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購物節別亂買?想清楚,你是想要,還是需要?

  從2009年起,每到「雙十一」這一天,一些電子商務網站就要搞大型促銷活動,儼然成為了「狂歡購物節」。

  網友們禁不住打折的誘惑,爭先恐後地去「秒殺」,在不知不覺間買了許多壓根「無用」的東西。有些嚴重超支的網友自嘲要「剁手」。因此這一天又有了另外一個名字「剁手節」。

  當購物狂歡的激情退去,我們會發現自己後悔買了許多並不實用的東西。

  購物車裡的很多物品純粹是因為網路營銷打折而購買。其實何止「雙十一」,即使在平日生活中,我們也會做很多「無用」之事,因為從眾心理而做事。

  在嘈雜的生活中,從遠處,更是從心底,時時會傳來一個聲音:放下過多的物質欲望,去過一種極簡主義的生活吧,你將會獲得簡單的快樂。

  這聲音提醒我們在物欲橫流、效率至上的社會中尋求自我,防止沉淪,放慢腳步並留意、珍惜身邊的風景。

  極簡主義既是一種設計理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如今城市裡鋼筋水泥堆積而成的森林讓居住的環境美感喪失。

  所有復雜的食物以及過度耗費並非生命所必需,反倒成為生活的累贅。我們越來越發現,如果沉溺於追求外在,就往往會失去了內在的價值,喪失掉自我。

  於是,有人倡導做減法的生活方式,像極了道家的主張。其實儒家又何嘗不是讓人節制欲望、安貧樂道呢?這些思想都與極簡主義理念完全相通。

  毫無疑問,貧窮的生活是人人都不願意過的生活。於是為了擺脫貧窮,就可能會發生一些違法亂紀之事。

  正如孔子所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儒家的安貧樂道強調人的內在修為,處貧窮反倒成為一種生活歷練,由此獲得人生智慧。

  孔子的很多弟子在這個方面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孔子弟子眾多,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所以其中有為數不少的貧者。如顏回、子路、曾子、原憲等就是貧者,他們是安貧樂道的代言人。

  曾子給我們留下了捉襟見肘這一成語。「捉襟見肘」多用來形容衣衫襤褸,引申為生活或處境方面的困難。

  曾子居住在衛國的時候,生活十分窘迫,經常三天也不能吃上一頓飽飯,十年也買不上一件新衣裳。

  他帽子上的帽帶一經觸碰就會斷掉,他的衣服只要稍加整理就會破掉,臂肘隨時會從衣襟中露出來。就是在這樣的艱難處境中,他依然高唱著《商頌》,聲音充塞於天地之間。

  曾子是魯國人,魯國國君見他可憐,多次派使者贈送給他生活費。結果曾子不接受。使者感到很奇怪:「這不是您向國君索取而是他自願奉送您的,為何不接受呢?」

  曾子解釋說:「拿人手短。施捨的人往往對接受的人表現出驕縱之態。我不敢肯定,魯國國君贈給我錢財之時,是否有驕縱之態。」

  曾子寧願挨餓受凍也不願意接受沒有來由的施捨,讓人看到了「君子固窮」、「安貧樂道」的強大精神力量。

  孔子的另外一名弟子原憲「清淨守節,貧而樂道」。他住在魯國矮小、破舊的房子裡。每逢下雨,房頂漏雨,屋外下大雨,屋內下小雨。但原憲絲毫不以為意,依舊坐在自己的陋室裡撫琴唱歌。

  孔子的弟子子貢是個大富商,有萬貫家財。

  他坐著高頭大馬去看望自己的老同學。看到老同學的處境之後,子貢說,你莫非有什麼毛病吧?為什麼住在這種地方呀?原憲說,沒有錢財叫貧窮,只知學習而不知實踐那才叫有病。我現在是貧窮而不是有病呀。

  於是,子貢露出了慚愧的神色。原憲笑著說:「我們學道是為了幫助別人的,可我實在不忍心用所學的知識去謀取自己利益。」今天我們可以嘲笑原憲的迂腐,但我們更應敬佩他不因貧窮而謀取自己的利益的持守。

  安貧樂道,不應以衣食為自己生活的目的,而是能夠「貧則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找尋到孔顏樂處之真谛。

  安貧樂道,不應「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應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每天過著簡單而快樂的生活。

  安貧樂道,要像孔子一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要像顏回一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要像子路一樣,「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

  豈不聞莊子所言「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之於生活,你又何必要求那麼多呢?

(補充:現代人物質生活條件好,不太可能遭遇上述這些聖賢人的經歷,但他們看待貧窮的精神,倒是值得學習;面對琳瑯滿目的物質誘惑,你想清楚,你是想要,還是需要了嗎?)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7/56689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清 的頭像
    風清

    如何戒邪淫、佛教文章、讀經教育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