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與不孝,福報的差別原來可以這麼大!
發布:厚厚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不孝的人一般生活都不怎麼如意,要麼是窮困潦倒,要麼是身有疾患,諸事不順,即使在生活中發了點小財,也終究保不住。而真正孝順之人呢,往往都際遇不錯,事業發達。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
孝順的人往往更容易發達一點,這從情感的角度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畢竟從內心裡,我們都希望好人有好報。但其實,最開始接觸到諸如“諸事不順因不孝”之類的說法時,我並沒有什麼感覺。僅僅這麼一句話,再加上別人口中的幾個案例,顯然無法完全說服我。當然,我多少是信一點的,但不是完全相信,內心也會有一些疑惑,怎麼我身邊沒有這種案例呢,這事有什麼理論依據嗎?缺乏有力的根據來支撐,再怎麼強調不孝有什麼不好的後果,是否都不過是無力的說教,無法讓人心服口服呢?那麼,孝順的人容易發達,不孝的人容易落魄有什麼讓人心服口服的根據嗎?當然有!
有人說,這是個拼爹的時代。某著名媒體曾在網上做過一次調查:你認為有一個有權有勢的爸爸是否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這個問題有三個選項可供選擇:當然,而且是必備因素;不一定,關鍵還是在個人;說不清。其中,選擇“當然,而且是必備因素”的竟高達81%!由此可見,社會上大部分人都認為有個有財的爸爸或有權的爸爸對自己的前途非常重要。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社會有財有權的畢竟只是金字塔塔尖的一小部分,我們大部分人的爸爸可能都非常普通,無法給我們的事業、生活提供太大的幫助。當我們遭遇到生活的不順時,很多人很自然地會把不順歸結到父母身上,會開始埋怨父母。我跟那個誰誰誰其實能力、學歷都差不多,就是因為父母的原因,我才混得比他慘!當這股怨氣越積越深時,我們就會慢慢開始不尊敬父母,開始嫌棄父母,甚至從心底看不起父母,覺得他們沒什麼能力,文化也不高,沒有給自己的生活創造好的條件。
命由心造,當我們的心中趨向嫌棄,趨向抱怨,趨向傲慢,趨向不敬時,福報就在無形中迅速損失了。對一般人是如此,對父母則損福更為嚴重。此外,當面對生活的壓力與不順時,如果我們只知道向外去埋怨自己的父母、埋怨社會,而不懂得多反思自己,多學會承擔,多提升自己的德行、能力,那我們能有什麼前途呢?要知道,埋怨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埋怨多久就悲劇多久,埋怨一輩子就悲劇一輩子!
現在的這個時代是個功利的時代,人們普遍浮躁甚至焦慮,過多的欲望使得日常生活中的負面情緒在所難免。負面情緒積壓在心裡面很難受,總得找個發洩的渠道。向誰發洩好點呢?看看周圍,老板、同事、客戶都不敢得罪,向老板發洩負面情緒,我們很可能會被炒了鱿魚;向同事發洩負面情緒,同事會在工作中給我們為難;向客戶發洩負面情緒?親,你是跟錢過不去吧?回頭看看,似乎父母才是我們最好的發洩對象。為何呢,因為我們都知道向父母發洩最沒有副作用。我們發洩完之後,父母還是會一樣的愛我們,關心我們,包容我們。就這樣,我們把對生活的不滿,對生活的怨言一股腦地發洩到了父母身上,我們開始對父母不耐煩,開始經常對父母發脾氣。《了凡四訓》中,了凡先生在雲谷禅師面前反思自己為何福氣薄的時候,就提到了一點:“不耐煩劇”,不耐煩的近義詞是急躁,我們觀察社會,急躁的人以社會底層居多,越往上走,性格急躁的越少。我們看新聞聯播,國家領導人講話語速都很緩慢,一句話都可能要停頓幾下,性格急躁的人可能都沒耐心聽下去,其實這就是有人福報大有人福報小的一個區別。
那對父母動辄發脾氣就更沒福氣了,首先動辄發脾氣是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一個表現,就像有人說的,情緒都控制不了,怎麼能控制自己的人生呢?
現實生活中,父母與子女生活在不同的時代,難免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很多人由於無法包容父母的思想觀念,就經常頂撞父母,跟父母爭吵。更有些人喜歡看父母的缺陷短處,對父母的缺陷過於計較,我們就會看不到父母的好,更看不到父母對我們的關心與愛護,從而慢慢開始看不起父母,不尊重父母。有的人說,如果我的父母有錢有權,能給我買房買車,能給我人生提供幫助,就值得我尊重。如果不是的話,我好像很難從內心裡真正尊重父母。拜托,你不要這麼勢力好不好?即便是你的父母很普通,無法給你戴個富二代官二代的帽子,但他們含辛茹苦生你養你,關心你愛護你,甚至願意把一生都奉獻給你,難道還不值得你尊重嗎?再說,有錢有權的父母畢竟是少數,就你這福薄的德性,憑什麼你的父母就應該有錢有權呢,你配嗎?
我們的父母也都是人,而只要是人就沒有十全十美,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之處。包容不了父母的思想觀念或不足之處,本質上就是我們的心量過於狹小,而心量小的人是沒什麼福報可言的。歷史上的舜帝,父親與繼母幾次三番都想置他於死地,一次是騙他去修糧倉,想趁機燒死他;一次是讓他去挖井,想活埋他,兩次他都機智地躲了過去,而且對於父親與繼母這種令人發指的行為,他竟然絲毫不在意,還是照樣孝順父母。舜在當時作為一個沒什麼背景的人能逆襲成最高統治者,這跟他深厚的德行不可謂無關。我們的父母再不堪,也不至於說專門跟我們過不去,甚至幾次三番地想置我們於死地吧?舜連父母要殺害他都能容忍,我們如果連父母的一點缺陷不足都包容不了,那我們不是太福薄嗎?
總而言之,很多時候不孝的內涵絕不僅僅是不孝而已,這兩個字的背後往往包含著對父母的抱怨、不耐煩、傲慢、急躁,以及缺乏包容、感恩與尊重。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福分本就一般,而不孝背後這些不好的心念或行為卻無時不刻地在吞噬著我們的福報。如果你對父母正好有這些惡念惡行,生活落魄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即使你暫時順風順水、衣食無憂,到頭來也還是要栽跟頭的。
反觀孝順的人,他們對父母沒有絲毫的埋怨與傲慢,有足夠的心量包容父母的一些觀念與不足,也不會跟父母鬧情緒耍脾氣。除此之外,他們對父母心懷感恩,從內心裡敬重父母,在對父母的供養上絕不吝啬。
一個是包容、感恩、尊重與付出,一個是抱怨、嫌棄、索取與不知感恩,孝與不孝之間,哪個福報大哪個福報小可以說一目了然。而孝順的人容易發達,不孝的人容易落魄這一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來自網絡)
留言列表