,不過並不是蘇格拉底穿越到了現代,而是作者對一位神秘老人的暱稱,蘇格拉底象徵著智慧,剛開始以為這是一本勵志的書籍,後來才發現這本書不僅僅是勵志,更是一本修道的書籍,講述了修行方面的真理。

裡面很多句子我都很喜歡,比如:「蘇格拉底替人加的不只是汽油,也許還包括那種光輝、那股能量或情感。」「始作俑者,正是人們的心智。」「所有的世人都被困在自己的心智所造成的洞穴中,無法自拔。」「你唯一的投資是修煉。」「看穿你的心智。」「就像決鬥的武士,不是頓悟就是死。」「覺察力突破了心智的障礙。」「覺察力大幅度躍進並不會一下就發生,而是需要時間和修煉。」「覺察力是勇士的寶劍。」「征服心智。」「劍已磨利。」

這些語句讀來就很有加持力,心智代表的就是念頭,就是小我。通過練習觀心,練習覺察,來征服心智,覺察力就是念頭的剋星!覺察力就是勇士的 寶劍!可以斬斷心智帶來的束縛,我很喜歡這本書直接而有力的表述,說的其實就是斷念!很直接,很乾脆!就是把覺察力這把劍磨利,征服自己的心智。

《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是一本改變無數生命的心靈聖經,暢銷數百萬,講的其實就是修心之道,只不過是通過一個小說的形式來表述出來,這樣更具有吸引力。這個世界有無數的迷惘的年輕心靈,他們急需智者的指引和點化,這本書的故事模式和《了凡四訓》有點像,都是遇見智者,遇見高人,獲得了指引和點化,從而逆襲了自己的人生。將來我想分享一下這本書的筆記和解析,敬請大家期待,有興趣的戒友可以先閱讀一下這本書。

 

▶▶▶ 返回《戒為良藥》目錄

---------------------------

延伸閱讀:

《了凡四訓》原文、白話、精解、講記、卡通、電影大合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