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尊湛現:   修行不是對相癡迷,而是轉變心態

發布:獨尊湛現
------------------------------

  吉祥如意,大家好。

  學佛修行主要的就是在於這顆“心”。

  把這顆心從歪曲加以修正,從無明到覺悟,從妄心轉變為真心,從雜念到靜止,從污染到清淨,完全對心態的轉變。

  不要對事相與形式的執著。比如善與惡,對與錯,素與葷。

  再有經典學得多,知識學得廣,寺廟去走得多,在寺廟裡住的時間長等等,如果心態不能夠轉變,不能夠覺悟,不能夠清淨,也是絲毫沒有意義。

  有的人對僧人的癡迷,對道場的癡迷,對經典的癡迷,其實這都屬於感情用事,這是情執,與信佛修行沒有絲毫的關系。

  修行要把情執的心轉變為慈悲的心,博愛的心,無為的心,必須要斷除情執,這就是修行。

  “情執”是屬於迷茫的狀態,對事相的執著,老公,兒孫,父母,親友,等等這都是屬於對相的分別。

  大家要知道,在《心經》裡就能夠體悟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就能說明世間的一切的事相,比如父母,老公,兒孫,親友等以及所有的一切,與我們都是一奶同胞,都是由共同一個“如來”(空性)所生。

  從這個根源來看我們都是平等的親人,我曾與大家談過,真如心在起作用的時候,第一個程序就是“妄心”。

  第二個程序就是展現分別相。比如,妄念起,就是作用,就開始入胎,出生後,分出六根,也稱為六意識:眼,耳,鼻,舌,身,意。由六識分別為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十二因緣。從這些分別開始不斷地展現,不斷地延續。

  我們的身體其實它不是真“我”,它是本性的作用,也是相,它也在發揮作用。

  猶如金屬,金屬制作成各種的工具,各種的工具再發揮它的作用。其實這只能成為分別相,分別的作用,我們的人類也是如此而已。也都是分別相,分別的作用。

  所以說不應該用情執,更不應該動情癡迷。這都是一個錯覺。

  諸相同源,都是同一個“空性”的作用。這個作用它的延續的方式,各有所不同而已。

  假如,人死亡,屍體會腐爛,回歸於自然,它還是老公嗎,還是父母嗎,還是兒孫嗎?

  這是事相延續的一個方式,一個過程,稱為妙有,妙用。

  我們都是大自然的兒女,如果想發心,我們就應該用博愛的心,平等的心,慈悲心,清淨心,覺悟的心,這些種種的心,合在一起才能稱為菩提心。

  我們大家學佛修行,必須要從根本上來做起,從“心態”上的轉變,這才是修行。

  千萬不要注重於形式。要務實努力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對事相的取捨自如。在造作中用一顆真心正念。

  還有一個事情大家要注意,工作,事業,這都屬於造作,這些造作與利益是兩個概念。

  造作是智慧的發揮。利益是條件上的互動。就是說,無論做任何事情不要以利益為出發點。給我錢,給我開工資,我就努力工作,或者給我賄賂我就為你辦事。

  有的人說,法律形式太嚴,影響社會的發展,影響社會進步,這是大錯特錯。

  個人的工作上的努力,說明個人的道德品質觀念,與利益不能混成一團。

  希望大家要有所覺悟才是,要與大眾和合,要樹立起為人的標尺,共同發揚文明傳統精神,讓我們大家庭更加美好。

  願世界和平,祖國繁榮昌盛,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風調雨順,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釋桑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風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