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點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貴佛經
文 / 一心
在五台山佛教發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漢譯為覺護,為北印度罽賓國的高僧。
作為罽賓國高僧,佛陀波利早就聽說文殊菩薩的道場清涼山在中國。加之他喜歡“遍觀靈跡”,於是不遠外裡,一路北上、東進、南下,再北上,穿過廣袤的沙漠,沿著絲綢之路參訪清涼山,也就是今天山西的五台山
懷著對文殊菩薩的虔敬之情,佛陀波利長途跋涉,終於在唐高宗儀鳳元年(676)抵達五台。從五台縣城出發,翻過閣子嶺,過茹湖盆地,還未到台懷鎮,他就被五台山的神聖環境所攝受,於是虔誠禮拜、悲泣雨淚,希望能見到文殊菩薩。遺憾的是,文殊菩薩並沒有出現在他眼前,雖然有些失望,但是他愈發虔誠,頂禮朝拜。放眼遠望,只見見林木參天,花草茂盛,山巒疊嶂。他一邊朝拜一邊想:“自從釋迦牟尼佛涅槃以來,許多神聖都不再出現,只有大智文殊菩薩在五台山度化眾生,今天,我經歷了種種磨難,終於來到了文殊菩薩道場,但是直到現在依然不能一睹聖容,真是太遺憾了。”但是,他並沒有灰心喪氣,仍然持續念誦文殊心咒,希望見到文殊菩薩,並得到文殊菩薩的點化。
據《宋高僧傳》記載,突然,佛陀波利看到山前有一位老人迎面走來。他本以為是當地山民。不想這位老人健步如飛,向他走來。走到近前,竟然用梵語問他:“我知你心系佛法,來訪勝跡,想要見到文殊菩薩。路途遙遠,你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但是,你知道嗎?漢地的眾生,造的罪業多,即使是出家人,犯戒的也不少,在印度,有一部可以消滅眾生罪業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這部經很重要,你帶來了嗎?”
在異國他鄉碰到會說梵語的老人,讓佛陀波利頗為驚奇。遺憾的是他並沒有帶來,於是回答說:“我心甘情願吃盡苦頭,來到這裡就是想見菩薩一面,並無他想,所以並未攜帶《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取 經
老人說:“這麼重要的一部經,你都沒有帶來,怎麼能見到文殊菩薩?即使見到,你也或許未必能認識。”佛陀波利無言以對,老人說:“你還是先回印度吧,帶上《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再回來。漢地的人需要這部經,取回來以後大力弘揚。等你取經回來,到時定能親見文殊。”
佛陀波利聽了以後,非常感動,跪地便拜。等他抬起頭來,老人已經隱而不現。他覺得這就是文殊菩薩在點化他。佛陀波利悲欣交集,倍加虔誠,立即轉身回去取經。
這一往返又是7年。按照《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言的記載,永淳二年(683年),他帶著這部佛經抵達京城長安,拜見了唐高宗,希望能夠借助皇權的力量翻譯此經。聽了他的見聞以後,高宗十分欽仰,但是他更加重視此經,於是命杜行顗和地婆诃羅在皇宮內共譯該經。譯完以後,高宗賜給佛陀波利30匹綢子,擬將經文收藏在內廷供奉。
得知這一消息,佛陀波利面見皇上,深情的說:“貧僧重返天竺,取回此經,就是為了希望全天下的人都能夠看到此經,救度眾生。陛下可否把經文頒行天下,廣為流布?”唐高宗聽了以後非常感動,但是留下了漢文本,僅將梵文原本還給他。
佛陀波利欣喜萬分,出宮後,他在西明寺和精通梵語的順貞法師重譯出《佛頂尊勝陀羅尼經》,隨後,他就帶著該經的梵文本,到達五台山金剛窟,不再復出。後人在金剛窟建了佛陀波利塔,而在佛陀波利遇到老人的地方,還建了尊勝寺。如今,寺塔皆存。後來,《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廣為流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