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法語(十七)內裡清淨平等,外面逢場作戲

1 我們念佛人,順境、逆境都不動心,心裡頭如如不動,這叫伏煩惱。

2 順境沒有貪愛,逆境沒有嗔恚,一切境界裡頭沒有喜怒哀樂,這叫功夫成片,這個就得大自在。

3 在一切境界裡面,樣樣都如如不動,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覺性。

4 覺悟的人怎麼樣?如如不動,雖然如如不動,在外面恆順眾生。

5 佛法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絕對沒有分別執著。

6 學佛的人要懂得恆順眾生,不能整天板起面孔像個木頭一樣,那人家會說,你看面孔都沒有表情,這不得了,佛不能學,學得呆頭呆腦的,可怕!

7 所以,遇到歡喜的境界,還得要笑笑,也歡喜歡喜;遇到不順的境界,也要表示不痛快,生生氣,那是什麼?那是表演。

8 皮肉笑,心裡清淨,那是逢場作戲,這就叫什麼?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不容易!

9 內裡清淨平等,外面逢場作戲,你歡喜,我也覺得很歡喜;你不高興,我也表示很不高興,同情你,其實什麼?這是表演,這是唱戲,不是真的。

10 就像唱戲一樣,唱到那個地方,叫你哈哈大笑,你不能不笑,劇本上寫好的,你非笑不可;到那個地方要哭,你就得乖乖的哭,寫好的。

11 你是不是真的大笑大哭?不是的,你是表演給大家看。學佛的人處在這個世間,跟大眾接觸要表演給他們看,外面有喜怒哀樂,心裡面清淨平等覺。

12 佛法在世間,形式上活活潑潑,內心清淨平等,這叫功夫。

13 因為你外面和光同塵,能夠叫大家讚歎佛法,叫大家接受佛法,佛法才能普遍弘揚、利益眾生。

14 內裡面清淨平等,是自利;外面和光同塵,是利他,所以你處事待人接物,統統是演戲,統統是表演,那就沒錯,你的煩惱伏住了。

15 什麼叫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叫煩惱。為什麼你會造業?有煩惱你就造業。

16 在一切境界裡面,你要是起分別、起執著、起貪嗔癡慢,被境界所轉,你就造業。你不被境轉,就不造業。不造業,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淨業。

17 沒有煩惱,不被境轉,就不造業!菩薩的心是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他自己沒有分別;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他自己沒有執著,所以說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他在這個境界裡得大自在。

18 佛法用的是智慧的心、清淨的心,用大智慧、真清淨,隨順這一切俗事,這就是普賢行,這妙不可言!所以大乘佛法,尤其講到最高的一乘法,就是圓滿的人生,真實的幸福。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page=52&&id=2470&cid=1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